学术投稿

乙肝病毒感染者诊断中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胡林

关键词:前S1抗原, 乙肝六项, HBV-DNA
摘要:目的 探讨前S1 抗原与HBV-M 和HBV-DNA 的相关性,借以判断联合检测中确定乙肝病毒有无复制及传染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六项(乙肝两对半加抗HBcIgM)和前S1 抗原,PCR 荧光定量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在HBeAg(+)模式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前S1 抗原与E 系统关系密切.145+伴抗HBcAb-IgM(+)者中在HBeAg(-)模式中前S1 抗原和HBV-DNA 检测均高,分别为46.2%和57.7%,显示抗HBcAb-IgM 也是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前S1 抗原较HBeAg 与HBV-DNA 的相关性更好.结论 前S1 抗原在联合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在HBeAg(-)模式中可作为乙肝病毒活动与复制的独立指标,避免因HBeAg 变异而差生的隐性误导.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马春芬教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临床经验

    对马春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介绍其治病特色.马春芬教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强调求子之道,必先调经;四期调周,各有侧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VLH——D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指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盆腔腹膜及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炎.炎症受累轻重不同,可以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累及几个部位,统称盆腔炎[1]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脓肿.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高的趋势.由于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既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又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引起妇女不孕,同时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消炎止痛药联合滥用之弊端浅析

    联合滥用消炎止痛药的不良影响要比单一使用其中一种为大,而且不易引起注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广泛性.分析消炎止痛药几种不适当的组合使用方式,列举典型病例,讨论联合滥用抗炎止痛药的三种主要不良后果及始因,提出提高基层医师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的保障、监督设想,对规范基层医师的医疗行为,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低级的医疗失误,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有较大意义.

    作者:彭玲梅;马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40例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40 例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各项术前护理及术后对呼吸道、胸腔闭式引流管以及疼痛的护理.结果 手术均成功,术后28 例患者行化学治疗,2例行放射治疗,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2 例,胸腔内出血1 例,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全肺切除术创伤比较大,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9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 对2006 年1 月~2010年1 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异常94 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4 例出现低钠血症者42 例(44.68%),治愈及好转率66.67%;出现低钾患者28 例(29.79%),治愈及好转率78.57%;出现低氯血症患者44 例(46.81%)和低钙者4 例(4.26%)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愈及好转率均为100%.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为常见.常规监测电解质,并对异常电解质及时纠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功救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金发;赵天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苍术的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味幸、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解郁辟秽之功,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疟疾等,还具有抗溃疡、抗心率失常、降血压、利尿、保肝、抗炎、抗菌等作用.

    作者:项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西咪替丁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注射液局部应用在疱疹性口腔炎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70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78 例.两组均静脉给予阿昔洛韦和维生素C 治疗组局部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对照组使用碘甘油.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428,P<0.01).结论 西咪替丁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胶艾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

    目的 观察胶艾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以胶艾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 例,七天为一个疗程,2~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93.32%.结论 胶艾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时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议不同麻醉方法在甲亢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甲亢患者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中颈丛阻滞20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20例及高位硬膜外麻醉20例.分别记录三组患者于麻醉前、麻醉后20min和术毕3个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围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20min其MAP、HR较麻醉前上升,术毕虽有下降但仍高于麻醉前.治疗组患者麻醉后上述参数稍有上升,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用于甲亢患者行手术治疗具有呼吸循环干扰小,围麻醉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甲亢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祖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档案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医院档案工作要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有效服务于医院管理及各项工作,就必须从医院工作性质入手,以服务于医院全面工作为宗旨开展档案业务建设,提高整体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作者:崔永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Galen静脉血栓的临床与头CT、MRI表现

    Galen 静脉血栓极少见,现将我科收治1 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Galen 静脉血栓临床及MRI 特点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5 岁,以突发头痛8 天为主诉于2010 年02月 18 日入院.患者于2 月10 日上午玩双杠用力,约四小时后出现左侧耳内疼痛,疼痛可以忍受,发作性,患者没在意.逐渐出现左侧枕后疼痛,扩展到右侧枕后疼痛,2 月13 日出现全头痛,疼痛难忍,呕吐一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为内容物.

    作者:胡金花;张弘;刘晓芳;关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问题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的上、下腔静脉或心房内的压力.CVP主要用于测定右心室充盈压反应右心室前负荷,它可反映体内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充盈压力或右心功能的变化,其高低对指导补血和补液的量、速度,防止心脏过度负荷及指导应用利尿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刘灵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混合痔术后伤口水肿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在混合痔术后伤口水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我科于2009 年2 月至2010 年2 月收治的50 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 例术后予中药外洗液熏洗,对照组25 例用碘伏温水坐浴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水肿治疗的的有效率.结果 两组术后伤口水肿消退时间和消退情况综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能有效控制水肿的不良反应,缩短其消退时间,可以在临床后期路径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燕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6-2011 年两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98 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49 人,进行1 个疗程(15 天)的治疗观察效果,治疗组在配以氟美松、庆大霉素、甲硝唑、美沙拉嗪基础上加用锡类散和康复新液、云南白药灌肠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

    作者:王金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药物稳定性改善方法综述

    检索近年来有关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改善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药物制剂稳定性改善的方法,供学习和参考.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透骨草外洗方治疗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80例

    目的 观察透骨草外洗方治疗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 例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透骨草外洗方,对照组外用希尔生,6周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透骨草外洗方在治疗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任;杨素清;王松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芪归益肾汤加减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60例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芪归益肾汤(仙灵脾、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等).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60 例.结果 总有效率86.7%.提示:此方法对骨折延迟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书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70例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预防和矫正分析

    牙颌畸形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病,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畸形.本文对儿童牙颌畸形造成的原因,及其对儿童的影响以及矫正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加强本病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成爱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6 h 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 例,溶栓组采用rt-PA 0.9mg/kg 静脉溶栓,观察疗效.结果 20例大面积大梗塞患者症状改善达90%以上.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溶栓效果越明显.大面积脑梗塞发病6 h内应用rt - PA 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米热芭·艾买提;图尼沙古丽·扎克尔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1991 年3 月-2010年3 月间行剖宫产术5384 例病人发生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42 例,分析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肥胖、贫血、手术切口方式、高频电刀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降低剖宫产率,积极的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范雄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