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发;赵天成
目的 探讨与了解老年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05 例老年AIDS患者的跟踪随访,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及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 94 例患者依从性良好,能按时随访,坚持抗病毒治疗,5例患者有停服、漏服现象,4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老年患者依从性差,但经过系统及全面的依从性教育,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作者:陶翠菊;石柳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 年3 月~2010 年2月收治的乳腺小叶增生患者13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20mg/d,维生素E胶丸100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服自拟中药汤剂,1剂/d,15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8 例,有效35 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77.9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2 例,有效41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2.6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传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以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氟西汀胶囊治疗,共治疗8 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HAMD)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第2 周就开始明显改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HAMD评分在治疗第4、6、8周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8 周后有效率为90.62%,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佳,患者依从性好,是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宏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收集眼科临床手术切除的人翼状胬肉标本,消化分离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分别在pH 为7.40 和pH 为6.00 的条件进行,以无血清RPMI 1640 培养液配制终浓度为4.0mg/ml、2.0mg/ ml、1.0mg/ ml、0.5mg/ ml 和0.25mg/ ml 的川芎嗪药液,0.02%的丝裂霉素C(MMC)作为阳性对照组,pH为7.40 和/或pH 为6.00 的RPMI 1640 培养液作正常对照组,对体外培养的胬肉成纤维细胞进行作用.通过光镜观察对细胞进行计数;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技术检测显示细胞存活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细胞计数和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在pH 为7.40 的条件下,与正常1640 培养液组比较,4.0mg/ml的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在pH 为6.00 的条件下,与正常1640 培养液组比较,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和pH为6.00 的1640 培养液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pH 为6.00 的1640 培养液组比较,4.0mg/ml的川芎嗪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他浓度的川芎嗪,0.5mg/ml和0.25mg/ml 的川芎嗪可明显促进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P<0.001).结论 川芎嗪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具有双重作用,较高浓度的川芎嗪(4.0mg/ml)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较低浓度的川芎嗪(0.5mg/ml、0.25mg/ml)在pH 为6.00 的条件下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倩娜;邓新国;高杨;何梅凤;李娜;郭文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父母焦虑情绪的作用.
作者:张乐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长,导致临床抗感染治疗难度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数十年来,由于细菌的进化和抗生素的滥用,该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了及时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本文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其对几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对于医务人员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临床耐药性加以研究,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曲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对策.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医院近两年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分析.结果 不能深刻认识医院感染的危害性,不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务人员预防意识淡薄,专职人员工作困难重重是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论 加强管理,加强专职人员的培训,全员重视,完善监督检查制度,才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刘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新癀片结合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观察.方法 共观察40 例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组20例,口服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每次3 片,每日3 次;青霉素800 万U,每日1 次静点;对照组20 例,炎立消1.0g,每日2 次,加青霉素800 万U,每日1 次静点.结论 A组有效率90%,B 组有效率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作者:乔良;刘淑杰;代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职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目前高职护理教育还不够完善,影响了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孙晓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整体规范化的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处理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急救护理能力.方法 将300 例临床急腹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 例(由经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照组150 例(由未经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自信率.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自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外科急腹症的患者应用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急救成功率,效果满意.
作者:刘红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在传统中医中往往给人们留下了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的印象,源于传统中医方剂煎制的工艺复杂且慢,但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剂型的推广应用,使得更多的中医中药在急诊中得以应用,余从事急诊工作两年余,在部分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中做了中医中药治疗的尝试,效果良好.
作者:龙庆表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克罗米芬合用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73 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中药+克罗米芬组;克罗米芬组,三组均治疗观察1-6 个月.结果 中药+克罗米芬组26 例在1-6 个治疗周期中正常排卵达144 人次,排卵率 92.31 % ;26 例中22 例妊娠,妊娠率 84.61%.结论 克罗米芬合用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能明显提高妊娠率.
作者:石波;杨蓉;张先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头位,自愿接受镇痛分娩的初产妇60 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 cm时,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术,注入罗哌卡因2 mg 及芬太尼25 μg 混合液2 ml,再经硬膜外导管自动持续泵入0.125%罗哌卡因8 ml/h(每毫升含芬太尼2 μg),镇痛维持到分娩结束.选择同期条件相同、已临产、无镇痛的60 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总产程时间以及胎儿的Apgar 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两组相比,产程时间,产妇生命体征及胎儿Apgar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CSEA 用于分娩镇痛起效快,效果好,可控性强,安全性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树武;金振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7年3 月~2009年4 月收治的120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痊愈41 例,显效16 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25 例,显效19 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从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罗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额尔登托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 年3 月~2010年8月收治的120 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均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治疗周期为8 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其中以治疗第8 周效果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轻微腹泻3 例,关节痛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120),经调整用量后好转,未影响治疗.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理想,且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俊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探讨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肺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蛤川贝散,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急性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疗效优于单纯肺康复治疗.
作者:左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芪归益肾汤(仙灵脾、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等).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60 例.结果 总有效率86.7%.提示:此方法对骨折延迟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书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中医药清化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口服中药汤药进行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30 例,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保留灌肠,每4 天1 次;治疗组30 例,以清化活血敛疡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四天一次,两组患者均以30 天为1 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肠镜下两组患者的肠黏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黏膜病变该少状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好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清化活血敛疡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生肌之中药组合制成灌肠液,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晓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以2008年2月~2009年12月本院救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消化性肿瘤、肝硬化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科治疗38例,治疗有效率为9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结论 消化道出血原因一般以消化性溃疡为主,病情变化快,处理必须及时、果断,在治疗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效果显著.
作者:李清良;杨振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是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人的护理进展.妊娠糖尿病对母婴有很大的危害,病因及对孕妇的影响都比较复杂,必须加以重视,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加强孕期、分娩期、产后护理、调节饮食、早期合理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才能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白银风;宋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