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30例临床观察

李常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30 例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骨折急诊清创下行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闭合骨折可在伤后肿胀消退后切开复位手术,植骨;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以Helfet 评分标准评定,28例效果优良.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能够有效减轻踝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程度,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0~75岁.结果 4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21例(52.5%),阴性19例(47.5%);冠心病组2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4例(66.7%),非冠心病组1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0例(52.6%).结论 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作者:何静;李炎华;刘旭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产妇心里因素及护理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护人员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产妇的影响,更应关心产妇的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针对分娩期产妇心理状况比较复杂的特点,了解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对分娩和母婴的预后均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张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金樱子根与金樱子茎水提物药理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金樱子根水提物(RE)与茎水提物(CE)的抗炎、止痛、止血作用及对小鼠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给药途径给予小鼠RE 和CE,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其药理作用.结果 RE 和CE 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肠蠕动功能、明显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蠕动亢进;均能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均能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光热尾痛小鼠的痛阈,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结论 RE 和CE 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痛、止血、促进肠蠕动药理作用,且RE 略强于金樱子茎的作用.

    作者:黄云;王斯成;戴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影响

    目的 调查心理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切除术患者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 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并能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增强病人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促进病人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素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60 例妇产科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护理实践.结果 观察组60 例,自然分娩45 例,顺产率75%;对照组60 例,自然分娩31 例,顺产率5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妇通过人性化护理后减少了产程中出血量并提高了顺产率.

    作者:张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 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阐述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以便合理使用中药,从而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薛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治疗胃溃疡对其血清胃泌素及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胃镜和活检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50例和西医组(对照组)50 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x2=3.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可能与血胃泌素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白丽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治疗与探讨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以2008年2月~2009年12月本院救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消化性肿瘤、肝硬化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科治疗38例,治疗有效率为9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结论 消化道出血原因一般以消化性溃疡为主,病情变化快,处理必须及时、果断,在治疗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效果显著.

    作者:李清良;杨振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我院儿科病区退药情况分析

    我院儿科病人很多,由于多种原因,儿科病区退药现象较为普遍,大量的退药增加了药房的工作量,影响药品质量,且易导致调剂差错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儿科病区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退药原因,以促进病区合理用药,规范住院药房合理化管理.

    作者:张义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兰豆护肝颗粒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兰豆护肝颗粒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 月至2010 年10 月收治的160 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2)和对照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保肝降酶、利尿、退黄、补充白蛋白等基础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兰豆护肝颗粒治疗,疗程均为6 个月.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指标等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形态学改变.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指标等血清学检查及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基本治愈24 例(29%),好转45 例(55%),无效13 例(16%),总有效率 84.15%.对照组基本治愈17 例(22%),好转30 例(38%),无效31 例(39%),总有效率60.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豆护肝颗粒能缓解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保护肝功能,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刘高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性忧郁症从肾论治探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忧郁症从肾论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 年4 月至2010 年4 月收治的266 例老年性忧郁症患者的诊治资料,将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从肾论治的161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西药治疗的105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统计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性忧郁症的病因机制比较复杂,采用中医从肾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把机体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治疗调理,能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脉络宁注射液治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59.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脉络宁20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重症患者连续使用2~3个疗程.两组中急性期脑水肿者,均予20%甘露醇1~2次/d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渐减量至停药,疗程4~6d.此外,两组均给予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末使用其它血管活性药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P<0.05,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脉络宁治疗脑梗死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容量及抗凝、溶栓等作用,能改善缺血中风临床主征和体征,是目前治疗短暂脑缺血以及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不仅疗效好、作用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海尔呢沙·肉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输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输液患者的临床心理表现主要为恐惧心理、怀疑和焦虑心理、孤独无助心理及其他心理等.针对患者的心理表现,在输液过程中采取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给以技术娴熟热情周到的服务,及对不同年龄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等方法,使患者处于佳的身心状态进行治疗,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忠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66例疗效观察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方法 本院急性发作的肺心病患者66 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迅速缓解,心肺功能改善.结论 急性发作的肺心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病情好转.

    作者:张治方;龙嘉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目的 是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人的护理进展.妊娠糖尿病对母婴有很大的危害,病因及对孕妇的影响都比较复杂,必须加以重视,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加强孕期、分娩期、产后护理、调节饮食、早期合理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才能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白银风;宋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加强药学服务,提高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依从性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备受关注,因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故用药的品种较多,用药的频次也高,所造成的药品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增加.因此,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药学服务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药学服务的目的 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和经济.

    作者:石晓萍;李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RP-HPLC法测定复方公英片中(R,S)-告依春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公英片中(R,S)-告依春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R,S)-告依春的含量,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流动相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依法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 (R,S)-告依春在(0.00552~0.7728)μ,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 = 5914216.44327 X -24617.26673,R2= 0.9999.加样回收率为95.5%,RSD 为0.25%.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公英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焕霞;蔡旭升;张晓敏;邱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

    目的 考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6 年8 月-2010年3 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6 例70 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1M、6M、12M、18M的患髋Harris 功能评分,并行组间配对t 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M,根据Harris 评分标准,优46 例,良6例,中4例,其中优良率高达92.86%;术后Harris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M、12M、18M Harris评分较术后1M 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选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振逾;肖诗梁;蔡幸健;钱锐;周建国;曾芳俊;曾广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检验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检验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8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被分成为残余肾功能(治疗组)44 例和残余肾功能丧失(对照组)44 例,观察检验指标和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β2-MG 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性下降(P均<0.05),血浆碳酸氢根、血钙、血红蛋白等指标有明显性升高(P均<0.05);血钾、血钠、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 反应蛋白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 而CD8+没有明显改变化.结论 检验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评价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建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肛肠病患者术后中药坐浴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坐浴对肛肠病患者术后的影响及护理特点.方法 将358 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坐浴及规范化护理,观察术后疼痛时间、肛缘水肿发生率、创口感染发生率及创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肛缘水肿发生率及创口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5) 结论采用中药坐浴疗法及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创口感染发生率和肛缘水肿发生率,促进创口愈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