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国
病案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广泛涉及医院经营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监督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政策的制定调整、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病案统计信息在日益扩展的信息需求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中成熟发展,越来越受到管理决策层的重视.利用指标体系评价医院工作,可对医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数量特征有一综合认识,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发挥了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功能,还可对不同医院、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排序.用统计指标评价医院的工作虽是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但它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质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思想.
作者:纪红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就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检索国内外的主要医学数据库,获取有关键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v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就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焦虑情绪的改善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对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尚无法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还需进一步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作者:董玲玲;王秀菊;李天民;陈雁敏;刘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索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365例患者,通过对手术方法的改进,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总结归纳其手术进展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对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价.结果:36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除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死亡外,其余患者手术顺利且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多种甲状腺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吕亚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搞清楚了正品进口血竭的性状及理化鉴别方法,掺松香等其它杂质的伪品血竭的性状及理化鉴别方法,为临床大夫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芝;王友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索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不同剂量、不同灌酒方法、不同灌酒时间动物醉酒率、死亡率和血清转氨酶的不同情况.结果:一次灌酒0.28ml/10g体重小鼠可达中度醉酒,醉酒率70%,死亡率40%;采用小间隔分次灌服法后小鼠醉酒率60%,死亡率降为20%a;连续灌酒时,较高剂量组第三天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并逐渐加重;血清转氨酶上升的高峰在第5天.此后逐渐下降.结论:白酒灌胃法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时,采用中等剂量、分次灌胃法可降低死亡率,实验时间以5~7天比较适宜.
作者:王颖芳;王宇亮;姜枫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前,外固定器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骨科治疗技术.笔者对外固定器的应用做了探讨,并阐述了外固定器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后简要总结了如何合理的利用外固定器技术.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镜下联合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95例分别采用镜下联合药物(治疗组)及单用药物(对照组)进行治疗,统计分析其止血率、短期出血率、复发大出血时间.结果两者在止血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但治疗组止血时间段,手术后即可达到止血的效果,若用于急救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短期再出血率及方面复发大出血时间两方面比较.P值分别为P<0.05,P<0.01,可见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镜下联合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止血快速,再出血率较低等特点,适用于在广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付方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LC患者护理配合.结果: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无中途转开腹、术后感染、出血及电灼伤.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障.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溃疡三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一个疗程4周.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痊愈率为92.11%(35/38例),总有效率为100%(38/38例);对照组痊愈率为63.16%(24/38例),总有效率为81.58%(31/3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结论:十二指肠溃疡三联治疗具有溃疡愈合率高、临床复发率低、疗程短、用药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正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主要的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导致发病、生活质量下降、致残和致死.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对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金龙;冯森;王泷毅;张天戈;杨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药因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主要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史君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讨论通过中医针灸推拿来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众多患者中选择符合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的30例的病人.在治疗之前用问卷(McGill疼痛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测,在通过针灸推拿治疗之后,再次对患者进行问卷评测(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并从中得出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评分和治疗后在对患者进行评分,得出结果后,利用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治疗前后分值的差异(P<0.01).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上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一方面缓解了疼痛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很好地改善了患者的记忆力症状,对失眠以及精神状态差等一系列症状有良好疗效.所以,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上,中医针灸推拿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万满堂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静脉输液前后细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退化、衰老的特点,及心理方面特有的规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输液前后细心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使老年人积极配合,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药物渗漏及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慢性尊麻疹患者随机分为49例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和47例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水肿程度、痛痒、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W后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和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65.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研究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也每一个中医工作者乃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做的事情.
作者:赵焕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Ⅱ~Ⅲ级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I组采用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n=50),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EA,n=50).观察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FF(MAP),氧饱和度(SP02)、呼吸频率(P)变化,麻醉阻滞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在麻醉过程中I组的HR、MAP、SP02、P变化与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I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平面出现时间明显快于II组(P均<0.05).两组麻醉后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但在麻醉阻滞效果上,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采用.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药剂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药剂管理,让药剂科的工作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会大大提高医院药学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作者:周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供医疗配方用的制品.饮片的真伪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由于中药品种的复杂性、市场混乱等因素,中药饮片仍然存在着以伪充真、以劣充好、真伪混杂等混乱现象,严重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作者:吴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手段,它的预后与对其早发现、早治疗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同仁共商榷.
作者:师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98例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用纳络酮和乳果糖.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治疗组清醒时间平均(14.7±12.6)h,对照组(25.6±12.9)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乳果搪是治疗HE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立群;武杰;高丽霞;周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