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学教;李培臻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自2006年5月一2010年3月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自拟清宫汤及中药消癥散外敷治疗,持续治疗1~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46例患者痊愈79例,显效53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血液透析是一种利用体外血液透析装置代替部分肾脏功能,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痰炎症细胞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赵敬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6月到2010年6月我院199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病人的颈部动脉超声显示不稳定斑块占44%.肝阳暴亢型脑梗死病人的颈部动脉超声显示不稳定斑块占42%,两种证型相近,但在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两种证型中颈部动脉超声都显示有明显的动脉硬化.结论:颈部动脉的不稳定斑块和急性脑梗死有着很大的关系.
作者:刘勇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辅佐治疗骨折后低张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低张性水肿患者.随机分成2个小组,常规治疗组100例和中药组100例.运用软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之上,服用防己黄芪汤,观察2组患者患部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中药组的总有效率97%,2组的总有效率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的差异(P< 0.05).结论对低张性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防己黄芪汤药物的疗效好,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鹏;徐保生;廖永平;翁佳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参蛇洗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参蛇洗剂中主药黄柏、蛇床子,采用高效液相法来测定苦参中的苦参碱.结果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参蛇洗剂中主药黄柏、蛇床子,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苦参中的苦参碱,苦参碱在0.53~4.77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 ),平均回收率为98.5%.结论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蛇参洗剂主药黄柏、蛇床子,高效液相法来测定苦参中的苦参碱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蛇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令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通阳刮痧组、人参皂苷组(阳性对照组),运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进行模型复制,观察通阳刮痧疗法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与人参皂甙组进行比较.通阳刮痧疗法能有效的干预CRS的行为学.可作为临床治疗CRS的有效方法.
作者:湛河琴;胡潘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改进鞣酸软膏的配制工艺,提高鞣酸软膏的质量并测定含量.方法:按改进后的处方配制,用络合滴定法对鞣酸作含量测定.结果:改进后的处方增加人了甘油的使用量,鞣酸含量稳定.平均含量9.92%,RSD为2.39%,结论:配制工艺改进后提高软膏质量,并且测定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伍章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脑血管意外乃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后导致的脑水肿如不及时清除,可因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而死亡,故消除脑水肿,降低颅高压刻不容缓.其措施有:①高渗脱水剂;②利尿剂;③肾上腺皮质激素;④其它(如白蛋白、抑肚酶).
作者:代金枝;周敬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如何.方法:将所有符合诊断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5-10mg/k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点,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点,其他处理相同,观察疗效.结果:喜炎平治疗组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抗病毒活性强,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临床应用广泛,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家颖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旨在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BECT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等指标.方法收集因BECT而就诊患儿28例,行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分析治疗后1,3,5,6个月的疗效和耐受性.结果总有效例数为26例(92.86%),累积控制率为78.57%,留存率为100%.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儿童BECT疗效明显且稳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和安全性高等.
作者:郑欣;曾援;周锋;卢志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胃肠穴位帖治疗泄泻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122例泄泻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采用胃肠穴位帖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参荃白术散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p<0.05),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胃肠穴位帖治疗泄泻具有起效快,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王根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病人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病人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金标准.而出院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价是对医院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提高病人满意度已成为众多医院的主要竞争策略,反映了现代医院的服务思想,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医院的管理思想.
作者:汪海芸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别采用PFNA(PFNA组,n=52)和DHS(DHS组,n-67)治疗并随访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9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DHS组低.PFNA组和DHS组优良率分别为90.38%和86.56%.PFNA组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内固定更稳固,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手术方法.
作者:滕立初;陈拓;温科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内葡萄酸钙快速静脉注射(简称静注后的反应,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401]次葡萄糖酸钙静注的病人,静注时间随机分为lmin、1.5ndn、2min、3min(即lmin组、1.5min组、2min组、3min组)各100次,观察静注后反应.结果:1 min组、1.5min组、2min组、3min组发热率分别为:96%、90%、71%、60%;其它反应分别为10%、9%、6%、5%.结论:相同剂量和浓度的葡萄糖酸钙静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发热率越高,同时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越高,静注时间越长发热率及其它不适随之下降.故若非暗示治疗建议缓慢静注或静滴.
作者:秦向斐;李慧颖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6例癫痫患儿采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1.67%,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8.20±5.80分,高于治疗前的48.17±7.08分(P < 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临床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急腹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便为今后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间收治的216名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症状、病史问寻、B超以及X光等检查分析得出,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腹痛的疾病分别为痛经[50例]、胃痉挛[50例]、急性阑尾炎[48例]、泌尿结石[46例]、胆结石[18例]、大叶性肺炎[2例]、带状疱疹[2例].结论急腹症作为某些疾病的表现形式,较为常见,在临床上应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便在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
作者:邹军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检验科的重要任务是为临床科供应高质量检验报告,检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科室的判断,一个精确的报告,有益于大夫对病人的诊疗,而一个不精确或者错误的报告会给病人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乃至危害性命安全.检验科除了增强科室管理,执行实验室认证后的规律,开展全程质控之外,还要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学习临床知识才可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临床科室又需要检验科对报告解答及进一步地理解检验项目标临床意义,在众多一样意义项目中怎样精选更有所值的项目.因而两方的严密结合、沟通、对话,很应该的.
作者:房立君;徐启芹;余慧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3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6例在基本方的基础上辨证施治为治疗组,78例肌注干扰素为对照组,观察1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03%,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优势.
作者:宋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人民生活中常见病因.由于人民在运动、生产劳动、生活中受到外力或自身不当用力作用,造成肌肉软组织受损导致其周围血液循环受阻,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进一步导致组织充血、水肿、血浆外渗,炎性致痛物质渗出,牵拉到神经根及周围组织,产生渗出,发生粘连及组织变性、微循环改变等,本文通过对跌打七厘片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急性软组织损伤疾患治疗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评分分值差异有显著性;康复日期时间长短不一,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跌打七厘片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
作者:赵永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