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临床比较观察

周维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 药物流产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临床比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流产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流产方式不同分为无痛人流组60例和药物流产组60例.结果无痛人流组镇痛效果、患者出血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流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起效快、镇痛好、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宁克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宁克勤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紧扣湿、热、瘀、虚四端,灵活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段分型辨治:1湿热下注型2肾虚湿热型3相火偏盛型4湿瘀阻滞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夏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尊麻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慢性尊麻疹患者随机分为49例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和47例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水肿程度、痛痒、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W后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和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65.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益宫颗粒1袋,日3次冲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50%,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痊愈率31.25%,总有效率56.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

    作者:郭铁生;金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就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检索国内外的主要医学数据库,获取有关键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v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就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焦虑情绪的改善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对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尚无法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还需进一步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作者:董玲玲;王秀菊;李天民;陈雁敏;刘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提高护理服务意识与防范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

    目的:讨论护理服务意识与护患纠纷的关系.方法:对我科既往住院病人所获得的临床护理服务及所产生的护患纠纷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总结.结果:18例护患纠纷案例中,17例经过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断落实医疗规章制度、提升自我素质修养及护理服务价值理念,护患纠纷完满解决;1例患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结论: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完善规章制度提高道德修养、转变服务理念、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权利、有效的沟通是防范护患纠纷的前提之一,更是防范护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冉龙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产后不应用抗生素对会阴裂伤术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会阴裂伤术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河池市中医医院阴道分娩发生会阴裂伤的产妇4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2例,产后不应用抗生素;对照组173例,产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天,观察两组会阴术口愈合情况和产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产妇会阴术CI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产后不应用抗生素不影响会阴裂伤术口愈合.

    作者:莫培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目的;探讨制定VAP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的实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12月收住在重症监护病房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行专业护士常规气道护理,发生VAP 17例.2010年1月至12月住在重症监护病房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实行VAP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发生VAP10例.结果:VAP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执行一年后,ICU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下降,应用前为2009年VAP 39例/1000机械通气日.执行VAP集束化管理方案一年后,VAP下降到17例/1000机械通气日.结论: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加强VAP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的实施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学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系统理论和经典方药,在临床实践中也收到了较好效果.近年随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亦日益深人,尤其在老年冠心病的防治方面有其优势和特色.

    作者:谷瑞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痔5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吻合器,程序和痔疮(PPH).方法:对临床治疗第三或者第四度痔疮的资料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切除的506例PPH,除2例失败,其他一切都是成功的.发现81例不同程度的出血,并且都缝扎止血成功.平均术后住院日数为3天(2~4天).所有这些病例,,502例痔疮有绝对的回缩,,4例没有.结论:所建立的程序和痔疮(PPH)是安金、有效、快速的治疗痔的方法,细节的操作对手术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魏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ICU常见护理问题的探讨与防范对策

    医院中ICU是集中救治危重病人的场所.为无陪病房.因而,护理人员担负着病人的一切生活护理、治疗操作、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安全护理等.由于病人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因而ICU是一个高风险科室.特别是危重病人,若不及时处理,可随时危及病人的生命甚至导致病人的死亡.本文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危重病人在ICU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作者:陈明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BIPAP和传统氧疗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一2009年3月收治的33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双水平正压通气组(BIPAP )和传统给氧组.观察分析二组患者治疗48小时后动脉血气,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结果48小时后,比较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BIPAP组的动脉血气、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气急、胸闷、肺部湿罗音等症状体征和生理参数指标改善比另一组更为明显.结论使用BIPAP治疗能迅速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避免了气管插管,是抢救急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镭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其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经验,从医师、药师、患者多方面因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只有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才能顺利解决不合理用药.结论:加强自身学习,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发生,让患者承受小的用药风险而获得大的治疗效果.

    作者:廖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mRNA与NF-к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川芎嗪(TMP)对肝星状细胞(HSC)核因子-кβ(NF-к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中NF-кβ表达以及核迁移情况,RT-PCR法检测HSC中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mRNA表达.结果:TMP组NF- кβ表达量较少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很少发生核迁移.RT-PCR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MP组 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MP 200 mg/L、800mg/L组TβRI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TMP 200 mg/L、800 mg/L组TβRⅡ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可降低HSC中NF-ic B表达并抑制其核转移,降低TGF- 0:及其I、Q型受体mRNA表达,表明川芍嚼可抑制HSC活化,这可能与阻断NF- кβ信号通路、阻断TGF-β/Smad通路的信号传导有关.

    作者:樊予惠;朱琳;华海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静滴思美泰致外周静脉血管变化一例

    思美泰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商品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以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该药说明书中标明即使长期大量应用未见与本品相关的不良反应,改变用药习惯或增加用药剂量同样未见不良及应报告.

    作者:陈中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脑卒中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理干预对住院期间脑卒中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老年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处理和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分,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62例脑卒中老年患者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后,肢体活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Barthel指数较实施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可帮助脑卒中老年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红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措施

    手术室感染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威胁健康潜在因素,其中以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为多见.这不仅与患者身体状况和伤口本身因素有关,更与手术室中各类细菌造成的切口感染有关.手术病人如果被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额外痛苦,延长切口愈合时间,甚至还可能造成整个手术的失败而危机患者的生命.

    作者:徐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和信息化也逐渐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在医院的管理中,也逐渐的由开始的人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转变.然而在医院的管理中,医院的档案管理作为其主要管理环节,在医院的管理上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医院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针对这些问题上,主要做以下论述.

    作者:王海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2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独放疗组(10人),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联合放疗组(10人).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依立替康十奈达铂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6例((60.0%),部分缓解3例(30.0%),稳定1例(1050)有效率9050;单独放疗组完全缓解4例(40%),部分缓解2例(20%),稳定4例(40%),有效率60%.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联合放疗组完全缓解和有效率全部高于RT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治疗宫颈癌能够提高中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罗仁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通络化纤合剂对矽肺患者AM介导的肺成纤维细胞的干预

    目的:探讨通络化纤合剂对矽肺患者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FB)分为6组:肺泡巨噬细胞(AM)粉尘刺激组,AM粉尘加中药干预高、中、低剂量组、无粉尘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FB中TGF-β1和TGF-β1和M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AM粉尘刺激组和无粉尘刺激组FB中TGF-β1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或0.05).AM粉尘加中药干预高、中、低剂量组与AM粉尘刺激组和无粉尘刺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且中药干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结论:中药通络化纤合剂能够对抗AM诱导与粉尘刺激而形成的矽肺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B TGF-β1和Ⅲ型胶原蛋白有关.而且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邱昌龙;赵静;杨方;吴范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输血法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成分输血能够提高临床输血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并且还可以使血液综合利用,因此,它被视为临床输血中的一大重要进展.当今,成分输血成为临床治疗中一种新的特殊方法.其中,浓缩血小板可为骨髓移植病人提供血液保障,使他们能够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为骨髓移植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作者:孙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