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刘翠芬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观察与护理措施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医护人员及时的抢救与精心的护理后,3例患者于手术后10d内死亡,其余12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及快速有效的护理方法以配合抢救,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在螺旋CT上的表现,分析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的作用及临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临床治疗证明为创伤性湿肺的42例患者的肺部CT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的创伤性湿肺患者(36/42)的发病部位在一侧或两侧的中下部位的肺野.根据42例患者的肺部CT的表现出来的创伤性湿肺可以分为以下的4类表现:①肺实变弥漫型(19例):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实质内出现多发的散点状或者是较小片状的模糊密度影.②云雾型(16例):一侧或者是两侧的肺野出现磨砂玻璃样的改变呈现出较高密度的云雾一样的表现.③问质型(13例):肺纹理的表现增粗以及肺血管的增浓增粗.④肺节段实变型(11例):大的片状或者出现肺叶或者是肺段的高密度影.多数的患者为以上的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CT表现的合并.结论:螺旋CT对于创伤性湿肺的所受伤的部位以及床上的类型和并发症的表现能够作出较为有意义的诊断,有利于对创伤性湿肺的确诊.
作者:许任重;刘明海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TEC方案)治疗局部乳腺癌的客观缓解率及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35例LABC患者均采用TE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35例患者中,CR 8例(22.9%),其中2例(5.7%)为病理完全缓解(pCR),PR 22例(62.9%),SD 5例(14.3%),临床有效率达85.7%.常见毒副作用:轻中度脱发、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出现液体潴留,对症处理均可缓解;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4例(11.4%)和2例(5.7%).结论:TEC方案应用于LABC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治疗耐受性良好,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作者:李晓薇;凌飞海;黄志华;崔世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妇产科急症患者的超声资料.结果:110例妇产科急症患者的超声诊断结论均经临床手术、病理或其它检查确诊.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东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电脑肛肠治疗仪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肛裂的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8人应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7人.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坐浴,消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所有患者均无肛门失禁和狭窄等并发症,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P<0.05).结论:电脑肛肠治疗仪相对于传统方法治疗肛裂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宜在门诊开展.
作者:赵先勇;高智岐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在临床病理活检中,甲状腺疾病很常见,特别是近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上升较快,首先要区分良恶性,甲状腺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有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低,十年生存率高,甲状腺未分化癌为恶性肿瘤之一,作出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应该混淆,实际上作中往往因为两者都是良性病变,对其鉴别诊断不够重视,但术后的复发、恶变率不同,特别是腺瘤性甲状腺肿较易癌变,故有必要把两者区分开来,现将多年工作中的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树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和环境、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地区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健康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农村成为疾病高发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亟待研究并切实加强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理顺疾病预防管理体制,提高防保人员素质,促进农民生活幸福健康、富裕和谐.
作者:杨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氧气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护理组予以氧疗护理,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后,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护理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6.1%),护理组4例(12.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氧疗的护理效果比较好,安全性强,在临床治疗中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谭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5个月随访,治疗有效率达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复发率低,比单纯的西药治疗具有优势,对于临床治疗神经性皮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治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参南星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C18(200mm×4.6mm,5μm)柱,以乙腈∶0.4%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1.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4284~2.1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参南星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作者:曾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4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0例,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素( 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FSH、LH、PRL水平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妊娠32例,妊娠率为53.3%;对照组患者妊娠18例,妊娠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爱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家兔心脏、血压的作用.方法:麻醉兔进行试验测定其心输出量(C0)、颈动脉压(BP)、颈动脉平均压( 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一枝黄花总皂苷的三个剂量组对血压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均<0.05),高剂量组降压效应强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作用发生快,约1min后血压开始回升,5min后血压接近给药前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心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加强;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家兔CO、MAP、LVSP均显著降低作用(P均<0.05);而对LVEDP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依次加强.结论:一枝黄花总皂苷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和抑制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林玉珊;林翅;黄贵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721型分光光度计在医院检验科、药房、免疫室均得到使用.其光路系统在正常使用下,不易出现故障.但长期使用,由于环境因素及搬动等原因,也会造成光路故障,因此721型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故障的检修显的非常重要.
作者:翟志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以女性多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因为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髋部肌群退变,防御机能差,轻度间接外力就可出现骨折.并且老年人各脏器的机能逐渐衰退,骨折后长期卧床及被动体住,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基础护理和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现结合有关文献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颜淑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应急救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临床工作中救治的69例高热惊厥患儿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救治的69例高热惊厥小儿中有63例在维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吸氧、按压穴位应急处理而没使用镇静止痉药物下2分钟内控制抽搐、全部在应急处理后控制抽搐均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维持生命体征,迅速止痉是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的关键.
作者:李洁华;曹越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加拔罐疗法对腰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腰背疼痛患者90例,行针灸拔罐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给予针灸拔罐结合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较高.结论:腰背疼痛给予针灸加拔罐治疗可使疼痛症状好转,恢复.
作者:张治方;龙嘉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TUPKP)加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10年12月应用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加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BPH合发膀胱结石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无电切综合征、直肠穿孔等严重发生,术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膀胱痉挛,出血2例,短期尿失禁3例,心袁1例,肺气肿并肺部感染1例,所有病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恢复良好出院,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TUPKP加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在BPH并发膀胱结石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损伤少、安全,术前正确的心理支持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细致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陈思纯;郝淑华;任文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56例的手术配合.结果:56例惠者术中、术中手术护理密切配合流畅,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出院.结论:护士是该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护理人员在密切配合中高度重视、熟习手术流程,注重细节,精心做好一切配合.
作者:卢志兰;方亮;余发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方法:采用Visual Basic 6.0软件进行编程开发,运用MSChart控件模拟显示培药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该程序界面直观,运行迅速,计算结果准确.结论:利用该程序可简化操作,迅速完成血管外给药方案设计.
作者:覃雄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米索)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对41例剖宫产术患者术毕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600ug塞肛(米索组),40例同期剖宫产术后立即给予静点催产素10IU(催产素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米索前列醇使用后的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产前及产时处理,新生儿体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组有可比性.(2)米索组:产后出血量178:4±90.3ml,产后出血发生率4.9%( 2/41),缩宫素组,产后出血量287±112.3ml,产后出生发生率25%( 10/40),二组相比米索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皆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塞肛,用于剖宫产术后,减少出血量的同时不增加副作用,塞肛适用于呕吐或麻醉术后的病人,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