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斌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2010年9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0.5g/次,3次/d;替硝唑片口服,0.5g/次,2次/d;呋麻滴鼻液滴鼻,1~3滴/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鼻渊汤,1剂/d.两组患者均以10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6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0.5%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药物疗效.方法:采用角膜溃疡灶局部清创后,碘酊烧灼及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61例、结果56例治愈、好转3例.其中2例角膜溃疡灶较深、面积较大,采用结膜瓣覆盖配合氟康唑眼药水治疗好转2例.平均治愈天数17天.结论: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明显优于以往采用二性毒素B联合碘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于孔阳;苏岩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眩晕一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尤其常见为高血压引起的眩晕、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及内耳性眩晕.笔者多年来借助西医检查辨病,中医辨证用药治疗,运用二陈汤为基础方,再随证加味治疗眩晕症,收到了理想的疗效.
作者:范新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的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护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身体生活护理了,人性化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在产科中心理护理具有独特的作用.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是产妇的角色转变从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转变可伴随一些病理变化.不良情绪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抑制宫缩,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同时紧张的情绪可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子痫,因此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金凤颖;刘素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和环境、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地区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健康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农村成为疾病高发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亟待研究并切实加强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理顺疾病预防管理体制,提高防保人员素质,促进农民生活幸福健康、富裕和谐.
作者:杨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观察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常规西药治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患肢恢复良好,激素用量减少,无明显出血情况,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翟永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之一,是全程化、个体化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药物咨询对于医院就诊的患者是一个获取药品知识的平台,有其独有的优势,但相对患者需求而言,其基础仍显薄弱,形式上过于被动.笔者根据目前医院发展形势和药学工作状况,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发挥门诊药物咨询台的作用并做好药物咨询服务浅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田艳萍;孙宏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母体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的较差,将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1存在的问题1.1生理因素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经受了巨大的身心变化,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如果不加强护理很容易导致异常产褥.
作者:徐萧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电脑肛肠治疗仪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肛裂的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8人应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7人.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坐浴,消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所有患者均无肛门失禁和狭窄等并发症,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P<0.05).结论:电脑肛肠治疗仪相对于传统方法治疗肛裂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宜在门诊开展.
作者:赵先勇;高智岐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科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5例临床资料.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3-5μ g/kg·min输注,一般连用3-5天为1疗程,对照组30例只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S).结论: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关系.方法:对80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和血清生长因子测定,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GH完全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GH部分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缺乏影响儿童身高;血清生长因子缺乏与GH缺乏程度有关.生长因子有助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诊断.
作者:张建英;周敬静;张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分析,探讨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科学依据以及与癌间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在我院诊治的46例鼻咽癌患者,根据中医医师在放疗、化疗前诊断分型为痰浊结聚24例、气血凝结17例、火毒团结5例.同时对46例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6例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低分化鳞癌37例,占80.43%,泡状核细胞癌占9例,占19.57%.结论: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鼻咽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及科学性,对指导临床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智平;郭玉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六神丸是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近年来,许多医家在应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的病例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16-58岁,病程2-10天.皮疹发生在上肢18例,下肢9例,躯干38例,颜面部3例.所有病例在1个月内均未服抗病毒药物.
作者:丁贺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为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
作者:卢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医院中国库房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经验,确保中药品质和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结合当前医院中药库房的管理和工作经验,总结出符合当前医院管理实际的中药库房管理方法.结果:在当前医院的硬件建设条件下,能够实现中药库房的科学管理,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当前医院中药库房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利益的主要环节.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技术的科技含量,注重特别环节的管理才能够适应我国中医药现代化改革的步伐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作者:徐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技术性操作之一,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除了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外还必须有过硬的穿刺技术,特别是儿科的头颈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更为重要,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若果做到一针见血,才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路开通.但实际工作中有事也可因一次穿刺不成功,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段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用推拿手法配合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采用揉、按、滚、弹及手法复位配合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结果:治愈48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冯会新;张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同时评估状态焦虑表(Special Air Service SAS)和自制焦虑评估表两种焦虑评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4例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7)和对照组(n=27),研究组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所有患者于术前一天、进入手术室即刻和入手术室后30min进行SAS和自制焦虑评估表评分并监测心率及血压比较.结果:(1)两组比较,干预组在入手术室后3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SAS评分和自制焦虑评估表评分入手术室后3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两组患者SAS和自制焦虑评估表评分皆为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对术前患者采用系统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术前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对手术耐受力;两种评测方法显著正相关,建议可以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广泛推广.
作者:陶劫;戴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特别是多支病变患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肯定的效果.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冠脉搭桥术被认为是心脏外科进行心肌再血管化的标准手术,但随着对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的认识,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冠脉搭桥术逐渐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对两种方法的选择存在争议[1-3].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行冠脉搭桥术,既可以使再血管化的效果肯定,又尽可能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成为心血管外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性的总结两种术式围术期的情况,并加以探讨和初步评价.
作者:黄志坚;钟卫权;廖金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29例术中大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针对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卫英;汤国娇;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