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

丁贺山

关键词:六神丸, 治疗, 带状疱疹, 病例选择, 资料与方法, 抗病毒药物, 作用机理, 咽喉肿痛, 随机选择, 内容介绍, 临床症状, 临床研究, 颜面部, 医家, 下肢, 上肢, 躯干, 皮疹, 疗效, 典型
摘要:六神丸是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近年来,许多医家在应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的病例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16-58岁,病程2-10天.皮疹发生在上肢18例,下肢9例,躯干38例,颜面部3例.所有病例在1个月内均未服抗病毒药物.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6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血管病与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等,与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不予应用,对于伴发感染、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或并发症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促进ACl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热衣汗·阿布力米提;海尔呢沙·肉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多在30-50%之间.有研究表明[1]: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卒中后抑郁的存在常常可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新研究表明:[2]抗抑郁治疗不仅能促进PSD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早期诊断并给予PSD患者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医疗质量.

    作者:王伟华;张蕴;肇悦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在不同节段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0.75%布比卡因在L2~3节段和0.5%布比卡因在L3~4节段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随机、双盲分为两组:A组用0.75%布比卡因1.2ml(9mg)在L2~3穿刺.B组用0.5%布比卡因2.0ml(10mg)在L3 ~4穿刺.斜口均向上.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应和维持时间、胸椎高阻滞平面.T10维持时间上均有差异;两组在腹腔牵拉反应时VAS评分比较略有差异(P<0.05);低血压发生率A组为36%,B组为26.1%患者满意率A组为100%,B组为88%.新生儿Apgar1分、5分的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L2 ~3间隙穿刺用0.75%布比卡因比L3 ~4间隙穿刺用0.5%布比卡因腰麻效果更加充分.

    作者:王宏志;徐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住院收入增长原因分析

    医院业务收入增长是反映医院经济效益和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医务、行政管理、工勤人员辛勤劳动的经济指标.医院住院收入主要是与出院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及出院者日平均费用有关,本文应用多元函数全增量因素法对我院2009年住院收入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对住院收入增长的影响,为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陆丽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从黄芪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种类资源、种源与种质几个角度简要探析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秀波;刘宝密;陈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多层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

    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薄弱区,外伤时容易发生骨折.多层螺旋CT( MSCT)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出骨折的实际情况,对治疗和减少术后畸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螺旋CT轴位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多平面重建法(MPR)适用于窦腔骨折、细微骨折、平行于横断面的线性骨折及深部骨折,表面遮盖显示法( SSD)适用于复杂性骨折,容积再现法(VR)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作者:王玉昆;毕先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五脏为纲针药辨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项痹”“项肩痛”“眩晕”等范畴.针灸与内服中药行之有效,但治疗与诊断上较混乱,缺乏统一的辨证思路.“痹”《华佗中藏经》中注为“闭也”,郑玄《易通注》释为“气不达为病”.广义言之,凡一切闭阻不通的疾病皆可称为痹病.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设专文痹论篇,《灵枢》亦有专文周痹,并散在内经的其他篇幅,广泛的论述了痹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等问题,甚为详尽.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

    作者:吕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刘华为教授应用气机气化理论辨治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刘华为教授是国家“天使工程项目”陕西中医肿瘤中心主任,陕西省名中医,著名中医内科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从医40余载,擅长治疗肿瘤、消化、内分泌、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他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时特别注重中医气机和气化学说的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病与人体气机升降失调、脏腑气化失司、痰(饮、水、湿)瘀互结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治疗的着眼点要放在恢复正常的气机运行和气化功能上.兹将刘教授气机气化理论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屈小元;马战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20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0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腹壁伤口出血4例,皮下气肿7例,腹胀1例,术后发热6例,右上肢神经麻痹2例.结论:并发症的护理重点在于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和有效的心理护理.

    作者:姬英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色彩心理学在手术室工作中的运用

    现代手术室集患者的手术、治疗、诊断、抢救于一身,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医生和护士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室内环境中的色彩可以引起人们的心理变化,支配人们的情感,平衡人们的心态,使人们从钝化的感觉中解放出来.了解色彩的功能特性以及色彩带给人们的生理、心理学效应,在手术室的环境设计和日常工作中正确的加以运用,可以稳定手术人员的情绪,缓解疲劳,抑制烦躁,调节情绪,改善机体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安全保证.色彩心理学的有效运用也可给患者缓解紧张疼痛的感觉,使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于秋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致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一氧化碳中毒时,因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循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的心电图变化.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24h之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2周内复查1~2次.结果:30例被检者中,28例心电图异常(93.3%).结论: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死亡.其中28例存活患者中,26例心电图异常(92.8%)2例心电图正常;2例死亡病例中心电图均异常(100.0%).

    作者:张淑桂;崔秋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静脉留置针在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因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临床工作中要求在短时间内循序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和急救药物,传统的头皮针静脉输液方法由于针细,输液速度慢,不易同定等缺点,难以满足急危重病人抢救时需快速补液的要求,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的快速补液,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等有点,目前已作为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技术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

    作者:周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及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9.77%,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显效率为39.53%,总有效率为72.09%.结论: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的显著优势.

    作者:谢石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医药治疗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思路研究

    当前许多文献中有关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缺陷,应该严格规范辨证分型及疗效判断标准,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用大样本对照观察,采用中西药辨证辨病相结合,探求病因病机,并加强实验研究,开发有效新药等综合研究,给乙肝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作者:王全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蔬菜中酚类物质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对本市四大农贸市场销售的3类蔬菜(即根菜类、瓜果类和叶菜类)共计5个具有代表性样品中的苯酚、甲酚、氨基酚、4-壬基酚、五氯酚和双酚A六种酚类化合物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酚类污染物在蔬菜中的含量是芹菜对酚的累积量高,番茄和黄瓜次之,大白菜和萝卜低;并分析了污染来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

    作者:刘丽;郑志伟;罗展纲;黄碧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艾迪注射液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艾迪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52例,支气管肺癌36例,乳腺癌10例,食管癌6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顺铂60mg/次,生理盐水20ml稀释,每周1次,同时给予艾迪60ml一日一次静点;对照组26例:顺铂60mg/次,生理盐水20ml稀释,每周1次,共计不超过3次.一个月后复查X线和B超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6.9%和19.2%有效率分别为73.0%和6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微,恶心呕吐明显减轻,骨髓抑制轻微,胸痛明显减轻.结论:艾迪虽未增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但能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张晨瑶;王英慧;刘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论中医食疗对人体的调理作用

    中医对食疗的作用,历来给以高度评价.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太平圣惠方》称:“夫食内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元代张子和也感慨颇深地说:“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用饮食来防治疾病究竟有哪些优点呢?用清代医学家王孟英的话说,就是以食物作药用“极简易,性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随息居饮食谱》).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观点综合起来看,食疗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马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4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0例,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素( 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FSH、LH、PRL水平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妊娠32例,妊娠率为53.3%;对照组患者妊娠18例,妊娠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爱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38例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38例,全部采取Ⅰ期手术治疗措施,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结果:本组138例全部治愈,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6例(发生率0.0435%),腹腔脓肿形成1例(发生率0.007%),切口感染3例(发生率0.0217%),无肠瘘发生.结论: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治疗手段,并且具有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伟雄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