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桂;崔秋梅
近年来,世界爆发了甲流、非典、霍乱、禽流感等传染病,我院在运用中药防治各种传染病中取得良好疗效.本人总结其治疗经验,期望对在今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有一定帮助.现就甲流防治汇报如下:1 中医预防及调理本病具有流行病学史,具有流感一般症状,可检测出甲型HIN1流感病毒核酸或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INI流感患者应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膳食平衡以提高抗病毒能力.
作者:王颖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葛根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联合葛根舒颈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舒颈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范立华;林国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因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临床工作中要求在短时间内循序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和急救药物,传统的头皮针静脉输液方法由于针细,输液速度慢,不易同定等缺点,难以满足急危重病人抢救时需快速补液的要求,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的快速补液,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等有点,目前已作为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技术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
作者:周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自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子宫内膜异住的病患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联合戈舍瑞林辅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病患各43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戈舍瑞林辅助治疗的病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映低,两组的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戈舍瑞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的效果显著,对复发率的控制有很好的效果,并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术中出血的降低有很好的效果,术后的恢复比较快,有效率提高比较高.
作者:苏群红;管丽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9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双歧三联活菌,疗程为8周.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两组完全缓解例数、总有效例数、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少量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影响治疗过程和结果.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
作者:邵志远;黄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情况和原因,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了解分析,找到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按时用药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采用相关措施后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家属的支持与监督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针对老年患者高血压应简化治疗方案,加强用药知识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都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林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ADR)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涉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男性患者41例,占52.56%;女性患者37例,占47.44%.16岁以下儿童19例,占24.36%; 16~ 60岁成年人17例,占21.80%; 60岁以上老年人42例,占53.84%.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中青霉素药物30例,占38.46%;头孢菌素类药物23例,占29.48%;喹诺酮类类药物18例,占23.08%; β-内酰胺类药物7例,占8.97%.其中引起19例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有10例是由青霉素类引起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65例,占83.33%;口服给药9例,占11.54%;肌肉注射4例,占5.1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占66.67%;胃肠道功能失调21例,占26.92%;过敏反应5例,占6.4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到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乙腑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由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80% ~ 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近年来有提前趋势,5月已有病例发生.该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等.严重者发生惊厥、昏迷和死亡,部分病例可有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癫痫、智力障碍等.自2009年5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乙型脑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丁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自2004年至2007年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临床门诊跟踪治疗病人.其中男20人,女11人.年龄大62岁,小11岁,11岁至20岁8例,20岁至42岁5例,24岁至56岁6例,62岁1例,本组病例人均符合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以三黄、腹胀纳差、厌油腻、肝区闷痛、疲倦乏力、舌苔黄腻或苔稍白、脉弦滑数或濡数为主要症状,全部具备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并在血清检出HAVIgM阳性,粪便中检出HAV.
作者: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骨折,尤其是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手术难度较大,骨折固定往往不牢固,术后的肱骨头坏死率、残疾发生率较高.1可行性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三部分骨折及四部分骨折由于大小结节的骨折移位,骨折后肱骨头的血运遭到破坏,肱骨头的坏死率较高,由于骨折的移位,骨折的复位也较困难.以往对于肱骨近端的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认为是人工关节置换的适应证,但对于年轻的患者,人工假体置换并不适用.
作者:颜凡霄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针对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和药剂科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探讨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的方法,为医院药剂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武延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各类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在门诊对56例适宜用中药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2.1%.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各类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颜增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治疗外痔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外痔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2009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外痔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治疗外痔,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佐林;寇强;敖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15例急性腹痛误诊的原因,并讨论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选取15例基层医院急性腹痛误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误诊原因等.结果:急性阑尾炎误诊率高,比例占40%,其次为宫外孕,占26.7%.误诊时间在2h~3d,误诊导致病情加重3例,无死亡.结论:基层医院急性腹痛误诊以急性阑尾炎和宫外孕等为主,因此在临床诊治中应详细了解病史,全面分析检查结果,培养医护人员责任心,扩充多系统、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分析病情能够有效地减少误诊的发生情况.
作者:田延民;张仁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用于择期妇科手术联合阻滞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均于L2-3间隙穿刺,腰麻给药量分别为:R组0.7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2ml( 15mg),B组用等效剂量0.75%布比卡因2ml( 15mg).观察妇科手术患者血压、心率改变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R组血压降低及心率减慢发生率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长于B组,两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R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对手术患者术中生理功能干扰小,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的毒性发生率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机会,提高妇科手术麻醉安全性.
作者:金振疆;李树武;李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7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标准,术后全部随访,时间7~29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优52例,良11例,中7例,差1例,优良率88.7%.基本恢复正常,骨折全部愈合,钢板螺钉无折断,足外观基本正常.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邴长建;陈福海;单连梅;邓祥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优选复方紫草油喷雾剂中紫草油的佳提取工艺,为以后制备喷雾剂前的紫草素包合提供条件.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草油中左旋紫草素含量作控制指标,利用spss11.5软件分析L9 (34)正交试验优选紫草油的佳提取方案.结果:佳工艺为将1cm紫草段加10倍量麻油浸泡24小时后,加热,油温控制在150℃以内,45分钟,待紫草炸制焦枯,手粘即碎,趁热微孔滤膜过滤,为下一步用环糊精包合提供条件.
作者:赖新华;丁力;宋海浪;徐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氧气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护理组予以氧疗护理,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后,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护理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6.1%),护理组4例(12.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氧疗的护理效果比较好,安全性强,在临床治疗中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谭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29例术中大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针对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卫英;汤国娇;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