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护理

谭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疗,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氧气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护理组予以氧疗护理,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后,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护理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6.1%),护理组4例(12.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氧疗的护理效果比较好,安全性强,在临床治疗中具备推广价值.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复肝抗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0例

    目的:观察中药复肝抗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疗效.方法:将所观察的12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合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复肝抗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仅用阿德福韦酯,两组皆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四个疗程.治疗期间定期查肝功能、腹部B超、肝纤四项: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CⅣ)、Ⅲ型前胶原(PCⅢ).结果:肝纤维化四项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P<0.01).结论:复肝抗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

    作者:陈秀玲;姚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多种病因所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占急性胰腺炎的15%~25%左右,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项深入的研究.我院对SAP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变革,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SAP病人年龄在27-65岁之间,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有胆道病史者40例,有酒精摄入史者23例,有肥胖、高血脂者30例,原因未明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胰腺外科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级者33例,2级者47例[1].

    作者:张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的几点体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湖北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我院受黄石市卫生局的委托,于2009年3月29日至4月2日承办了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本届培训班培训人员来自黄石周边大治、阳新等31家乡镇卫生院院长、业务骨干,共计50人参加了培训.1领导重视为了做好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我院领导多次对培训场地,课程安排,师资力量、学员食宿等具体问题,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准备工作.培训班开班时,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参加了开班典礼,他们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学习,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提高对基层常见病的诊治能力,切实提高管理和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农村患者服务.

    作者:李丹;贾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82例MRI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MRI表现、影像学分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经颅脑MRI检查的182例SA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表现为侧脑室前后角、体部周围、半卵圆中心片状或带状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影像学Ⅰ型52例、Ⅱ型79例、Ⅲ型51例;治疗后复查43例,15例病灶范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MRI可清楚显示SAE的病灶的分布及大小,并可对疗效进行初步观察.

    作者:王玉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我院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包括:穴位注射疗法,毫针疗法,温针灸疗法,针刀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电针疗法等.结果:总有效率基本达95%以上.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调节神经、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且具有取穴少、见效快、安全等优点.本临床观察可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云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55例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78例)给予噻托溴铵,对照组(77例)给予茶碱+β 2受体激动药,调查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改善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治疗后咳嗽、气促、咳痰及肺部哕音评分均少于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两组比较t=2.298,2.314,2.294,2.40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各指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结汤结合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63例,采用口服消结汤配西药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口服中成药治疗,常用药物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0.4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3.4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结汤结合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

    作者:王筱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内服合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敷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风康内服方合痛风外敷方治疗,对照组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结果:采用痛风康内服合外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关节临床症状改善率达到100%,与安慰剂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痛风康内服及外敷法可有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欧志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6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血管病与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等,与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不予应用,对于伴发感染、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或并发症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促进ACl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热衣汗·阿布力米提;海尔呢沙·肉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糖尿病血糖监测及饮食护理

    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避免并发症的重要条件.1血糖监测1.1血糖监测 耐心告知患者学习和掌握血糖监测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监测血糖,可迅速获得血糖信息,使血糖水平量化,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减少酮症的发生.在进行指尖血糖监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的血糖仪,熟练掌握血糖仪的使用功能.(2)选择指端两侧消毒(因该区皮肤神经末梢分布少,痛感较轻),待干后点刺,轻压指腹,利用试纸的虹吸将血吸入试纸即可.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热疗联合艾迪治疗恶性腹腔积液4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腹腔灌注艾迪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癌性腹腔积液患者40例,行腹腔持续循环热灌注艾迪.每周做治疗1次,共做3次.然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4周后观察疗效,CR10例、PR24例、NC6例,总有效率(CR+ PR)为80%.不良反应:8例有一过性低热,经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后缓解.5例患者有轻度腹痛,发生在给药后30分钟,未给予处理自行缓解.40例用药前后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消化系统及心脏等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热疗加腹腔灌注艾迪在治疗晚期癌性腹腔积液患者中疗效肯定.

    作者:张晨瑶;董霞;姜海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中医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诊治资料,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总结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发病机制,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结果: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按照中医征候划分标准,划分为肾系证比例为77.36%%,划分为肝系证比例为11.12%,划分为脾系证比例为11.1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虚尤其是肾阳虚、肝郁气滞、脾虚失调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患者出现的血瘀、痰湿阻滞为三脏失调的表象.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有疾病中医饮食宜忌

    中医饮食禁忌,包括油腻、荤鲜、鱼腥、辛辣、瓜果、生冷、煿(BO)炙、厚味、发物、滞气食品、硬固食品、削伐食品、盐酱、甜食.

    作者:赵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特殊类型腹痛35例误诊分析

    腹痛是一种消化系统疾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腹痛可为腹腔内脏器病变所致,也有少数为腹腔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现将我院从2003年~2010年间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35例腹痛误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借鉴.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误诊的腹痛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14~ 67岁,平均年龄48.92岁.入院时均考虑为腹腔内脏器病变,后确诊为由非腹腔脏器病变所致腹痛.误诊时间1天~3年.

    作者:张润平;杨万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6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全组治愈60例,死亡8例,平均住院时间26d.并发症有休克(12例,17.6%)、ARDS(6例,8.8%)、胰周脓肿(5例,7.3%)、MODS(4例,5.8%)、急性肾衰(9例,13.2%).结论:重症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爱毛;郭焱雄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及宫腔粘连

    宫颈宫颈及宫腔粘连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人工流产时宫颈管粘膜及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愈合时出现宫颈及宫腔粘连,从而出现继发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或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1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本院共诊治宫颈粘连患者23例、宫腔粘连6例、宫颈及宫腔均粘连3例;年龄18~ 42岁,平均26岁.人工流产次数:首次5例,,3次及以上21例.

    作者:图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王铁良教授临床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疑难病机制探析

    王铁良教授熟请经典,博采众长,治学严谨,临证习用经典,善于运用小柴胡汤随证变通治疗疑难杂症,每获奇效.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于侧,兹将王老临床应用小柴胡汤随证变通治疗疑难杂症进行探析.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上》是和解少阳、条理枢机的代表方剂,柯韵伯喻之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也[1]”.《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谓“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沉浮则顺之也[2]”.王老认为小柴胡汤的应用,凡证但见气郁、痰阻之病机,即可用此方加减灵活应用,不必拘于某症,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全身气机运行通畅,则去邪远矣.正如日本的丹波元坚所慨叹:“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多,而诸病屡称述之.

    作者:吕焱红;郭巍;曹双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锁骨骨折177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重建钢板、锁骨钩钢板、保守治疗四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自2003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锁骨骨折177例,男118例,女59例.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147例,克氏针钢丝内固定82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6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5例;保守治疗30例.术后随访分析四种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克氏针组78例术后4~12周愈合,3例克氏针滑移术后4个月愈合,1例去除克氏针后再骨折,重新钢板固定1年愈合;保守治疗组于3~12周愈合,2例畸形愈合;重建钢板组及锁骨钩钢板组全部于术后6~16周愈合.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重建钢板及锁骨钩固定优于克氏针固定,保守治疗畸形愈合率高.

    作者:许波;徐茂文;郑德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择时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取穴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52例膀胱炎患者分为子午流注组26例(观察组)和非子午流注(对照组)26例,观察组用子午流注纳子法于申时刺血拔罐,对照组取穴及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但时间不定,随到随治.结果:1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顺应气血流注规律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膀胱炎能取得更好疗效.

    作者:谢雍宁;邓肖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68例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原因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提高剖宫产术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68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剖宫产术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1)剖宫产原因胎儿因素53例占31.5%、头盆因素35例占20.8%、产妇因素23例占13.7%、社会因素57例占34.0%.(2)将我院同期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分娩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但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3)社会因素组与非社会因素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除异位妊娠、植入性胎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会因素原因应用剖宫产术在当前临床较为常见,其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且较阴道分娩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提倡合理应用剖宫产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袁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