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雅
目的:探讨0.5%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药物疗效.方法:采用角膜溃疡灶局部清创后,碘酊烧灼及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61例、结果56例治愈、好转3例.其中2例角膜溃疡灶较深、面积较大,采用结膜瓣覆盖配合氟康唑眼药水治疗好转2例.平均治愈天数17天.结论: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明显优于以往采用二性毒素B联合碘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于孔阳;苏岩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无溶栓治疗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另选取20例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随访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供血,限制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突发事件发生和病死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海尔呢沙·肉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刘华为教授是国家“天使工程项目”陕西中医肿瘤中心主任,陕西省名中医,著名中医内科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从医40余载,擅长治疗肿瘤、消化、内分泌、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他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时特别注重中医气机和气化学说的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病与人体气机升降失调、脏腑气化失司、痰(饮、水、湿)瘀互结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治疗的着眼点要放在恢复正常的气机运行和气化功能上.兹将刘教授气机气化理论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屈小元;马战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30例糖尿病并发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患者,结果: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100%有效,总有效率73.4%.(P<0.05).结论:翻地还五汤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及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9.77%,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显效率为39.53%,总有效率为72.09%.结论: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的显著优势.
作者:谢石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30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名,行保守治疗.术后随访1月-3月,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对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产生良好效果,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方法.但应注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章兆兵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花式、爱母、宫型三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至2010年270例健康育龄妇女,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放置三种不同的IUD,随访12个月,观察放置后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累积续用率,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IUD 12个月的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累积续用率分别为:花式IuD 0.41%、0.59%、2.41%、96.05%;爱母IDU:0.59%、0.51%、2.02%、97.06%;宫型IuD:0.48%、0.63%、3.48%、95.23%,三种IUD比较,爱母带器妊娠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P<0.05);爱母和花式IUD的脱落率及因症取出率皆明显低于宫型IUD(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花式、爱母、宫型三种宫内节育器各具有脱落率低、因症取出率低、累积续用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聂成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验证自拟四花解郁汤辅助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入组病人随机分为样本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为帕罗西汀20mg/日,替勃龙2.5 mg/日,谷维素30mg tid;治疗组同时加服自拟“四花解郁汤”每日一剂,8周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病人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服用自拟四花解郁汤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无论是临床评定、见效时间还是减分幅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四花解郁汤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有较好的辅助效果.
作者:王秀莉;马洪芝;自孝海;姜爱梅;李守彦;申士芹;刘开宇;包广亮;刘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6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全组治愈60例,死亡8例,平均住院时间26d.并发症有休克(12例,17.6%)、ARDS(6例,8.8%)、胰周脓肿(5例,7.3%)、MODS(4例,5.8%)、急性肾衰(9例,13.2%).结论:重症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爱毛;郭焱雄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患者的致敏药物种类、排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类药物所致者位居首位,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及中药制剂.药物性皮损的皮疹类型主要以荨麻疹、麻疹样红斑为主.中青年居多,老年药物性皮损呈上升趋势.受累脏器以肾、心、肝为主.结论:致敏药物排序已经发生改变,主要以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为主,受累脏器以肝、肾、心脏为主.应加强用药安全的监督,预防药物性皮损的发生.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29例术中大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针对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卫英;汤国娇;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伤寒论》中有关乌梅丸的论述共1条,即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1原文析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此处“脉微而厥”,既可见于“脏厥”,亦可见于“蛔厥”.
作者:张瑀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疾病,它与一系列潜在的代谢异常有关.其病因学以肥胖为核心.同时遗传和环境因素、精神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其发病机理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有时也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及炎症前血栓状态.研究证实在众多代谢异常中.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杭与代谢综台征的关系尤为密切.本文将就代谢综台征的研究探讨作概要性叙述.
作者:吴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加拔罐疗法对腰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腰背疼痛患者90例,行针灸拔罐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给予针灸拔罐结合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较高.结论:腰背疼痛给予针灸加拔罐治疗可使疼痛症状好转,恢复.
作者:张治方;龙嘉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从黄芪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种类资源、种源与种质几个角度简要探析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秀波;刘宝密;陈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多在30-50%之间.有研究表明[1]: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卒中后抑郁的存在常常可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新研究表明:[2]抗抑郁治疗不仅能促进PSD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早期诊断并给予PSD患者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医疗质量.
作者:王伟华;张蕴;肇悦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情况和原因,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了解分析,找到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按时用药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采用相关措施后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家属的支持与监督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针对老年患者高血压应简化治疗方案,加强用药知识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都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林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2010年1月1日- 2011年1月1日共128326份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处方审核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作者:王建青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腹痛是一种消化系统疾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腹痛可为腹腔内脏器病变所致,也有少数为腹腔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现将我院从2003年~2010年间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35例腹痛误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借鉴.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误诊的腹痛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14~ 67岁,平均年龄48.92岁.入院时均考虑为腹腔内脏器病变,后确诊为由非腹腔脏器病变所致腹痛.误诊时间1天~3年.
作者:张润平;杨万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因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临床工作中要求在短时间内循序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和急救药物,传统的头皮针静脉输液方法由于针细,输液速度慢,不易同定等缺点,难以满足急危重病人抢救时需快速补液的要求,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的快速补液,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等有点,目前已作为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技术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
作者:周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