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探讨

吴静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中心性肥胖, 胰岛素抵抗
摘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疾病,它与一系列潜在的代谢异常有关.其病因学以肥胖为核心.同时遗传和环境因素、精神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其发病机理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有时也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及炎症前血栓状态.研究证实在众多代谢异常中.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杭与代谢综台征的关系尤为密切.本文将就代谢综台征的研究探讨作概要性叙述.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妇产科急症患者的超声资料.结果:110例妇产科急症患者的超声诊断结论均经临床手术、病理或其它检查确诊.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东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作者:金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茵栀黄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治疗,如常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疗效显著,相对安全.

    作者:杨林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2例直肠前突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且两组病例数相等,其中试验组31例采用“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对照组31例采用“直肠粘膜间断缝合加硬化剂注射术”.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的近远期疗效、术中术后出血、术后肛门疼痛及坠胀、术后感染.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术后出血、术后肛门坠胀、术后感染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术后肛门疼痛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优于试验组,但试验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与“直肠粘膜间断缝合加硬化剂注射术”相比,具有疗效稳定、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王建平;贾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门冬胰岛素治疗)和对照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各3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1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在强化降糖治疗妊娠糖尿病方面明显优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梅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及建议

    医疗机构必须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为核心,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制度,采取严格有效的执行手段,形成以抗菌药物为重点的合理用药监管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切实对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评价和监控,这才是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所在.

    作者:郭丰;王钧;李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78例隐裂牙的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发牙髓病或者根尖周病的隐裂牙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8例并发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隐裂牙进行综牙合治疗,即依次进行调牙合、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充填、全冠修复,随访观察1.5年.结果:78例隐裂牙中治疗成功73例,占93.6%;失败5例,占6.4%.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可以有效保存隐裂牙并恢复其功能.

    作者:尚辉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家兔心脏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研究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家兔心脏、血压的作用.方法:麻醉兔进行试验测定其心输出量(C0)、颈动脉压(BP)、颈动脉平均压( 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一枝黄花总皂苷的三个剂量组对血压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均<0.05),高剂量组降压效应强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作用发生快,约1min后血压开始回升,5min后血压接近给药前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心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加强;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家兔CO、MAP、LVSP均显著降低作用(P均<0.05);而对LVEDP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依次加强.结论:一枝黄花总皂苷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和抑制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林玉珊;林翅;黄贵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是引起儿童死亡的原因之一,临床上除抗感染、对症治疗外,雾化吸人是常用、适应证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雾化吸入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吹散成细小的雾粒,使其悬浮在吸人的空气中,经口或鼻吸入,以达到湿化呼吸道黏膜、祛痰、解痉、抗炎等目的[1].雾化吸入因其药物直接吸入呼吸道,效果迅速,避免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给药方法.不少儿童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当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其中对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差以及操作欠佳是治疗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予持续护理干预所起的作用,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琼;袁婷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手术期间心律失常的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气腹时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法:21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阿托品0.3-0.5mg,合并血压下降者给予麻黄素.室早者给予利多卡因,并同时做相应其他处置.结论:本组21例患者通过上述处置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麻醉及手术并发症.故腹腔镜手术在预防得当,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下安全系数可以大幅提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致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一氧化碳中毒时,因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循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的心电图变化.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24h之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2周内复查1~2次.结果:30例被检者中,28例心电图异常(93.3%).结论: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死亡.其中28例存活患者中,26例心电图异常(92.8%)2例心电图正常;2例死亡病例中心电图均异常(100.0%).

    作者:张淑桂;崔秋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清咽喷雾剂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为了对清咽喷雾剂进行质量控制.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连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控,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氨仿-甲醇(6:1),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0.1-0.5mg/ml浓度范围内连翘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86%( n=5).结论:此HPLC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淑女;冀满丰;黎康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多种病因所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占急性胰腺炎的15%~25%左右,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项深入的研究.我院对SAP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变革,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SAP病人年龄在27-65岁之间,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有胆道病史者40例,有酒精摄入史者23例,有肥胖、高血脂者30例,原因未明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胰腺外科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级者33例,2级者47例[1].

    作者:张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是血液病史中较常见的实验室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贫血、出血及感染.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见表1),及早明确病因是进行全理及时治疗的关键.如能抓住各种疾病的本质,认真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再配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鉴别不难.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中医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诊治资料,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总结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发病机制,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结果: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按照中医征候划分标准,划分为肾系证比例为77.36%%,划分为肝系证比例为11.12%,划分为脾系证比例为11.1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虚尤其是肾阳虚、肝郁气滞、脾虚失调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患者出现的血瘀、痰湿阻滞为三脏失调的表象.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68例中显效48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69.6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迅速缓解、改善呼吸道症状,缩短病程,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吸入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自拟骨伤方Ⅰ号消肿镇痛及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骨伤方Ⅰ号对骨折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治疗的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消肿和镇痛实验中,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4组,空白组、自拟骨伤方Ⅰ号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采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致小鼠舔后足研究其镇痛作用.在成骨实验中:制作大兔骨折模型,术后次日灌胃给予骨伤方Ⅰ号,分别于给药后14,28d,测定骨折处骨矿物密度,同时测定血小板.结果:骨伤方Ⅰ号组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率,增加小鼠的痛阈值.给药14d、28d后,骨伤方Ⅰ号高、中剂量组的骨密度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14d、28d后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结论:自拟骨伤方Ⅰ号具有显著的消肿及镇痛作用,能加快骨矿沉积速率,提高骨密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作者:陈锦钊;蔡东岭;刘春兰;陈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肠梗阻病人护理体会

    肠梗阻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复杂、病情发展快,容易导致肠绞窄、肠坏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如果应用得当,多数可以不采用手术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情观察要点①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变化,做好记录.②腹痛时间、部位、腹部特征.③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呕吐次数.④肠蠕动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次数、量和形状).⑤全身状态,包括水电解质平衡情况,有无休克表现等.

    作者:聂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从黄芪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种类资源、种源与种质几个角度简要探析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秀波;刘宝密;陈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马鞭草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马鞭草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马鞭草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廊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及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可明显延长热板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痛阈值.结论:马鞭草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钟灵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