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分析药物性皮肤损害

李丹

关键词:药物性皮损, 致敏药,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患者的致敏药物种类、排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类药物所致者位居首位,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及中药制剂.药物性皮损的皮疹类型主要以荨麻疹、麻疹样红斑为主.中青年居多,老年药物性皮损呈上升趋势.受累脏器以肾、心、肝为主.结论:致敏药物排序已经发生改变,主要以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为主,受累脏器以肝、肾、心脏为主.应加强用药安全的监督,预防药物性皮损的发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在螺旋CT上的表现,分析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的作用及临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临床治疗证明为创伤性湿肺的42例患者的肺部CT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的创伤性湿肺患者(36/42)的发病部位在一侧或两侧的中下部位的肺野.根据42例患者的肺部CT的表现出来的创伤性湿肺可以分为以下的4类表现:①肺实变弥漫型(19例):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实质内出现多发的散点状或者是较小片状的模糊密度影.②云雾型(16例):一侧或者是两侧的肺野出现磨砂玻璃样的改变呈现出较高密度的云雾一样的表现.③问质型(13例):肺纹理的表现增粗以及肺血管的增浓增粗.④肺节段实变型(11例):大的片状或者出现肺叶或者是肺段的高密度影.多数的患者为以上的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CT表现的合并.结论:螺旋CT对于创伤性湿肺的所受伤的部位以及床上的类型和并发症的表现能够作出较为有意义的诊断,有利于对创伤性湿肺的确诊.

    作者:许任重;刘明海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5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引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1022例的临床资料,对输卵管结扎、放置人工节育环、终止妊娠引产三种手术[1]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共引起并发症5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8%,其中输卵管结扎术278例,造成并发症14例,放置人工节育环466例,造成并发症25例,终止妊娠流产术278例,造成并发症17例.三种手术造成并发症5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占42.9%;损伤9例,占16.1%;神经官能症5例,占8.9%;内分泌紊乱13例,占23.2%;其它并发症5例,占8.9%.结论: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进行规范操作,能有效减少和预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

    作者:罗天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骨折,尤其是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手术难度较大,骨折固定往往不牢固,术后的肱骨头坏死率、残疾发生率较高.1可行性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三部分骨折及四部分骨折由于大小结节的骨折移位,骨折后肱骨头的血运遭到破坏,肱骨头的坏死率较高,由于骨折的移位,骨折的复位也较困难.以往对于肱骨近端的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认为是人工关节置换的适应证,但对于年轻的患者,人工假体置换并不适用.

    作者:颜凡霄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保留子宫、卵巢动脉、三角形次全切除治疗顽固性功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保留子宫动脉、卵巢动脉、三角形次全切除子宫治疗顽固性功血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功血患者42例,随即取样,研究组21例:采取保留子宫动脉、卵巢动脉、三角形次全切除子宫术式;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的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式.术后2年随访,比较两组病例经予同术式治疗后动脉卵巢功能及盆底功能的差异.结果:顽固性功血均治愈.研究组21例术后出现腰腹及阴道坠胀感占9.5%,需口服激素替代治疗占4.7%.对照组分别为80%及52.3%.结论:保留子宫动脉、卵巢动脉、三角形次全切除子宫治疗顽固性功血维持了盆底结构稳定性,保留了卵巢功能达到了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发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7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外科治疗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7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的15例全部达到止血目的,其中行肝癌切除术8例,出血局部缝扎加肝动脉结扎5例,大网膜填塞缝扎1例;纱布填塞止血术1例.术后1月内死亡2例,3个月内死亡2例;6个月内死亡4例,生存7-12个月3例,12个月以上4例.2例行非手术治疗者于1例入院后2天死亡,另1例生存3个月.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应以积极的态度,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自己的经验选择合理、简单、有效的方法,以维护患者的生命.

    作者:丰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关于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情况和原因,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了解分析,找到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按时用药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采用相关措施后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家属的支持与监督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针对老年患者高血压应简化治疗方案,加强用药知识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都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林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妊娠期瘢痕子宫破裂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瘢痕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0年10月发生的19例瘢痕子宫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再次剖宫产19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结合患者病史尤其是前次剖宫产的情况、产前检查以及B超检查来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旦怀疑瘢痕子宫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张春侠;刘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自拟四花解郁汤辅助治疗更年期抑郁症60例

    目的:验证自拟四花解郁汤辅助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入组病人随机分为样本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为帕罗西汀20mg/日,替勃龙2.5 mg/日,谷维素30mg tid;治疗组同时加服自拟“四花解郁汤”每日一剂,8周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病人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服用自拟四花解郁汤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无论是临床评定、见效时间还是减分幅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四花解郁汤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有较好的辅助效果.

    作者:王秀莉;马洪芝;自孝海;姜爱梅;李守彦;申士芹;刘开宇;包广亮;刘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及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9.77%,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显效率为39.53%,总有效率为72.09%.结论: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的显著优势.

    作者:谢石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6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酮替芬片、氨茶碱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润肺祛瘀化痰汤.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随访一年,治疗组、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黄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9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主要为心慌、胸闷、发热、乏力等.心电图检查ST-T改变为常见.实验室检查红蛋白增高为常见.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应注重临床资料及心肌受损的客观指标,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于秋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舌象研究概况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消化道肿瘤舌象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舌象异常主要表现为肝瘿线的出现、舌下络脉异常、舌质紫暗、舌有瘀瘢瘀点等方面.对于疾病的判断以及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指导.

    作者:邓海燕;郑丽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间抗菌性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分析

    妇产科手术创伤、术中出血,加之病人对手术恐惧产生的紧张情绪,术前后控制饮食等,使病人的抵抗力下降,成为易感染者,以致在正常状态下不足以致病的弱毒微生物亦可成为病原微生物.妇产科手术又常需持续留置导尿管、安置引流管(条)等,这些均增加了感染机会.为避免发生感染,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甚为重要,围手术期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降低术后感染率,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讨论预防用药问题.

    作者:王东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卡托普利治疗)各50例,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治疗8个月后,观察两组在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分级,且在治疗期间检查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对比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6.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纯治疗效果,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掌握老年心衰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衰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不容忽视的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国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作为一个产科医务工作者,减少难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生期母儿病死亡率[2],保证优生优育,保证人口质量、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从前我们因忙于一些治疗和基本的护理工作,而忽视了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正确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时能起到吃药打针所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发挥孕产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与医务人员配合,减少因缺乏医学知识而盲目地胡乱猜疑和不必要的顾虑.

    作者:苏萍;茹仙古丽·阿布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中医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体会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证型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等,其中肝气犯胃证型较为常见.因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所致.余在临床上采用肝胃同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主,辨证选方,病程短,气滞为主者,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者,治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作者:陈宝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同时评估状态焦虑表(Special Air Service SAS)和自制焦虑评估表两种焦虑评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4例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7)和对照组(n=27),研究组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所有患者于术前一天、进入手术室即刻和入手术室后30min进行SAS和自制焦虑评估表评分并监测心率及血压比较.结果:(1)两组比较,干预组在入手术室后3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SAS评分和自制焦虑评估表评分入手术室后3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两组患者SAS和自制焦虑评估表评分皆为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对术前患者采用系统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术前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对手术耐受力;两种评测方法显著正相关,建议可以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广泛推广.

    作者:陶劫;戴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妇科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目前子宫颈疾病发病广泛,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存在3到10年,这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及前驱病变的绝好时机.如能在前驱病变阶段被重视,及时确诊并进行早期治疗或鉴别,可降低子宫浸润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另一原因,宫颈糜烂,宫颈炎症,机体抵抗力低下都易导致病毒的感染,不洁的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是导致宫颈癌的另一原因,而多数妇女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对此种感染途径一无所知,甚至病情较重时才来就医,因此,健康宣教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董云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丙泊酚与七氟烷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丙泊酚与七氟烷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方法:选择拟行单纯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组(S组)各40例.P组静注丙泊酚2.5 mg/kg,给药速度10 mg/s;S组面罩紧闭吸入8%七氟烷.观察麻醉诱导前、后至苏醒时的HR、MAP、RR、SpO2;记录需辅助呼吸患者人数及呛咳反射、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采用Aldrete 改良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速度;统计两组患者麻醉后满意度.结果:循环稳定性比较S组优于P组;呼吸抑制和呛咳反射发生率P组较S组高;Aldrete改良评分麻醉后恢复总分≥9时所需时间S组明显少于P组;麻醉后满意度P组优于S组.结论:丙泊酚接受度更好,苏醒愉悦感更强;七氟烷术中更平稳,术后苏醒更完全.

    作者:汤建红;於建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采用产前孕妇注射HBIG,产后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阻断方法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探讨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用2003年3月开始产前健康查体,显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阳性、HBeAg、HBcAb单阳或双阳性的孕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分为联合免疫组[A组,其母亲在孕28、32、36周肌注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200Iu/ml]和对照组(B组),分别为45例和47例.A组(孕妇在28、32、36周肌注过HBIG,每次剂量200Iu/ml):新生儿出生24h内肌注HBIG200Iu/ml,同时在不同部位肌注乙肝疫苗10μg,1月龄、6月龄再接种10μg乙肝疫苗;B组(孕妇只进行过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等统计,未用药物):新生儿单纯接种乙肝疫苗,按0,1,6方案,剂量为每次10μg.两组新生儿均采用人工喂养.随访1年后比较:HBsAb阳性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宫内感染.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均能提高婴儿HBsAb应答率及滴度,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婴儿接种HBIG并按常规的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既获被动免疫保护,又获主动免疫保护,可以弥补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的免疫空缺,降低了慢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免疫效果.对于HBsAg阳性、HBeAg、HBcAb 单阳或双阳性的孕妇,产前孕妇注射HBIG,产后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沙连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