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斑狼疮的护理关键

李丹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脑病, 护理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护理的关键是全面熟悉病情变化,制订合理护理方案,尤其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关键.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目前子宫颈疾病发病广泛,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存在3到10年,这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及前驱病变的绝好时机.如能在前驱病变阶段被重视,及时确诊并进行早期治疗或鉴别,可降低子宫浸润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另一原因,宫颈糜烂,宫颈炎症,机体抵抗力低下都易导致病毒的感染,不洁的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是导致宫颈癌的另一原因,而多数妇女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对此种感染途径一无所知,甚至病情较重时才来就医,因此,健康宣教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董云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药的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一种全身进展性疾病,可引起心、脑、肾损害及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生发展与心里、社会、遗传、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治疗应采用心身统一的方法,坚持合理用药,注重心身护理.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治疗意识在社会上应加强卫生防治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有关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更应详细地讲解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高血压是终身疾病,正确合理用药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极为重要,帮助患者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认真与医护人员配合,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55例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78例)给予噻托溴铵,对照组(77例)给予茶碱+β 2受体激动药,调查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改善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治疗后咳嗽、气促、咳痰及肺部哕音评分均少于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两组比较t=2.298,2.314,2.294,2.40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各指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低位直肠癌34例保肛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行手术治疗低住直肠癌的病例资料.72例分为保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保肛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47例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入院后急查血糖均偏低,在1.8-2.5mmol/L之间,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梗死灶及出血灶,癫痫样发作种类形式多样,脑电地形图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波形,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后症状均快速得到改善,并停止癫痫发作.结论:血糖症可引发病性发作,临床确诊癫痫时,尤其是有疑似癫痫症状的患者,应排除糖尿病或由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脑功能紊乱.

    作者:米热尼沙·塔瓦尔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内服合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敷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风康内服方合痛风外敷方治疗,对照组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结果:采用痛风康内服合外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关节临床症状改善率达到100%,与安慰剂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痛风康内服及外敷法可有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欧志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70例(治疗组);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0例(对照组),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宋丙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脑卒中偏瘫不同恢复阶段的针灸辨证治疗

    目的: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阶段的针灸辩证,并探索其治疗机理,并详细进行分期治疗.方法:通过对历代文献研究分析和临床验证,辩证腧穴的取穴姿势和针刺体住的不同及意义,分期并经络行针灸治疗.

    作者:帕热扎提·阿不都外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2005-2010大连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HIV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安全输血和招募无偿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法国伯乐,厦门新创的两种试剂进行ELISA方法的检测,对1种或1种以上试剂呈阳性反应的标本做双孔复试,1孔及1孔以上呈阳性反应者送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HIV中心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方法进行确认.结果 2005-2010年共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471999)份,初筛(548)例呈阳性,经确认阳性有(14)例.自2008年大连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在21-40岁的青壮年.结论 通过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建立固定的献血者队伍,实现临床用血主要来自固定无偿献血者的目标.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血液检测水平,保证血液质量,减少HIV经血传播的风险.

    作者:陈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一例并文献复习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卵着床于子宫剖宫产的瘢痕处,是剖宫产手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及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该病的报道日渐增多[1].GSP妊娠早期诊断困难,因其症状、体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若处理不当可致大出血,需切除子宫,患者丧失生育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桂琳;张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新微创技术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本科86例患者实施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康复情况.结果:碎石术护理配合良好,手术疗效满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康复出院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9.5d.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成功和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美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总结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77.00%是由房早诱发,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平均为:372.8±40.8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平均为:431.6±435.3ms,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平均为:831±105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平均为:715±101ms.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多由房早诱发,且能够引起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较不能引起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更短,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较未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前周期更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自拟骨伤方Ⅰ号消肿镇痛及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骨伤方Ⅰ号对骨折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治疗的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消肿和镇痛实验中,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4组,空白组、自拟骨伤方Ⅰ号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采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致小鼠舔后足研究其镇痛作用.在成骨实验中:制作大兔骨折模型,术后次日灌胃给予骨伤方Ⅰ号,分别于给药后14,28d,测定骨折处骨矿物密度,同时测定血小板.结果:骨伤方Ⅰ号组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率,增加小鼠的痛阈值.给药14d、28d后,骨伤方Ⅰ号高、中剂量组的骨密度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14d、28d后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结论:自拟骨伤方Ⅰ号具有显著的消肿及镇痛作用,能加快骨矿沉积速率,提高骨密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作者:陈锦钊;蔡东岭;刘春兰;陈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无溶栓治疗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另选取20例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随访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供血,限制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突发事件发生和病死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海尔呢沙·肉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医院中药饮片的贮存

    中药饮片由于自身性质的不同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啕而逐渐发生变异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保管养护方法,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作者:黄延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68例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原因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提高剖宫产术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68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剖宫产术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1)剖宫产原因胎儿因素53例占31.5%、头盆因素35例占20.8%、产妇因素23例占13.7%、社会因素57例占34.0%.(2)将我院同期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分娩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但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3)社会因素组与非社会因素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除异位妊娠、植入性胎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会因素原因应用剖宫产术在当前临床较为常见,其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且较阴道分娩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提倡合理应用剖宫产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袁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宫颈糜烂治疗方法探讨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1发病因素1.1 由后天多种因素引起性交、外伤、反复人流、婚外性行为、病菌感染及阴道不恰当用药等多种因素,都可对宫颈形成刺激,造成宫颈糜烂.

    作者:李晓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7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外科治疗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7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的15例全部达到止血目的,其中行肝癌切除术8例,出血局部缝扎加肝动脉结扎5例,大网膜填塞缝扎1例;纱布填塞止血术1例.术后1月内死亡2例,3个月内死亡2例;6个月内死亡4例,生存7-12个月3例,12个月以上4例.2例行非手术治疗者于1例入院后2天死亡,另1例生存3个月.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应以积极的态度,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自己的经验选择合理、简单、有效的方法,以维护患者的生命.

    作者:丰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关系.方法:对80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和血清生长因子测定,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GH完全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GH部分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缺乏影响儿童身高;血清生长因子缺乏与GH缺乏程度有关.生长因子有助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诊断.

    作者:张建英;周敬静;张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