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宋丙跃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 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 莫沙必利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70例(治疗组);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0例(对照组),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4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14例和治疗组256例.所有患儿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和妈咪爱治疗;治疗组中药复方治疗.两组共观察5天.结果:两组患儿均在10天内达出院标准,大便正常时间,热退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明显高于对昭组,值得推广.

    作者:周斐;张文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了解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精心护理,63例胆囊疾病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无一例途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伤口小、康复快等优点,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爱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分析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分析,探讨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科学依据以及与癌间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在我院诊治的46例鼻咽癌患者,根据中医医师在放疗、化疗前诊断分型为痰浊结聚24例、气血凝结17例、火毒团结5例.同时对46例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6例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低分化鳞癌37例,占80.43%,泡状核细胞癌占9例,占19.57%.结论: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鼻咽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及科学性,对指导临床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智平;郭玉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小剂量氨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几,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氨茶碱联合激素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各24例,对照组睡前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结果: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大呼气流量(PEF)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轻度恶心,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氨茶碱联合二丙酸倍氯米松具有协同作用,对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疗效,且能改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全;冉怀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右侧卵巢巨大巧克力囊肿1例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本例右侧卵巢巨大巧克力囊肿术前误诊的相关因素,加强对此类疾病的正确认识,并尽量提高该病术前诊断准确率,为手术计划制定、预后判定提供依据及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所遇一例巨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术前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结果等,加以分析、总结,探讨误诊原因.结果:术前外院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区巨大囊性占位;本院CT显示腹盆腔巨大占位,实性密度,密度均匀,CT值介于35-55HU之间,CT平扫初步诊断考虑为卵巢囊腺瘤,来源于右侧卵巢;患者就诊时虽仍持续性腹痛,但较之于当地时疼痛有所缓解,妇检时右侧附件区扪及巨大包块.讨论:凡中青年女性患者附件区发现巨大肿块者,结合相关影像检查资料及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相关资料,经认真分析、综合判断,是可以对卵巢巧克力囊肿加以明确诊断或考虑到本病可能的,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将对手术计划制定、术中情况判断、术后治疗等提供更大帮助.

    作者:马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蔬菜中酚类物质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对本市四大农贸市场销售的3类蔬菜(即根菜类、瓜果类和叶菜类)共计5个具有代表性样品中的苯酚、甲酚、氨基酚、4-壬基酚、五氯酚和双酚A六种酚类化合物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酚类污染物在蔬菜中的含量是芹菜对酚的累积量高,番茄和黄瓜次之,大白菜和萝卜低;并分析了污染来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

    作者:刘丽;郑志伟;罗展纲;黄碧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用西医(对照组)方法治疗.结果,对治疗组42例患者治疗四周后,结果显示:视力明显提高;眼底渗出及出血吸收率为89%;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渗漏减轻36.2%;臂至中央动脉荧光素流经时间为11.39±0.92秒;全血低切粘度为8.86±1.60,还原粘度8.18±1.16,纤维蛋白原0.36±0.06,总有效率86.2%.以上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既能及时控制病情,又能稳步提高视力,防止复发,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吉洪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48例只口服地氯雷他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该疾病治疗疗效好,患者停止使用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针对细致性的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几种心里问题及心理护理.肾病综合症是常见慢性病,多见学龄期和青少年期,由于病程长,易复发,用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患者在治疗期间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外,优质护理服务的心里护理也是至关重要,患者在住院期间表现出心里抑郁、自卑,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在入院时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应的细致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护士在治疗的同时要针对出现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心里护理.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住院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讨论:优质服务的心理护理能使肾病综合征患者克服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调整饮食,树立信心,同时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和饮食等方面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张爱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符合异丙酚持续微泵输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麻醉前后两组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复苏快,适宜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

    作者:郭劫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多种病因所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占急性胰腺炎的15%~25%左右,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项深入的研究.我院对SAP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变革,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SAP病人年龄在27-65岁之间,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有胆道病史者40例,有酒精摄入史者23例,有肥胖、高血脂者30例,原因未明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胰腺外科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级者33例,2级者47例[1].

    作者:张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廖志峰治疗胃气不降经验总结

    胃气不降见于消化系统多种疾病中,表现为暖气、呃递、上腹胀、便秘、反酸、口苦、胃脘痞闷、胀痛等.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消导理气,化积导滞等法.廖志峰名中医经数十年经验积累,总结了一些系统性的经验,汇总如下:1化滞降胃法:此法适用于饮食积滞引起的嗳腐吞酸、胃痛、胃胀、拒按、恶心、呕吐等,舌苔厚腻,脉滑.常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及木香槟榔丸加减.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脾胃为病,胃少受纳,脾不健运,“食不消,脾不磨”,致饮食积滞,常加消导之品炒莱菔子、焦山楂,该症可见于脾胃气虚、胃阴虚、肝胃不和、肝脾失调等证型中.

    作者:陈世旺;武正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78例隐裂牙的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发牙髓病或者根尖周病的隐裂牙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8例并发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隐裂牙进行综牙合治疗,即依次进行调牙合、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充填、全冠修复,随访观察1.5年.结果:78例隐裂牙中治疗成功73例,占93.6%;失败5例,占6.4%.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可以有效保存隐裂牙并恢复其功能.

    作者:尚辉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剂型及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结构修饰及常见各剂型的优劣.方法:依据近十年的文献,从药理作用和制剂类型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齐墩果酸为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生物利用度较低,研制新剂型以提高其吸收度将成为今后一重要课题.

    作者:魏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卡托普利治疗)各50例,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治疗8个月后,观察两组在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分级,且在治疗期间检查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对比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6.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纯治疗效果,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掌握老年心衰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衰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腔镜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体会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已广泛应用于上腹部胆囊和下腹部妇科手术.为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绝育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我院自2005年8月至今对经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对病人有选择性地应用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现初步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双侧输卵管结扎病人38例,选择ASA1-Ⅱ级,年龄38-45岁,体重45-75Kg,所有患者术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

    作者:何立华;张守华;阿孜古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宫颈糜烂治疗方法探讨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1发病因素1.1 由后天多种因素引起性交、外伤、反复人流、婚外性行为、病菌感染及阴道不恰当用药等多种因素,都可对宫颈形成刺激,造成宫颈糜烂.

    作者:李晓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手术期间心律失常的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气腹时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法:21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阿托品0.3-0.5mg,合并血压下降者给予麻黄素.室早者给予利多卡因,并同时做相应其他处置.结论:本组21例患者通过上述处置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麻醉及手术并发症.故腹腔镜手术在预防得当,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下安全系数可以大幅提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利多卡因联合酚妥拉明湿敷治疗新生儿脂肪乳外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利多卡因联合酚妥拉明湿敷治疗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注脂肪外渗的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注脂肪乳过程中发生了外渗的患儿96例,分为2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酚妥拉明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2组患儿分别在开始湿敷后1h、12h、24h、48h及72h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及肿块的大小.结果:2组患儿局部皮肤情况,在开始湿敷后1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2h、24h、48h及72h时肿胀皮肤吸收消散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酚妥拉明湿敷能有效促进脂肪乳外渗所致皮损的愈合.

    作者:来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ERCP对壶腹部小肿瘤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对壶腹部小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部小肿瘤(≤30mm )17例(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胆胰共同管癌6例、壶腹周围胰腺癌3例),重点观察ERCP影像学检查记录材料,并与5例慢性胰腺炎、10例总胆管末端结石作对比分析.结果:ERCP可见壶腹部小肿瘤所致胆管或胰管狭窄、僵硬;ERCP与CT联合应用,定位与定性诊断正确率均达到94%以上.结论:临床上对阻塞性黄疸或疑似及壶腹部小肿瘤的病人,首先进行超声或CT定位;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用ERCP作进一步检查.ERCP与CT联合应用可对94%以上的壶腹部小肿瘤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隋建松;唐采白;王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