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松;唐采白;王绪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情况和原因,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了解分析,找到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按时用药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采用相关措施后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家属的支持与监督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针对老年患者高血压应简化治疗方案,加强用药知识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都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林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3月我院61例行LC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该组LC成功率86.9%( 53/61),平均住院天数6.5d,并发症发生率3.3%( 2/61),中转开放8例,平均住院天数10.2d,术后并发症12.5%( 1/8).结论:严格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正确处理胆囊及其周边组织解剖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急性胆囊炎行LC术是安全、有效性的.
作者:武鸣;吴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二辛归苍通窍丸质量标准.采用HPLC法对二辛归苍通窍丸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 18色谱-柱(46250mm,5m),以乙腈-03%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03~015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5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二辛归苍通窍丸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了解一氧化碳中毒时,因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循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的心电图变化.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24h之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2周内复查1~2次.结果:30例被检者中,28例心电图异常(93.3%).结论: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死亡.其中28例存活患者中,26例心电图异常(92.8%)2例心电图正常;2例死亡病例中心电图均异常(100.0%).
作者:张淑桂;崔秋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71.1%( 27/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明显.
作者:施余海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方法:分别对大承气汤在不同症候应用时的组方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肠梗阻200例,结果;痊愈167例,33例转为手术治疗.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03例,结果:本组患者全程服中药治疗者92例,治愈81例(88.0%),好转7例(7.6%),死亡4例(4.4%).结论:大承气汤中锌含量较少,作为对机体的直接补充可能性不大.因此,药效的发挥可能是通过高层次调整的结果.
作者:齐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无溶栓治疗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另选取20例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随访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供血,限制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突发事件发生和病死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海尔呢沙·肉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总结127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使用留置针的效果,减少使用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唐晓华;吴洁;陈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K1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维生素K10.5-1mg/(kg·d)静点,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氨茶碱2-4mg/( kg·d)静点,1次/d.观察两组患儿气促缓解、咳嗽、喘憋、肺哕音消失时间,计算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气促缓解、咳嗽、喘憋、肺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1%、9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1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在解痉、平喘、镇咳方面可取代氨茶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黎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符合异丙酚持续微泵输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麻醉前后两组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复苏快,适宜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
作者:郭劫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ADR)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涉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男性患者41例,占52.56%;女性患者37例,占47.44%.16岁以下儿童19例,占24.36%; 16~ 60岁成年人17例,占21.80%; 60岁以上老年人42例,占53.84%.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中青霉素药物30例,占38.46%;头孢菌素类药物23例,占29.48%;喹诺酮类类药物18例,占23.08%; β-内酰胺类药物7例,占8.97%.其中引起19例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有10例是由青霉素类引起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65例,占83.33%;口服给药9例,占11.54%;肌肉注射4例,占5.1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占66.67%;胃肠道功能失调21例,占26.92%;过敏反应5例,占6.4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到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为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分布规律、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现将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其诱因分析如下.1 病因及其诱因1.1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并发症,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临床上发现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都有一定的诱发因素.1.1.1饮食不当是引起出血的主要诱因,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定时定量,进食过冷过热食物,饮用具刺激性的浓茶、咖啡、肥腻、煎炸和产气食物,或暴饮暴食,以上因素可使处于溃疡活动期的病变部位发生出血.
作者:陈凤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5个月随访,治疗有效率达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复发率低,比单纯的西药治疗具有优势,对于临床治疗神经性皮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治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26例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按感染轻重程度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两组又分别分为A组和B组.轻症组和重症组中的A组均用5%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或坐浴,B组均给予保妇康栓阴道用药,各用药7天,两周后回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2周后阴道分泌物带菌情况.结果:轻症中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96%,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组中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9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2周后阴道分泌物带菌情况:轻症组的A组与B组、轻症组的A组与重症组的A组、重症组的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症组的B组与重症组的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轻症妊娠合并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用5%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或坐浴效果较好,妊娠合并重症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或坐浴治疗,再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妊娠合并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较好的方案.
作者:黄殷;彭晓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用于择期妇科手术联合阻滞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均于L2-3间隙穿刺,腰麻给药量分别为:R组0.7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2ml( 15mg),B组用等效剂量0.75%布比卡因2ml( 15mg).观察妇科手术患者血压、心率改变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R组血压降低及心率减慢发生率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长于B组,两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R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对手术患者术中生理功能干扰小,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的毒性发生率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机会,提高妇科手术麻醉安全性.
作者:金振疆;李树武;李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医院中国库房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经验,确保中药品质和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结合当前医院中药库房的管理和工作经验,总结出符合当前医院管理实际的中药库房管理方法.结果:在当前医院的硬件建设条件下,能够实现中药库房的科学管理,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当前医院中药库房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利益的主要环节.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技术的科技含量,注重特别环节的管理才能够适应我国中医药现代化改革的步伐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作者:徐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治疗外痔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外痔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2009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外痔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治疗外痔,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佐林;寇强;敖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避免并发症的重要条件.1血糖监测1.1血糖监测 耐心告知患者学习和掌握血糖监测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监测血糖,可迅速获得血糖信息,使血糖水平量化,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减少酮症的发生.在进行指尖血糖监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的血糖仪,熟练掌握血糖仪的使用功能.(2)选择指端两侧消毒(因该区皮肤神经末梢分布少,痛感较轻),待干后点刺,轻压指腹,利用试纸的虹吸将血吸入试纸即可.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内经》中关于通与通法的具体含义.方法:通过对《内经》理论的学习,结合后世医家的观点,阐述通的含义及通法的应用发展与范围.结果:在《内经》中一个“通”字贯通全书,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及与自然的关系,为制定通法打下理论基础.结论:通与通法理论直接指导临床治疗和后世医学的发展.
作者:任周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科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5例临床资料.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3-5μ g/kg·min输注,一般连用3-5天为1疗程,对照组30例只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S).结论: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