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7例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分析

米热尼沙·塔瓦尔

关键词:癫痫, 低血糖, 癫痫样发作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入院后急查血糖均偏低,在1.8-2.5mmol/L之间,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梗死灶及出血灶,癫痫样发作种类形式多样,脑电地形图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波形,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后症状均快速得到改善,并停止癫痫发作.结论:血糖症可引发病性发作,临床确诊癫痫时,尤其是有疑似癫痫症状的患者,应排除糖尿病或由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脑功能紊乱.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4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14例和治疗组256例.所有患儿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和妈咪爱治疗;治疗组中药复方治疗.两组共观察5天.结果:两组患儿均在10天内达出院标准,大便正常时间,热退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明显高于对昭组,值得推广.

    作者:周斐;张文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五脏为纲针药辨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项痹”“项肩痛”“眩晕”等范畴.针灸与内服中药行之有效,但治疗与诊断上较混乱,缺乏统一的辨证思路.“痹”《华佗中藏经》中注为“闭也”,郑玄《易通注》释为“气不达为病”.广义言之,凡一切闭阻不通的疾病皆可称为痹病.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设专文痹论篇,《灵枢》亦有专文周痹,并散在内经的其他篇幅,广泛的论述了痹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等问题,甚为详尽.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

    作者:吕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关于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和环境、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地区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健康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农村成为疾病高发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亟待研究并切实加强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理顺疾病预防管理体制,提高防保人员素质,促进农民生活幸福健康、富裕和谐.

    作者:杨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实习护生针刺伤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护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实习护生506人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护生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8.7%,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率为62.3%.77.9%的护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不了解.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实习护生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护认知水平和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策略,通过必要的方式方法实施正性强化,养成安全操作的职业行为,为护生适应未来岗位和提高职业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罗小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可以解决关节疼痛及畸形,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下地走路的功能.术后患者由于采取被迫卧位及其他诸多因素,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与忧虑.如何大程度地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快地促进患者的佳康复,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笔者尝试将舒适护理用于THR术后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秀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预防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皮肤感染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此病病程长,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其中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之激素和细胞毒性物的应用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病情,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故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感染,特别是预防皮肤感染方面就显得尤其重要,自2004-2009年期间,就肾病综合征在预防皮肤感染方面的护理措施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我科2005年-2010年共计73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男性42例、女性31例,年龄8-81岁,平均37.6岁.

    作者:徐春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感冒后遗咳嗽80例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感冒(风邪犯肺型)后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07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感冒(风邪犯肺型)后遗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宣肺止嗽合剂,每日60ml,一日3次,每次20ml,饭后服用,以7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有效病例有36例,有效率达90%,其中治愈的病例有32例,治愈率为80%;对照组治疗有效病例有31例,有效率达77.5%,其中治愈的病例有26例,治愈率为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感冒(风邪犯肺型)后遗咳嗽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卫东;李阳春;容建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

    六神丸是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近年来,许多医家在应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的病例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16-58岁,病程2-10天.皮疹发生在上肢18例,下肢9例,躯干38例,颜面部3例.所有病例在1个月内均未服抗病毒药物.

    作者:丁贺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巧用空气止血带减少病人痛苦与护理

    巧用空气止血带可以大大减少病人在手术前等待的痛苦,为患者以及患者家人,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为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得到大的舒适,可以减少病人因止血带捆绑时间过长引起肢体坏死或神经损伤等病发症.

    作者:韩继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博利康尼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7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108例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儿童其中73例应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疗效对比,以及分析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及影响.结果:规则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不雾化吸入和不规则雾化吸入组P<0.05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P<0.01.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好、操作安全、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程元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艾迪注射液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艾迪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52例,支气管肺癌36例,乳腺癌10例,食管癌6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顺铂60mg/次,生理盐水20ml稀释,每周1次,同时给予艾迪60ml一日一次静点;对照组26例:顺铂60mg/次,生理盐水20ml稀释,每周1次,共计不超过3次.一个月后复查X线和B超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6.9%和19.2%有效率分别为73.0%和6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微,恶心呕吐明显减轻,骨髓抑制轻微,胸痛明显减轻.结论:艾迪虽未增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但能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张晨瑶;王英慧;刘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裸花紫珠颗粒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裸花紫珠颗粒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来我院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50例健康妇女,药物流产同时配伍应用裸花紫珠颗粒减少流产后出血.结果: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及近似月经患者为94%,阴道出血时间6.7天.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者为6%.阴道出血时间12.7天.结论:加用裸花紫珠颗粒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白俊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体会(附27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可以使慢性肾衰患者,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结论 通过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兰索拉唑与H2受体拮抗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与H2受体拮抗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9项研究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1)同质性检验:x2=6.5,自由度8,P>0.05.(2)合并效应量的估计:OR合并95%可信区间为3.07-8.78.OR合并的检验:x2=37.7,P<0.01.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目前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兰索拉唑在治疗消化道溃疡疗效方面较其他已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都要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锐锋;李元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改进提高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运用人性化服务来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要,创建和谐护惠关系.方法:2008年初开始,在全院开展实施将“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融入核心的新一阶段的整体护理,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结果 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与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结论 在临床整体护理过程中倡导实行人性化服务,以激励为主要手段,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关爱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切实提高了医院护理的整体形象.

    作者:袁迂;钟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5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引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1022例的临床资料,对输卵管结扎、放置人工节育环、终止妊娠引产三种手术[1]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共引起并发症5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8%,其中输卵管结扎术278例,造成并发症14例,放置人工节育环466例,造成并发症25例,终止妊娠流产术278例,造成并发症17例.三种手术造成并发症5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占42.9%;损伤9例,占16.1%;神经官能症5例,占8.9%;内分泌紊乱13例,占23.2%;其它并发症5例,占8.9%.结论: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进行规范操作,能有效减少和预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

    作者:罗天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白雪教授辨治充血性心衰的思路和方法

    从三个方面阐述白雪教授辨治充血性心衰的思路与方法:充血性心衰的基本病机是阳虚、痰阻、水停;临证中,标本缓急,主次分明;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病机的发展变化,把辨病与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针对心衰的不同病理环节,中西并举,各个击破.

    作者:左英;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茵栀黄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治疗,如常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疗效显著,相对安全.

    作者:杨林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药联合施用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西医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组单纯用运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控糖治疗的基础上用运丹参或黄芪注射液静滴,中药六味地黄丸加减方口服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9.2%,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43.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7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外科治疗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7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的15例全部达到止血目的,其中行肝癌切除术8例,出血局部缝扎加肝动脉结扎5例,大网膜填塞缝扎1例;纱布填塞止血术1例.术后1月内死亡2例,3个月内死亡2例;6个月内死亡4例,生存7-12个月3例,12个月以上4例.2例行非手术治疗者于1例入院后2天死亡,另1例生存3个月.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应以积极的态度,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自己的经验选择合理、简单、有效的方法,以维护患者的生命.

    作者:丰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