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裸花紫珠颗粒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体会

白俊花

关键词:药物流产, 裸花紫珠颗粒, 阴道出血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裸花紫珠颗粒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来我院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50例健康妇女,药物流产同时配伍应用裸花紫珠颗粒减少流产后出血.结果: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及近似月经患者为94%,阴道出血时间6.7天.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者为6%.阴道出血时间12.7天.结论:加用裸花紫珠颗粒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手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术后控制血糖、补液,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论: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郝宝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及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于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9.77%,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显效率为39.53%,总有效率为72.09%.结论:细辛脑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的显著优势.

    作者:谢石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动症患儿30例,按照治疗时间分为三组,实施中药汤剂治疗方案,同时家长配合实施患儿的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时间在30天以下的有6例,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均为2例;治疗时间在30 ~ 60天的有16例,12例痊愈,3例显效,1例有效;治疗时间在60~90天的有8例,6例痊愈,显效及有效的均为1例,三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关系密切,坚持治疗、家长积极配合,治愈率较高.

    作者:尚红梅;殷菡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四君子汤加草药爵床治疗小儿疳积100例比较

    四君子汤为中医常用方剂,具有补氟健脾功用,多用于脾胃氟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消化不良,胃肠机能紊乱……等.用四君子汤加味如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其作用大同小异.现仅就异功散与四君子汤加草药爵床(为便于缩写以下简称4+1)治疗小儿疳积100例疗效作一比较.1资料嚼床(属爵科),又名观音草,别名各地叫法不同.民间通称疳积草,一年生草本,生于水沟边或湿草地,夏秋季采收.性寒味咸,无毒,消热散瘀,消疳明目,(见1970年江西草药,江西省卫生厅编.)

    作者:王继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

    笔者通过长期对胸痹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胸痹患者发病大多和情绪有关,提出了对胸痹患者的护理要包括病情观察、临症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等几个方面.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快的康复速度.

    作者:王春玲;田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常用中药的鉴别方法

    目的:分析生活中常用中药的技术及方法.方法:通过外观、鼻闻、口尝、水试、口试等方法经验鉴别,发展到了涉及分子水平或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以及新方法如电脑图像分析法.结果: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归纳了鉴定手段的多样性、层次性,说明了鉴别手段博采众法、灵活运用多种技术的重要性.

    作者:蔡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47例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样发作的低血糖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入院后急查血糖均偏低,在1.8-2.5mmol/L之间,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梗死灶及出血灶,癫痫样发作种类形式多样,脑电地形图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波形,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后症状均快速得到改善,并停止癫痫发作.结论:血糖症可引发病性发作,临床确诊癫痫时,尤其是有疑似癫痫症状的患者,应排除糖尿病或由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脑功能紊乱.

    作者:米热尼沙·塔瓦尔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计算机辅助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

    目的: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方法:采用Visual Basic 6.0软件进行编程开发,运用MSChart控件模拟显示培药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该程序界面直观,运行迅速,计算结果准确.结论:利用该程序可简化操作,迅速完成血管外给药方案设计.

    作者:覃雄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胃溃疡临床分析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作者:王敬霞;姚成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推拿针灸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

    目的:观察用推拿手法配合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采用揉、按、滚、弹及手法复位配合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结果:治愈48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冯会新;张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新入院精神病人的护理体会

    对新入院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安全护理、清洁卫生护理、饮食营养的护理、睡眠的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病人住院的依从性.

    作者:李朝霞;刘翠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我院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包括:穴位注射疗法,毫针疗法,温针灸疗法,针刀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电针疗法等.结果:总有效率基本达95%以上.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调节神经、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且具有取穴少、见效快、安全等优点.本临床观察可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云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卡托普利治疗)各50例,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治疗8个月后,观察两组在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分级,且在治疗期间检查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对比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6.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纯治疗效果,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掌握老年心衰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衰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观察与护理措施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医护人员及时的抢救与精心的护理后,3例患者于手术后10d内死亡,其余12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及快速有效的护理方法以配合抢救,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分析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分析,探讨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科学依据以及与癌间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在我院诊治的46例鼻咽癌患者,根据中医医师在放疗、化疗前诊断分型为痰浊结聚24例、气血凝结17例、火毒团结5例.同时对46例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6例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低分化鳞癌37例,占80.43%,泡状核细胞癌占9例,占19.57%.结论: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鼻咽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及科学性,对指导临床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智平;郭玉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0.75%罗哌卡因在联合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用于择期妇科手术联合阻滞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均于L2-3间隙穿刺,腰麻给药量分别为:R组0.7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2ml( 15mg),B组用等效剂量0.75%布比卡因2ml( 15mg).观察妇科手术患者血压、心率改变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R组血压降低及心率减慢发生率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长于B组,两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R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对手术患者术中生理功能干扰小,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的毒性发生率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机会,提高妇科手术麻醉安全性.

    作者:金振疆;李树武;李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针药联合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胁痛、黄疸、腹痛范畴.传统多以肝胆气滞、湿热论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通腑泻浊为常法.但从临床所见,该病患者不乏脾虚证象,笔者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汤配合针灸治疗该病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慢性胆囊炎伴有脾虚证象病例均系我院2007年6月-209年6月间专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小者21岁,大者76岁;病程短者半年,长者5年;其中伴胆囊结石20例,总胆管结石10例,肝胆管结石3例,胆囊切除手术后7例;病程6个月~10年.

    作者:吴栋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十二指肠外瘘21例临床治疗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外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控制感染、胆汁回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使用全胃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生长抑素等治疗.结果:通过多种治疗,临床处理困难,病死率在20%左右.结论:早期诊断、及时纠正内稳态失衡、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是全身治疗的基础.彻底引流,是提高肠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刘贵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符合异丙酚持续微泵输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麻醉前后两组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复苏快,适宜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

    作者:郭劫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外科急腹症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并且进展速度快,在临床工作中需迅速作出鉴别诊断和相对应的手术治疗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腹腔穿刺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和快速的临床常用诊断方法,特别适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它不仅为快速诊断提供依据,也为手术时选择恰当的切口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可免除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减轻患者负担,指导临床妥善治疗,不致贻误病情.在基层医疗单位,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的诊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蔡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