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琴
目的:探讨二辛归苍通窍丸质量标准.采用HPLC法对二辛归苍通窍丸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 18色谱-柱(46250mm,5m),以乙腈-03%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03~015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5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二辛归苍通窍丸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综述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结构修饰及常见各剂型的优劣.方法:依据近十年的文献,从药理作用和制剂类型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齐墩果酸为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生物利用度较低,研制新剂型以提高其吸收度将成为今后一重要课题.
作者:魏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西医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组单纯用运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控糖治疗的基础上用运丹参或黄芪注射液静滴,中药六味地黄丸加减方口服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9.2%,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43.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伴随国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新形势下医院检验科的建设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行政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提高检验质量做出保证.因此,医院检验科的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更新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建立起诸如仪器校准、维护、维修、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质量保证体系,认真做好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严格培训和努力提高所有人员的医德水平和技术水平.
作者:毕双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以女性多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因为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髋部肌群退变,防御机能差,轻度间接外力就可出现骨折.并且老年人各脏器的机能逐渐衰退,骨折后长期卧床及被动体住,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基础护理和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现结合有关文献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颜淑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2例直肠前突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且两组病例数相等,其中试验组31例采用“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对照组31例采用“直肠粘膜间断缝合加硬化剂注射术”.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的近远期疗效、术中术后出血、术后肛门疼痛及坠胀、术后感染.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术后出血、术后肛门坠胀、术后感染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术后肛门疼痛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优于试验组,但试验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与“直肠粘膜间断缝合加硬化剂注射术”相比,具有疗效稳定、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王建平;贾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非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n=38)患者按常规西医内科方法治疗,观察组(n=3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生大黄汤剂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和显效共27例(71.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和显效共13例(34.2%),对比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结合中药汤剂灌肠对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具有满意疗效,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谭付国;黄永平;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各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PTH、β2-MG变化情况以及皮肤瘙痒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H、β2-MG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皮肤重度瘙瘁病例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用于为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倪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狗菟补肾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20-45岁符合诊断标准者18例,应用狗菟补肾汤水煎剂分早晚口服,观察其相应指标的变化来评定它的治疗作用.结果: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94.44%.结论:提示本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凤;张朝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15例急性腹痛误诊的原因,并讨论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选取15例基层医院急性腹痛误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误诊原因等.结果:急性阑尾炎误诊率高,比例占40%,其次为宫外孕,占26.7%.误诊时间在2h~3d,误诊导致病情加重3例,无死亡.结论:基层医院急性腹痛误诊以急性阑尾炎和宫外孕等为主,因此在临床诊治中应详细了解病史,全面分析检查结果,培养医护人员责任心,扩充多系统、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分析病情能够有效地减少误诊的发生情况.
作者:田延民;张仁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国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作为一个产科医务工作者,减少难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生期母儿病死亡率[2],保证优生优育,保证人口质量、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从前我们因忙于一些治疗和基本的护理工作,而忽视了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正确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时能起到吃药打针所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发挥孕产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与医务人员配合,减少因缺乏医学知识而盲目地胡乱猜疑和不必要的顾虑.
作者:苏萍;茹仙古丽·阿布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安全、方便,疗效确切的方法.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操作熟练、规范,争取患者的配合,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崴;张伟红;张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方法:将63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应用苄星青霉素,每周1次连续3周,孕晚期再用上述方案治疗1疗程.非治疗组22例,全程未用抗梅毒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早产1例,无死胎、死产现象,先天性梅毒患儿6例;非治疗组早产6例,死胎1例,先天性梅毒患儿9例,两组出生先天性梅毒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能改变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顸后,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作者:杨颖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患者的致敏药物种类、排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类药物所致者位居首位,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及中药制剂.药物性皮损的皮疹类型主要以荨麻疹、麻疹样红斑为主.中青年居多,老年药物性皮损呈上升趋势.受累脏器以肾、心、肝为主.结论:致敏药物排序已经发生改变,主要以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为主,受累脏器以肝、肾、心脏为主.应加强用药安全的监督,预防药物性皮损的发生.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用于择期妇科手术联合阻滞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均于L2-3间隙穿刺,腰麻给药量分别为:R组0.7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2ml( 15mg),B组用等效剂量0.75%布比卡因2ml( 15mg).观察妇科手术患者血压、心率改变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R组血压降低及心率减慢发生率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长于B组,两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R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对手术患者术中生理功能干扰小,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的毒性发生率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机会,提高妇科手术麻醉安全性.
作者:金振疆;李树武;李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本文根据本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经历,分析了当前社区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并对改进社区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对策.
作者:夏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产程中活跃期停滞的发病原因及如何处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本院单胎头位分娩的118例初产妇(停滞组60例,对照组58例)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停滞组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正常分娩情况下,密切观察产程活跃期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主要影响活跃期停滞的重要因素是头盆不称、新生儿体重、胎方位异常、潜伏期的长短.密切观察、有效处理活跃期停滞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选择佳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
作者:黄明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从黄芪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种类资源、种源与种质几个角度简要探析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秀波;刘宝密;陈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ADR)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涉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男性患者41例,占52.56%;女性患者37例,占47.44%.16岁以下儿童19例,占24.36%; 16~ 60岁成年人17例,占21.80%; 60岁以上老年人42例,占53.84%.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中青霉素药物30例,占38.46%;头孢菌素类药物23例,占29.48%;喹诺酮类类药物18例,占23.08%; β-内酰胺类药物7例,占8.97%.其中引起19例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有10例是由青霉素类引起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65例,占83.33%;口服给药9例,占11.54%;肌肉注射4例,占5.1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占66.67%;胃肠道功能失调21例,占26.92%;过敏反应5例,占6.4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到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本例右侧卵巢巨大巧克力囊肿术前误诊的相关因素,加强对此类疾病的正确认识,并尽量提高该病术前诊断准确率,为手术计划制定、预后判定提供依据及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所遇一例巨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术前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结果等,加以分析、总结,探讨误诊原因.结果:术前外院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区巨大囊性占位;本院CT显示腹盆腔巨大占位,实性密度,密度均匀,CT值介于35-55HU之间,CT平扫初步诊断考虑为卵巢囊腺瘤,来源于右侧卵巢;患者就诊时虽仍持续性腹痛,但较之于当地时疼痛有所缓解,妇检时右侧附件区扪及巨大包块.讨论:凡中青年女性患者附件区发现巨大肿块者,结合相关影像检查资料及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相关资料,经认真分析、综合判断,是可以对卵巢巧克力囊肿加以明确诊断或考虑到本病可能的,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将对手术计划制定、术中情况判断、术后治疗等提供更大帮助.
作者:马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