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下同)的隔日疗法,是临床治疗学上的-个重要进展,尤其适用于需用激素进行中程和长程治疗的疾病.实践证明,隔日疗法是一种既可收到临床上预期的治疗效果,又可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的较理想的给药方法.
作者:孟祥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该文总结归纳了目前防治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各种方法,包括传统经验贮藏和现代化学防治方法等,重点阐明将药材密闭贮藏于阴凉干燥处的好处,对药材仓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蔡扬帆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肺纤维化疾病病因复杂,认为细胞因子占重要作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作为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在肺纤维化疾病中异常表达,显示其可能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STAT1参与肺纤维化可能与其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表达,同IL-18,IFN-γ,ICAM-1等炎症介质相互作用有关.
作者:唐大春;黎琼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联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对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31例,将患者分为HD组(对照组)和On-lineHDF组(实验组)分别进行实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或者明显低于HD组,HD组及实验组治疗后BUN、C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治疗后iPTH及β2-MG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On-lineHDF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大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是目前肾脏替代治疗中较好的治疗模式.
作者:马继;李秀贞;冯琦;王希茜;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缺血引起肾脏病理生理变化和进行性损伤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并非单纯的肾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的肾损害.持续性低血流灌注可以引起肾脏局部RAAS系统高活性状态,肾脏局部产生的或释放至血循环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一系列导致肾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级联反应,如PPARγ与TGFβ1等因子的变化,而且慢性缺血性肾病时PPARγ与TGFβ1与肾脏纤维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且两因子的变化有相关性,但是目前这方面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何艳;陈钦开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蚂蚁咬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接诊的蚂蚁咬伤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27例为轻症病例,于普通急门诊或留观治疗后治愈,5例为重症病例,其中4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1例合并喉头水肿,急诊抗休克、加强抗过敏处理后收入内科住院,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治疗以抗过敏药物为主,要及早识别蚂蚁咬伤致严重过敏反应的重症病例,加强抗过敏,及早抗休克治疗,防治并发症,适当处理伤口,预防和治疗伤口的继发感染.
作者:蒋成佳;李碧峰;彭惠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流行时有大量健康带菌者.病人与带菌者均为霍乱的传染源,一经发现即应对其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霍乱可通过水、食物、苍蝇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霍乱弧菌现有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0-139弧菌.霍乱的3型病原菌对常用消毒剂及各种物理消毒方法均敏感,但在硷性环境中生长良好.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切除淋巴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卵巢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宁映霞;李清秀;邓宇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确定腰痛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主药续断、当归、鹿角胶、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供试品薄层色谱鉴别的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安全,可作为腰痛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应用茶籽油预防新生儿臀红的疗效.方法:96例足月新生儿腹泻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茶籽油外涂患儿肛周、臀裂皮肤粘膜.结果:观察组臀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茶籽油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腹泻患儿臀红的发生.
作者:农小群;肖少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0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是否院内死亡将入选病例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其中存活组23例,死亡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确诊时间、APACHE Ⅱ评分和氧合指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诊断时间、APACHEⅡ评分和发病期间是否使用强效抗生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肖毅;马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考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记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63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川穹嗪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80.6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结果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廖宝共;梁海英;覃君德;唐利艳;覃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职教育中,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赵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院从1996年7月至2001年2月,利用腹腔镜联合切除胆囊阑尾11例,无一例中转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例,女7例,年龄30-64岁.胆囊结石合并慢性阑尾炎5例,胆囊息肉合并慢性阑尾炎3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阑尾炎3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作者:高有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我院近五年发生的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和事故情况,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结果:我院从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共发生中药不良反应和事故228起,其中不良反应206起,占比为90.35%,用药事故22起,占比为9.65%.结论:严格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进行诊病施药,采用先进的药学监护理念来管理中药的临床使用,可以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药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戴攀桂;戴飞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2009年3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方法,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12h后缓解30例,不缓解者5例,该5例患者经过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均全部缓解,无1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气胸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 规范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扩张支气管药物的应用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成功的关键;必要时采用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马朝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孙华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采用丹参对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丹参20克/次,一天三次,30天为1疗程;.结果:152例中痊愈116例,占89.2%,显效8例,占6.2%,有效4例,占3.1%,无效2例,占1.5%,总有效率达98.5%,结论:丹参治疗冠心病常见的内科疾病,采用上述综合疗法治疗有一定疗效和安全可靠、经济、无毒副作用,所以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应向苹;周江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对于产科感染方面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产妇和新生儿是医院的高危人群.加强产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PDCD5(原名TFAR19)由我国学者[1]利用eDNA-RNA(eDNA representation difference analysis)方法从白血病细胞株TF-1中克隆得到,并证实参与细胞凋亡调控过程.研究表明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机制的形成具有明显相关性,具有临床检验价值并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锋;刘竞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