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义
本文总结了笔者对腹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用柴胡疏肝散以理气行滞,养血调经治疗肝郁气滞型腹痛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对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按现行病例与回顾性病例分成2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依从性,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彩玉;谢雪霞;李艳容;陈肖玲;赖梅娇;蔡桂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PEF%),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呼气峰流速等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呼气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曹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静脉输液后拔针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基本操作之一,在临床中,提高拔针技巧,可以减轻疼痛,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静脉穿刺成功创造条件.减轻该操作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辩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肾炎患者5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经治疗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1例(22%),基本缓解24例(48%),好转12例(24%),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兵;左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孙华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根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数据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方法: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进行调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4种.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百分率为35%,注射剂平均使用百分率为19.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5.1%,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3.2元.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就平均水平而言,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金星;孙江兵;周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力的推动和根本的法律保障.
作者:蒋小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需要综合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其他资料,其中血糖测定至关重要.以高血糖为其共同标志,是高危妊娠.一方面可引起巨大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难产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另一方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率明显增加.对母婴的健康都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让母婴安全度过围生期.
作者:徐田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白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对此病的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98例14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70眼和观察组49例72眼.全部患者均行白内障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锌片140mg、醋酸泼尼松片10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离子导入,2次/d.7d为-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16眼,有效35眼,无效19眼,总有效率72.86%;观察组患者显效21眼,有效43眼,无效8眼,总有效率88.8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后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人治疗向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秋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有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有独特的优点它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TM)管径斑块形态大小回声特点及对各部位学流速度测定,确定斑块的性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为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贾月霞;徐宝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外伤性前房出血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伤后视力,降低眼外伤致残率.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87例外伤性前房出血住院患者相关因素及护理实施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的损伤年龄段以学生、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学生、农民、无业人员为主.就诊时间24h内55例(42.31%),24h以上75例(57.69%).国内报告,发生率占眼外伤的25%~40.9%,男性儿童多见[1].结论 针对外伤性前房出血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急救、健康教育一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外伤性前房出血发生率和视力残疾.
作者:李喜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许多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在进行心导管检查时,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这种现象被Kemp于1973年正式命名为心脏X综合征(CSX),Cannon等于1988年提出CSX患者的胸痛是由小的阻力冠状动脉血管(<500um)功能障碍所致的心肌缺血引起,建议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但CSX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X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手段作一综述.
作者:林海丽;李忠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痹症,主因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豁,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病生痰浊、瘀血等邪,留滞于筋骨与关节,导致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甚则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我院骨科自2008年4月~2010年9月,采用膝关节中药热敷配合针灸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2例97膝,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培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剖宫产手术占妇产科手术的80%,其病人之多,在我们基层医院尤为突出,且大部分为农村病人,70%的病人及其家属缺乏科学的产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甚至存在传统观念的误区.因此,做好剖宫产手术的健康教育,促进母婴健康是妇产科护士的重要工作.我院产科采用一对一口头讲解与示范性操作相结合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剖宫产常识,掌握术前、术后护理,新生儿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槽状髋臼扩大术是由Staheli[1]设计的一种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髋臼成形术,我们在槽状髋臼扩大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交叉网状植骨,结合术后系统的康复治疗,使疗效显著提高.自1997年5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应用42例58髋,疗效显著.
作者:崔胜杰;王立涛;靳宪辉;刘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9月-2010年6月收治的279例LeeP刀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9例病例随访3~22月,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光滑.一次性治愈的259例,二次性治愈20例.治愈率为93.55%.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伯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BV-DNA、总胆红素(TB)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可迅速降低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100例进行产前常规检查.结果 在100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是89例.结论 超声可以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还可以对胎儿畸形做出明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俊鹏;吕精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相关作用因素,以更好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早找到原因对症处理.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两年间共16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观察病例中,女性的药物不良反应96例明显高于男性64例;婴幼儿病例数为20例,构成比为12.50%,中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总构成比为61.78%.较其它年龄段人群高;临床表现中以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症状为多见,构成比占到61.25%;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构成比达到77.50%.结论:此次病例观察发现性别、年龄、使用药品种类、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医师正确使用药物,重点关注输液反应,护士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患者配合医护工作等,是预防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举措.
作者:韦友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