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娣;徐彬;杨忠英
目的 研究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病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阳性率,分析HP感染对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住院冠心病人60例为观察组,同期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14C 尿素呼气试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查 ,比较两组HP感染阳性率及MDA、SOD的结果 .结果 观察组HP感染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组,HP感染阳性病人比阴性者MDA、SOD明显异常.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可影响氧化应激异常.推断对HP感染阳性的冠心病病人进行抗HP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漆军华;石永强;张敦福;宋用强;张力;王连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将其分为斑块组(70例,46.7%)与非斑块组(80例,53.3%).对两组病人进行常规指标采集与实验室指标检查,对各指标项目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T2DM病程、体重指数(BMI)、 收缩压(SBP)、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性别、吸烟、腰臀比、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胰岛素(2 hINS)、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TG、HDL-C、C肽等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T2DM病程、SBP、LDL-C进入方程,提示该6项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高血压病史、T2DM病程、SBP、LDL-C等是T2DM合并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相关脑血管并发疾病的整体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通过跟师临证,查阅文献,总结分析梁君昭教授从痰瘀方向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经验,得出了从痰瘀并治胸痹心痛病,现分析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苏建;梁君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及舌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 应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对89例Meige综合征病人进行痉挛肌肉多点注射,对比注射前后的痉挛分级.对其中3例因舌肌张力障碍而进食困难的病人进行舌肌封闭,观察疗效.结果 有效率达91.0%,注射后肌痉挛强度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效维持3~6个月,平均(4.3±2.9)个月.3例舌肌张力障碍病人封闭舌肌后,明显改善进食困难.23例复发者重复注射仍有效,且效果不减;2例复发者随注射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渐减弱.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及舌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程霞;杨建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前中医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较多,研究方法 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星形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细胞的研究较少).其促进增殖分化的中药类型主要有:滋阴、益气、补肾、活血、清热解毒等.虽然已发现许多中药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有调节作用,包括中药单体、单味药、中药复方、中药制剂等,但是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仍然比较局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2010年以来中医药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以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高晗;李文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钠肽(BNP)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急诊常规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MMP-9、BNP、Cys-c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6.5%、92.1%,高于对照组的19.0%、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试验组NIHSS评分、MMP-9、BNP、Cys-c水平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试验组DVp水平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佳,临床有效率高,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作者:李春雷;张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96.67% vs 78.33%)、降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TNF-α、IL-6、hs-CRP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症状、血压及炎症因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洁;于广宇;陈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采用回顾性汇总分析方法 综述中西医研究颈动脉斑块的进展,为临床医生积极治疗颈动斑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李耀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超声下介入治疗联合Neurac(R)技术对卒中肩痛病人的镇痛作用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达法结合病人意愿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给予试验康复方案:超声下行肩关节周围病变腱鞘、滑囊内或肩关节腔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并应用Neurac(R)技术给予肩关节稳定性训练、神经肌肉激活训练;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方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及理疗.两组病人均治疗28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及28 d进行康复评定:肩痛程度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评定,上肢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3 d VAS(1.04±0.90)降低,PROM(前屈103.27°±14.79°,外展83.73°±11.64°,外旋30.18°±8.97°)升高(P<0.01),治疗28 d,FMA(19.51±8.03)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28 d,VAS(4.44±1.32)降低,PROM(前屈68.00°±12.31°,外展58.33°±12.25°,外旋15.89±6.77°)、FMA(16.89±5.82)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 d,VAS降低、PROM升高更加显著(P<0.01);治疗后28 d ,VAS(1.02±0.87)降低、PROM(前屈105.18°±15.66°,外展105.18°±15.66°,外旋58.33°±12.25°)及FMA升高均更加显著(P<0.01).结论 与传统康复治疗方案相比,超声下肩关节介入治疗联合Neurac(R)技术对卒中肩痛病人具有显著的快速镇痛作用,同时对改善上肢功能较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萍芝;梁英;薛燕萍;许丽莹;尹娅洁;陈晓青;赵立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呃逆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通过归纳、总结中医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文献,反映这一研究的新进展水平.总结中医各种疗法(中药辨证论治、针刺、针刺配合汤剂、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头针、耳针、针灸联合拔罐治疗、综合治疗)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方法 及疗效.中医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中医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良好,多种治疗方法结合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树泉;刘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鼻饲灌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流状态,安全性高.
作者:郝静;牛智领;张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后遗症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虚血瘀型脑中风后遗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服用药物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痊愈1例,显效6例,好转14例,无效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痊愈3例,显效12例,好转11例,无效4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两组病人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后遗症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代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979 例ACS病人临床资料,冠心病危险因素,检测其RDW水平.随访3个月,评估其与死亡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关系.结果 随访3个月,RDW值高的病人MACE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RDW值低的病人,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DW是ACS病人3个月MACE发生率(OR=1.36;95%CI1.19~1.55;P<0.001)的独立预测因子.RDW预测3个月MACE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95%CI 0.66~0.72;P<0.001). RDW界值为14.8%,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63.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DW值>14.8%的病人较RDW值≤14.8%的病人生存期短(331 d vs 465 d;P<0.001).结论 RDW可能是预测ACS病人中期风险的一个有价值、简易、便宜的参数.
作者:陈剑峰;薛书峰;张守彦;段卡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经治疗的146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使用20 mg一次的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照组使用10 mg一次的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血脂、hs-CRP、TNF-α及内皮功能.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4.86±0.91)mmol/L vs(5.96±1.19)mmol/L]、[(1.67±0.93)mmol/L vs(2.52±1.12)mmol/L]、[(3.31±0.72)mmol/L vs(4.22±0.9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1.21±0.42)mmol/L vs(1.01±0.3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s-CRP和TNF-α也低于对照组[(4.31±1.31)mg/L vs(7.02±2.05)mg/L]、[(0.42±0.24)μg/L vs(0.72±0.3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内皮功能对比,观察组内皮素-1(EF-1)低于对照组[(55.82±7.02)ng/L vs(69.82±9.58)ng/L],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72.31±12.80)μmol/L vs(61.59±10.5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版高脂血症病人的血脂状况,降低病人炎症反应,调节内皮功能.
作者:杨丽;郭炜炜;李新春;丁水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我院心内科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分析得出Hcy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LVEF的关系.结果 高Hcy和低Hcy两组脑钠肽(BNP)、Hcy、LVEF、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病人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按LVEF值分组中,A组病人Hcy、BNP、LVEF水平显著高于B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cy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OR=2.688);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血Hcy水平与LVEF明显负相关(r=-0.752 ,P<0.05).结论 Hcy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相关性.在常规控制冠心病及血糖的同时,降低Hcy水平,可能会更有效地降低病人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黄娣;徐彬;杨忠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降低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升高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对其认知功能有益.方法 收集急性期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认知障碍病人,比较给予叶酸片、维生素B6片、维生素B12片治疗前后,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发病1年时,治疗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降低,但MOCA评分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叶酸和B族维生素在短期内(1年)可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对脑梗死病人的认知功能无影响.
作者:王琳;修明文;丁俊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别采用双侧额颞平衡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时的应用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手术指征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92例作为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46例采用双额颞平衡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病情控制.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病人Bathel指数、GCS评分水平升高,NIHSS水平下降(P<0.05),临床疗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控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Bathel指数、GCS评分水平较高,NIHSS水平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明显得到控制,安全性较高.结论 双侧额颞平衡改良大骨瓣减压术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法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老年冠心病病人心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择取2015年我院收治的并行PCI老年冠心病病人8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0例,20 mg/d)和负荷剂量组(40例,80 mg/d),两组分别在行PCI术前3 d连续使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80 mg/d,术后均以20 mg/d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2 h分别检查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观察术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相比,PCI术后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和炎性反应标志物(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上升 (P<0.05);负荷剂量组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前使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心肌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魏刚;房万菊;周湘忠;赵树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报道,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并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的防治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血脂异常是国人容易疏忽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016年10 月 24 日在北京发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1].指南指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较 2002 年呈大幅度上升.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总胆固醇(TC) 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指南与国际指南同样指出,降低 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 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除改善生活方式外,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因此,培训基层临床医生如何安全使用他汀类药物,是促进心血管病防治中的重要一环.
作者:盛莉;王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与脑小血管病(S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23例脑小血管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组病人的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另外筛选123名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体检结果 各项指标均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以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SVD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配对资料相关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增高与SVD发生相关(OR=1.021),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将三酰甘油水平纳入多变量分析后,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是SVD的重要危险因素.在高血脂病人中,应增加神经内科医生对脑小血管病的认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病人行颅脑MRI或CT检查,排除SVD的存在.临床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浆LDL-C水平,改善小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等保护措施对SVD进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作者:卢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