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保;谢曼丽;杨彦龙;马涛;李立宏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模型兔脂餐负荷前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变化情况及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胆固醇喂食1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喂养12周,于初始、4周、8周、12周给予脂餐负荷,分别于空腹及脂餐负荷后2h、4h、6h、8h耳缘静脉采血,测定PDGF-BB、TGF-β1含量;同步超声观察腹主动脉硬化情况;12周时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相关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在动脉硬化过程中,PDGF-BB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4周高(P<0.05),8周、12周较初始下降(P<0.05);动脉硬化早期(4周内),脂餐负荷前后,PDGF-BB含量逐渐升高,4h、6h、8h均比空腹高,餐后8h高(P<0.05);在动脉硬化过程中,TGF-β1含量呈升高趋势,8周、12周较初始升高(P<0.05),8周高;动脉硬化早期(4周内),脂餐负荷后TGF-β1含量逐渐升高,4h、6h、8h均比空腹高,餐后8h高(P<0.05),动脉硬化后期(第8周),脂餐负荷后TGF-β1总体上呈下降趋势,4h、6h、8h均比空腹低(P<0.05).结论 动脉硬化过程形成及脂餐负荷过程中,PDGF-BB、TGF-β1含量相互平衡,且脂餐负荷对动脉硬化进展过程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晋宇;靳春荣;王俊莹;白涛;陈武;李思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各种中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明确,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线粒体能量合成障碍、Ca2+稳态紊乱和大量自由基产生,终导致细胞凋亡或死亡.现对MIRI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李文文;韩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对冠心病疗效及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HR乘积(RP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观察组手术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比较麻醉前、麻醉后、插管前、插管后及插管后5 min时两组病人的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血压及SBP与HR乘积水平.结果 观察组在插管后及插管后5 min时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0.38±6.44)次VS(73.67±6.54)次,(76.95±3.59)次vs(78.89±3.43)次](P<0.05);观察组在插管后SBP、DBP和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2.53±5.99) mmHg vs(117.64±6.28) mmHg,(66.82±4.81) mmHg vs(69.29±4.53)mmHg,(73.23±6.89) mmHg vs(76.33±4.99) mmHg](P<0.05);观察组在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15.99±6.62) mmHg vs(119.98±5.39) mmHg,(69.99±5.83) mmHg vs (72.72±4.51) mmHg,(82.43±4.59) mmHg vs(84.72±3.81) mmHg](P<0.05);观察组在插管后及插管后5min时其RPP值和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10798.53±1399.79)次/(min·mmHg)vs(11548.89±1 439.73)次/(min·mmHg),(12 454.92±1 032.41)次/(min·mmHg)vs次/(12 994.83±1 035.89) (min·mmHg)](P<0.05).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靶控输注,可有效减轻病人在术中的心肌耗氧和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痛苦.
作者:杜守峰;师文华;孙君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瓜蒌皮提取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56例接受PCI治疗的AC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皮提取物.分别于给药前后观察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烷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血浆ET-1、TXB2、6-keto-PGF1α、6-keto-PGF1α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1、TXB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6-keto-PGF1α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瓜蒌皮提取物可改善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宋宇亭;杨征;李俊萍;陈丽珠;郭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早期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脑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6例OSAAS病人分为两组进行,试验组68例,为多导睡眠分析仪(PSG)监测确诊的中老年OSAHS病人;对照组68例,由我院体检中心体验的同龄健康人组成.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TCD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脉动指数、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是否存在血管痉挛、硬化、狭窄以及闭塞,探究TCD早期诊断OSAHS病人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 68例中老年OS-AHS病人中,TCD检查异常59例(86.76%),其中有10例(10/68,14.71%)血管痉挛,10例(10/68,14.71%)脑动脉供血不足,19例(19/68,27.94%)脑血管狭窄,20例(20/68,29.40%)动脉硬化,仅有9例(9/68,13.24%)病人TCD检查结果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TCD检查异常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试验组中,病情分度为中重度的OSAHS病人TCD检查脑血管异常率较轻度OSAHS病人显著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于中老年OSAHS病人,TCD检测能够早期发现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对OSAHS病人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海谦;吴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清中血浆白介素6(IL-6)、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个大组,即正常组、SAH组和脑血疏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在不同的时间段取血清,采用ELISA测定兔血清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血浆白介素-6(IL-6)含量,制作HE染色切片,计算基底动脉周长.结果 与SAH组比较,造模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脑血疏组兔一般状态良好,血清中IL-6含量较低,而eNOS含量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具有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通过降低IL-6,增加eNOS来实现的.
作者:张毅;柏鲁宁;张昭;朱小明;杜学鹏;许康;魏旭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求适合社区亚健康人群的干预方法.方法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中青年人群150人发放亚健康测评量表.结果 其中符合气郁证诊断标准有93人,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在情绪低落、感情脆弱,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感到害怕,时常心烦意乱,小腹部出现胀气或者疼痛等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较,35.27岁~54.28岁人群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中青年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状况,且多符合气郁证诊断标准,尤其是在35.27岁~54.28岁,运用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调畅气机,可以帮助各脏器组织恢复一定的活动规律,缓解亚健康状态.针对气郁证亚健康病人的干预,调畅气机,疏导情绪是首要关注的重点,调畅气机不仅局限在疏肝,同时还要关注心、肺、肾对气机通畅的重要作用.
作者:黄谷;蔡黎;沈晔;钟欣婵;刘威;吕桦;孙武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应用大骨瓣减压术(DC)联合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LHI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DC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较对照组有一定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7%,P>0.05).与治疗后即刻对比,两组治疗14d后血清hs-CRP、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应用DC联合亚低温治疗更能优化相关体液因子水平,减轻脑损伤、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
作者:郭清保;谢曼丽;杨彦龙;马涛;李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餐后低血压(PPH)与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96例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老年血压监测与评估量表及动态血压监测确诊PPH住院病人为试验组(PPAD组);84例无餐后低血压(no-PPH)的住院病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得到HRT指标如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 PPH组病人较no-PPH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且更易合并有跌倒高风险和老年衰弱综合征.PPH组平均室性早搏数量较多.PPH组TS降低更明显,两组TO并无统计学意义.4周综合干预后两组平均心率均有明显下降,室早数量也有明显下降,尤其是PPH组室早下降2/3.PPH组治疗前后比较TS的改善率有统计学意义,TO值改善不明显.在no-PPH组的人群中治疗前后TO改善有统计学意义,TS比较未达统计学意义.针对PPH组进行非药物干预PPH症状明显减少.干预慢病的药物倍他乐克缓释片对餐后低血压发生并无增加.结论 老年PPH合并出现HRT降低的比例较高,在对慢病进行干预时合理选择药物不会增加或加重PPH的程度.
作者:陶晓春;杨晓静;胡安梅;鲁新萍;魏书侠;沈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山西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细菌学特征及细菌耐药性,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总共培养出病原菌19种:革兰阳性球菌培养出13种(68.42%),革兰阴性细菌6种(31.58%);其中溶血葡萄球菌感染12例,肺炎链球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铜绿假单胞杆菌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革兰阳性球菌普遍对青霉素、红霉素及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二代头孢及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现象常见,在研究中也发现铜绿假单胞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出现耐药现象.结论 在我院PICU中葡萄球菌属及肺炎链球菌细菌为导致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菌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对球菌普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孢杆菌对一般抗生素耐药性高.
作者:翟颖如;李朝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急性加重期病人应用奥拉西坦联合甲氯酚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于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急性加重期病人56例,按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n=28)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n=2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奥拉西坦联合甲氯酚脂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较对照组的75.00%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管性痴呆急性加重期病人治疗后记忆评分(1.67±0.39)分、情绪评分(2.28±0.49)分、家庭关系评分(2.17± 0.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甲氯酚脂治疗血管性痴呆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可改善痴呆症状.
作者:李庶茂;王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率(FMD),收缩压、舒张压等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低于对照组[(4.90±0.92) ng/L vs(9.38±2.01) ng/L、(13.28±2.03)ng/mL vs(15.33±2.17) ng/mL、(2.66±0.68) mg/L vs(6.35±1.50) mg/L](P<0.05);观察组ET低于对照组,NO、FMD高于对照组(56.27±7.10)ng/Lvs(69.72±9.50) ng/L、(20.26±2.01)μmol/L vs(17.94±±1.89) μmol/L、(13.37±0.62)% vs (10.16±0.92)%(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81.39±5.86) mmHg vs(89.27± 6.03)mmHg、(118.30±16.37) mmHg vs(132.03±18.52) mmHg](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5.55% (43/45) vs 77.77% (35/45,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王伟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CT血管成像(CTA)和经胸心动超声(TTE)对先天性心脏病伴随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A检查和3D后处理的4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病人,观察异位引流肺静脉的位置、形态及其异位连接(心腔或静脉),以手术或心导管造影所见为参考标准,评价CTA、TTE检查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合并的心脏大血管畸形.结果 41例病人中,30例完全性APVC和11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CTA诊断的准确率均为100%.TTE检查的准确率为88.9%,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组准确率分别为93.3%和72.7%.单纯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1例;复杂性20例,合并心脏大血管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或闭锁9例,室间隔缺损6例,房间隔缺损2例,单心室5例,右室双出口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心房内脏异构6例,大动脉异位4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1例,右肺动脉缺如1例.异位肺静脉发育不良:2例肺静脉狭窄,4例共汇发育不良,2例右肺三支肺静脉.CTA检查均明确显示,TTE未明确显示.结论 CTA评价APVC的价值优于TTrE,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定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丛利芙;刘晶哲;范沙丽;张颖;胡建敏;刘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补气通络方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通络方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气通络方能有效改善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等指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徐中菊;舒适;陈宝瑾;黄金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简化三维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作用.方法 选取57例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随机分入二维组与三维组,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消融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维组与二维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手术总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59.31±14.39)m in、(1.94±0.56) min、(2.92±1.74) min,较二维组的(69.18±17.16) min、(2.89±0.69)min、(4.20±2.10)min明显缩短(P<0.05);术中发生的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三维组较二维组少(2vs 11,P<0.05).结论 三维标测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AVNRT时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王睿;张楠;王瑞华;赵志强;李艳茹;焦丽琴;孙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糖尿病下肢严重缺血(CLI)病人腔内治疗围术期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了解血管腔内治疗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并成功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Ruther-ford分级4级~6级糖尿病CLI病人200例,分析腔内治疗围术期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证型变化规律.结果 200例病人成功进行手术,术后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均改善,术后踝肱指数(ABI)显著增高;糖尿病CLI病人以脉络血瘀证、阳虚寒凝证为多;腔内治疗后脉络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增加,湿热下注、阳虚寒凝证减少.结论 糖尿病下肢严重缺血腔内治疗围术期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为阳虚寒凝、湿热下注证减少,气血两虚、脉络血瘀证增加,腔内治疗术后气虚血瘀证为突出,提示应充分关注腔内治疗后补气活血、标本兼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马鲁波;李天天;石波;庄百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观察组,43例行常规抗血栓方法(非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均在多模式MRI辅助下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观察两组hs-CR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闭塞血管再通率为53.19% (25/47),高于对照组的30.23% (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h、3d、7d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 h、3d、7d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病人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韩小辉;姜广亚;黄玮;任腾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太原市坞城社区老年病人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太原市坞城社区病人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该社区约三分之一的老年病人使用阿司匹林不合理.结论 目前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由于种种原因仍有部分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发生,对此医药护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加强阿司匹林合理使用的宣教,同时临床药师在义诊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教育和指导,可有效改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提高疗效.
作者:晋月萍;李瑞娟;陈维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应用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氢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组,正常组(n=10)为假手术组分离但不结扎前降支;模型组结扎60 min再灌注后分别给予静脉盐水(n=5)10 mLkg和腹腔空气(n=5)10 mL/kg;静脉氢盐水组(n=10)结扎60 min再灌注后,静脉泵入氢盐水10 mL/kg;腹腔氢气组(n=10)结扎60 min再灌注后给予腹腔氢气10mL/kg.结果 氢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血流动力学的左心收缩压(LVSP)、左心舒张压(LVDP)、左心室舒张压未压(LVEDP)及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大速率(+dp/dtmax)等观察指标产生良好的有益影响,而且除个别指标外,腹腔氢气这种作用优于静脉氢水.结论 氢气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有益作用.
作者:牟春平;李春;刘云宝;赵晓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是类似于骨发育的一个可预防和主动调控的过程,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临床多种重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防治VC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有了一定进步.从中医对VC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药复方、中药单体、中药单体提取物防治VC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于思明;张显龙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