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曾丽娟;罗飞苑
目的:探讨研究孕妇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5月~2010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31例妊娠期孕妇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均无明显的斥不良反应,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伤口水肿、疼痛.全部患者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经过对比,终止妊娠组的疗效优于继续妊娠组,而且复发率明显偏低.结论:CO<'2>激光治疗孕妇尖锐湿疣简单、安全、有效,对孕妇尖锐湿疣的治疗好终止妊娠,但但对于继续妊娠的患者则应关键兼顾母子的安全与健康.
作者:程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针对我院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探讨其病例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 对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经过诊断与治疗后,在随后的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3例患者健在.结论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索瘤少见,易误诊.病理检查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
作者:苏宇;周兴;邓振农;陈志光;郑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为适应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避免由于手术给患儿造成的痛苦,笔者应用1:1消痔灵注射液点状注射直肠粘膜下层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5例.患者一次性治愈33例,仅二例经二次注射达到治愈.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无任何后遗症.结果 表明:本法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疗效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作者:韩喜;朱晓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先天性唇腭裂儿童术后语言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唇裂合并腭裂术后患儿34例,于术后4周开始施行语言康复治疗,疗程3个月,共治疗2个疗程.对训练前后的腭咽闭合功能和语音清晰度进行测评.结果:鼻漏气率由治疗前的(50.65±13.50)降低到治疗后的(23.38±13.1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语音达到正常水平的有11例,总的有效率100%.结论:先天性唇腭裂儿童术后语言康复治疗对患儿的构音障碍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在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医疗实践与临床医学科研足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医疗实践是临床医学科研的重要源泉,而临床医学科研则对于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中,医学统计方法的合理应用必将有助于提高各项临床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广大医学科研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的环节之一,本文就此作以浅谈.
作者:朱雅祯;吴德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辅助治疗Ⅱ a期至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7例Ⅱa期至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2周伞部行宫颈癌根治术,并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结果 NACT有效45例(78.95%),其中9例(15.79%)完伞缓解.Ⅱ a期有效33例,Ⅱ b期有效12例,两者相比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期别与化疗效果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腺癌42.86%(P<0.05).化疗毒副反应轻微.本组患者化疗后均行颈癌根治术.结论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减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的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易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琪美格;付虹霞;李莉;索南措;张晓兰;金艳霞;李海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随着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治疗的不断探索,一些常用内科药物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并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四种常用内科药物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供同行者参考.
作者:卫温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对策,进行高质量的服务和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学习,用法律法规经柬和指导护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护理步骤,跟上医疗技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杜绝发生医疗事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作者:王晓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雾化吸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为验证雾化器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炎症消除的效果,对本科室常见的慢性咽喉炎实施了雾化吸的随机治疗,并与常规口服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55例患者痊愈34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51例,占92.70%;对照组则分别为25例、8例、9例、13例,总有效42例,占76.40%.观察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雾化吸入利用压缩空气将液体药物雾化成可吸入的微粒并使药物均匀分布于上呼吸道及咽喉部,使药物直接在患部被吸收,炎症消除的效果提高,值得推荐.
作者:吴晓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护理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带教老师的教学目的 不明确、教学方法的滞后.师资力量的薄弱,从而造成了部分学生缺乏对本职业的热爱,缺乏热情,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护理教学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意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带教老师的素质教育和管理,改善教学模式.
作者:梁剑玲;司徒美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5例重度有机磷农约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HP)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单纯行常规内科治疗护理.观察对照两组病例的治愈率、阿托品总用量减少(t=4.092,P<0.01),、昏迷至清醒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昏迷时间缩短(t三3.24:且塑.01),住院天数缩短(t=4.505,P<0.01),治枣率提高fx2=4.073,P<0.05).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除内科常规治疗外加用血液灌流,予以适当的护理能明显提高这类危重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窦俊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王正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定、冠脉造影检查,将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与冠脉造影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进行比较,判断二者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结果:经研究显示,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及范嗣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与冠脉造影的符合率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发现11例心梗并发症,心电图发现1例心梗并发症,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各有优势,常规心电图方便、快捷,可迅速对患者作出定性诊断,超声心动图能详细显示患者的心脏形态,利于心梗并发症的检出.临床将二者有机结合,对患者的诊疗更具重要意义.
作者:邬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由于肝脏受到损害,引起肝脏功能发生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解毒、排泄等功能衰竭.病症表现为黄疸加重、严重消化道症状,以及各种肝功能衰竭诱发的并发症.因致病的原因各异,没有特效的疗法,为此ALF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我院根据病情采用病因学治疗、并发症治疗,严重者还可以到上级医院作肝移植及人工肝移植进行治疗.
作者:杨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泪道浚通加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78眼)泪道阻塞患者用WZC一Ⅲ型泪道高频治疗仪浚通泪道后植入硅胶管,留置3-6月后拔管.结果:共治疗患者66例78眼,硅胶管半均留置3.8个月,拔管后平均随访11.0个月,共治愈60眼(76.9%),好转8 眼(10.3%),无效10眼(12.8%),总有效率为87.2%.结论:泪道浚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方法简单,组织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泪道阻塞.疗效满意.
作者:郭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前置胎盘是妊娠期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国外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28%~2.0%[1],国内报道为0.24%~1.57%,其是妊娠晚期产前和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对母婴安全均有严重影响.
作者:李丽春;陈晓萍;温华惠;何恒君;冯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医院治安特殊性与矛盾性,保卫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医院保卫工作责任艰巨.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在不断发展,医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还刚刚起步,医院保卫工作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问题.偷窃、撬窃案件有上升的趋势,打架斗殴案件时有发生,安全隐患增多,事故发生频繁.由于外来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管理薄弱,在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亦易造成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各类事故.因此要做好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它是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瑞强;潘立军;孟德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常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昏迷病人.解决病人窒息、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功能锻炼、口腔感染等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66例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中2例死亡,无一例发生压疮,及泌尿系感染4例,无一例肢体废用.结论: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减少病人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作者:陈晓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小肠异位胰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小肠憩室异位胰腺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这和发病率低有关.只有在发生溃疡、梗阻、出血等并发症行剖腹探查及进一步病理学检查时才能确诊.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腹痛、肠梗阻,非典型的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应想到芹位胰腺的存在.异位胰腺一旦确诊或其他腹部手术中发现,应该手术切除,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姜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选择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早期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回顾一年中住ICU>10天的213例病人资料,分析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合理喂养时机,一一观测其开始的时间、到达目标营养点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88.3%的危重病人可早期给予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投放的时机、达到营养目标点的时间与投放的速度、以及量的控制、处理并发症的手段有关.结论: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可早期应用,并达到满意效果,有可能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政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