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振源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态病人临床疗效分析

李琳;杜鸿瑶;刘立壮;戴玉;孙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振源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振源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态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心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振源胶囊,10 d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中医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病人心功能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 SDS及 SAS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DS及SA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振源胶囊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地区各级医院高血压病病人胰岛素抵抗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胰岛素抵抗(IR)在各级医院中的阳性率及其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内容包括问卷、体检和生化指标三部分。采集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相关病史及中医症状,并检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结合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筛选出 IR病人1036例,胰岛素抵抗(IRI)为51.8%;②各级医院 EH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不同,但均以肝火亢盛型多;③社区医院就诊 EH病人 IR阳性率高,与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吸烟与否、运动量不同与 I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常饮酒病人 IR阳性率高于不饮酒病人,肥胖病人 IR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肥胖病人。结论 EH病人50%以上均存在 IR;各级医院 EH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不同,IR阳性率亦不同;经常饮酒及肥胖的 EH病人 IR阳性率偏高。

    作者:桂明泰;胡盼盼;符德玉;李应东;邱勇玉;赵信科;周训杰;姚磊;芦波;李建华;徐邦杰;韩亚楠;杨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洼田饮水试验,选择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并发肺炎病人159例,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3例。C组采用一般脑血管病治疗,B组在C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加用针灸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治疗14 d。结果肺部感染病人例数,C组>B组>A组;治疗后,根据 NIHSS评分,C组>B组>A组,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病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海;牛慧艳;张占强;韩杰;王会芳;赵亮;杨彩平;张宏艳;魏美玲;马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桥式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桥式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桥式运动训练。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并记录平均肌电值(AEMG)、Gaitwatch步态分析步速指标及 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股四头肌内侧头 AEMG值、Gaitwatch步态分析步速指标及 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股四头肌内侧头 AEMG值、Gaitwatch步态分析步速指标及 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桥式运动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步行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水琴;廖志平;吴方超;李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红景天防治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红景天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其药物成分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对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价值;该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价值已得到证实,包括高血压、心肌缺血、脑梗死等病症的治疗均取得了理想的收益;红景天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常与西药联合使用,大大提高其药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本研究检索红景天治疗心脑血管,对既往已有的红景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江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窗口,运用中医药清热解毒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全身各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等重要组织脏器的病理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医对 CAS病因病机的认识、单味中药及复方中药等方面对清热解毒法治疗 CAS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作者:何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平眩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平眩胶囊试验性治疗原发性高血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分析。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应用盐酸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试验组100例口服平眩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100例口服安慰剂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个月为1个试验疗程,然后评估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降压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阴虚阳亢证候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和7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滋肾平肝潜阳中药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有效选择,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杨阳;杨宝元;张磊;李艳;杜小杰;艾鑫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及对超敏 C反应蛋白(hs CRP)、D 二聚体(DD)及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10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10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病人神经功能、hs CRP、DD以及 TM水平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8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hs CRP、DD以及 TM值的积分差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hs CRP、DD及TM值水平,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有效物理方法。

    作者:曾庆香;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病人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硝酸甘油片与拉贝洛尔药物联用治疗,研究组实施硝酸甘油片与拉贝洛尔药物联用结合护理干预的综合治疗方案,持续用药6个月后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后,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平均血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片与拉贝洛尔药物联用结合护理干预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病人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艾银海;姚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从肝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中,从肝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方法之一。本研究就其理论基础与相关临床研究做一综述、总结及展望,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秦佳枫;徐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前3组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服脑复康液,中药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活血通络中药灌服。治疗后对各组小鼠采用跳台试验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小鼠的行为学成绩。结论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赵见文;王志勇;闫国强;张颜伟;田军彪;宋书昌;解新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冠脉临界病变病人涩脉与常规检测指标的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冠脉临界病变病人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与涩脉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冠脉临界病变病人病史及实验室数据。依据是否存在涩脉脉象将病人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涩脉组病人较无涩脉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三酰甘油(TG)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发现:PT进入方程(OR=0.399,95%CI 0.181~0.878,P=0.022)。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 D 二聚体(D D)等其他凝血指标因素的校正下,PT认为是涩脉独立危险因素(OR=0.338,95%CI 0.129~0.887,P=0.028)。结论 PT与冠脉临界病变病人涩脉脉象密切相关。

    作者:王淑丽;冯玲;刘贵建;王阶;庞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血清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某体检人群动脉弹性与血压、血清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的体检者304例,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等,检测血常规、生化等指标,应用欧姆龙 BP 203RPEⅢ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体检人群的动脉弹性,根据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分为动脉正常组(117例),轻度硬化组(112例)与硬化组(75例),将3组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结果3组收缩压(SBP)比较,轻度动脉硬化组、高度动脉硬化组均与动脉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舒张压(DBP)相比,轻度硬化组与硬化组与高度动脉动脉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清白蛋白(ALB)相比,动脉正常组与轻度动脉硬化组、轻度动脉硬化组与高度动脉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球蛋白(GLB)相比,动脉正常组与轻度动脉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3组年龄、SBP、DBP、GLB与 baPWV呈正相关;ALB与 baPWV呈负相关;而 TP则与 baPWV无相关性。结论血清 ALB、GLB可用于早期估测动脉的弹性。应加强对老年人动脉弹性的检测,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作者:王欢;胡元会;耿彦婷;李偲偲;褚瑜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型肥胖及代谢紊乱对高血压病人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及代谢紊乱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病人532例,男245例,女287例。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组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比较各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并行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记录左室结构参数,并比较各组间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肥厚的发生率。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肥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纯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高于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左室质量指数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784,P<0.01),与腰围呈正相关(r=0.562,P<0.05),与代谢综合征呈正相关(r=0.742,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时,其左室质量指数会明显升高,提示除血压外,腹型肥胖、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亦会对左心室肥厚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风先兆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风先兆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风先兆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变化,两组不良反应及1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78.5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4.76%,对照组1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先兆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张美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益气温阳、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中西结合组)和对照组30例(西药组)。西药组遵循指南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结合组按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组、心阳虚组,分别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阴益气或温阳益气中成药,疗程4周。观察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钠钛(BNP)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 LVEF均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心力衰竭之间心功能分级的分布不同(P<0.001),心阳虚证病人心功能分级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病人;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分析,二者相关系数r=0.703(P<0.001)。结论按气阴两虚、心阳虚辨证使用中成药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降低中医证侯积分、改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分级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降低 BNP水平等方面疗效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相当。

    作者:黄瑄;毛静远;郑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正成为21世纪为重要的心血管病症。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就心衰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额尔德木图;马月宏;王海燕;孟永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病人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rh BNP),直至1周。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CK MB)、肌钙蛋白 I(TnI)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等左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CK MB及 TnI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病人心肌酶水平,改善左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朱黎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杨传华应用苍连汤加减治疗痰浊湿热型高血压病经验总结

    苍连汤为治疗痰浊湿热之胃病吐酸常用方,具有燥湿化痰,清热和中之功,杨传华教授在临床灵活变通,运用此方加减治疗痰浊湿热型高血压病眩晕疗效显著。本研究对杨教授治疗该型高血压病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陈永志;杨传华;郭金昊;季倩倩;孙楠楠;王静;刘益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并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并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21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作为研究组;2011年1月—2012年8月我科经锥颅钻孔穿刺侧脑室引流的21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并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脑脊液转清情况,1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9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相比,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可降低病人致残率,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樊丽花;李建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血脂和hsCRP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及与血脂和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hs CRP)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降压、降糖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8周后观察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同时分析与血糖、血脂和血清hs CRP的关系。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病人血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人血糖、血脂和血清 hs CRP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配合降压、降糖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血压,提高有效率,改善病人血糖、血脂和血清 hs CRP,且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就诊依从性。

    作者:白杨;肖瑜琦;邓挺;程火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