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药研究进展

张淑芳;吕树泉;苏秀海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中医药, 病因病机, 消渴病
摘要:如何延缓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是目前治疗的难点与热点,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方面认识尚不明确。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对其大血管病变,目前中医多从久病夹瘀、久病入络进行辨治,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脑白质缺血损害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使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评估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脑白质缺血损伤的有效性。方法60例经磁共振扩散加权(DWI)序列扫描证实有单侧脑白质梗死7 d内的病人行DTI检查后,随机分成针刺组和无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于干预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 DTI检查。针刺组病人自首诊第2周内每周3次针刺治疗至3个月末。后处理 DTI原始图像得到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根据 T2WI及 DWI图像,分别于缺血白质区域和对侧同名纤维束镜像区取感兴趣区,测量 FA值和 ADC值后计算比值(rFA和 rADC),观察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针刺组与无针刺组缺血性中风病人2个月末和3个月末损伤脑白质的r A D C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7,P<0.05;F=9.368,P<0.01)。首诊及1个月末 rFA值与 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9,P<0.05;r=-0.516,P<0.05),1个月末及2个月末 rADC值与 NIHSS评分值呈正相关(r=0.689,P<0.05;r=0.611,P<0.05)。结论通过 DTI技术显示针刺能够改善脑卒中病人脑白质缺血损伤,ADC值为主要参考指标。

    作者:杨烁慧;陆方;陆欣玲;马文;潘卫东;程瑞新;詹松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98例被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的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强心、扩血管、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好转;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脑钠肽(BNP)、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显著下降,E峰、Ve明显升高,A峰、V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采用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期,效果明显,安全性较好。

    作者:汤学勤;郝雅娟;武雪亮;张艳峰;项保利;黄先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心病心衰气阴两虚型RAAS激活对心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病人脑血流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研究冠心病心衰气阴两虚型病人脑血流、心功能及交感激活的内在关联规律。方法选择冠心病心衰气阴两虚型病人90例,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脑血流变化,检测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A)的比值(E/A)]。结果与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比较,心功能Ⅳ级组 TCD显示脑血流流速异常、脑动脉硬化的百分比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ALD明显升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 CHF气阴两虚型病人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中 AngⅡ、ALD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而致脑血流加速增高、脑动脉硬化程度加重。

    作者:杜柏;胡元会;褚瑜光;宋庆桥;吴华芹;商秀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 D 二聚体(D 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第九医院脑一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人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1(IL 1)、白细胞介素6(IL 6)、血小板计数(PLT)、FIB、D D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 TNF α、IL 1、IL 6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LT、FIB、D D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通过恢复细胞因子及纤维蛋白原、D D水平来改善机体纤溶系统及凝血系统状态,降低出血倾向,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病灶神经细胞水肿状态,加速脑组织脱水消肿,加速神经系统恢复。

    作者:姚冬梅;李震亮;幺桂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运用 Meta分析对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3年的文献,按照研究的文献纳入标准和文献质量评价纳入文献,提取数据后,应用 RevMan 5.3进行 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文献10篇,Meta分析提示临床有效率、SV具有同质性(I 2<50%),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每搏输出量(SV)具有异质性(I 2>50%),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合并效应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用药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心功能,纳入研究质量较低,设计不够严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此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证实。

    作者:林勇;林珍珍;吕渭辉;张建兴;宋光辉;钟锐;李晓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脑心通胶囊对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病人IMT、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给予降糖、降脂等治疗,合并冠心病病人治疗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每天3次口服,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测定颈总动脉内膜厚度,计算左右 IMT均值,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黏附分子1(sVCAM 1)、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 1),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 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IMT、sVCAM 1、sICAM 1、ET 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对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病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病人内皮功能,对于延缓糖尿病病人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向淑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以中医相关的机构为例探讨中医在德国民间的传播状况

    以中医相关的机构为例,运用资料分析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德国各中医机构在传播中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德国各中医协会在传播中医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他们将中医介绍给了德国民众,并加深了德国人对中医的理解。推动了中医在德的教学与研究,促进了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些中医机构只着重介绍了中医的一部分,即针灸,造成民众对中医认识不足,难以塑造准确全面的中医形象。因此,各德国中医协会确实为中医在德国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国家应该加大海外宣传力度,为外国民众塑造完整的中医形象,以促进中医在国外的自主传播。

    作者:张钰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GRACE评分联合心肌梗死部位早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 GRACE评分联合心肌梗死部位早期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435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病例65例(死亡组),存活病例370例(非死亡组)。收集每组病人基线资料,进行 GRACE评分。根据心电图明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233例),非前壁心肌梗死组(202例),统计两组死亡率。采用 Logistic分析联合 GRACE评分及梗死部位多因素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GRACE评分死亡组为(206.05±34.22)分,非死亡组为(155.72±34.54)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壁心肌梗死组死亡率为18.9%,非前壁心肌梗死组死亡率为1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前壁心肌梗死的死亡风险是非前壁心肌梗死的1.957倍。在梗死部位相同的情况下,GRACE评分每增加一个单位,风险增加1.041倍。结论 GRACE评分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病人住院期间死亡风险;但结合梗死部位,同样的GRACE评分累及前壁心肌梗死时死亡风险更大。

    作者:冯巧爱;王勇;郭文玲;曹静;袁庆芳;张水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地尔硫卓合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变异性心绞痛又称静息心绞痛,表现为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心绞痛发作,伴随一过性 ST段抬高或下移,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本研究采用地尔硫卓注射液合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变异性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英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证病人生物学指标NDKA、UFDP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证病人发病72 h内生物学指标 NDKA、UFDP对中风病痰热证的诊断意义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纳入5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病痰热证病人,检测发病72 h内生物学指标NDKA、UFDP的血清水平,采集发病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痰热证评分及发病90 d的 Barthel指数(BI)评分。同时纳入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中风病发病72 h内,病例组生物学指标 UFD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4),采用 ROC曲线分析发现UFDP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608;生物学指标NDKA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360,P=0.010),与痰热证评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00,P=0.163),与 BI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297,P=0.045)。结论生物学指标 UFDP对发病72 h内中风病痰热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生物学指标 NDKA对中风病痰热证病人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远期功能残疾水平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作者:韩秀秀;马斌;姜如;王亚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病人心脏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老年病人心脏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 ICU进行心脏手术的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病人在给予强心、利尿、机械通气等对症治疗与盐酸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IABP。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尿素氮(BUN)、肌酐(Cr)、每小时尿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 SBP、DB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CVP、BUN及 Cr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病人 SBP、DBP水平较高(P<0.05),CVP、BUN、Cr水平较低(P<0.05),每小时尿量增多(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病人心脏术后的生存率,推测其机制可能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降低老年病人心脏术后 CVP、BUN、Cr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SBP、DBP水平及每小时尿量有关。

    作者:贺海磊;王宏山;卫保华;陈海全;邵松海;李亚鸽;马治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药研究进展

    如何延缓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是目前治疗的难点与热点,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方面认识尚不明确。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对其大血管病变,目前中医多从久病夹瘀、久病入络进行辨治,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淑芳;吕树泉;苏秀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杨传华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机本质、治法方药及临床验案的分析探讨,总结杨传华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这一病机关键,治以温阳益气,佐以活血利水之法,方选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宝;杨传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NT 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 N 末端脑钠肽原(NT 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诊断并且治疗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40例(病例组),另外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名(正常组)。测定两组血浆 NT proBNP水平,观察病例组病人在手术切除后 NT 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正常组、病例组血浆 NT proBNP水平分别为(55.21±21.32)pg/mL、(466.43±131.21)pg/mL,病例组NT 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病例组术前、术后血浆NT proBNP水平分别为(466.43±131.21)pg/mL、(65.21±11.32)pg/mL,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NT proBNP在评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松;彭丹;江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免疫营养对重症脑卒中病人免疫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病人免疫状态、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IEN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SEN组)。入院后第1天、第7天及第13天分别检测两组病人的 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 C 反应蛋白(CRP),并通过第1天、第7天及第13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统计两组病人感染发生例数,计算临床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 CD4、CD4/CD8、IgA、IgG、IgM及 GCS动态评分在入院第1天低,CD8及 CRP在入院第1天时高。动态观察显示:入院第13天时 CD4、CD4/CD8、IgA、IgG、IgM及 GCS动态评分均较入院第1天时显著升高(P<0.05),而入院第13天时 CD8和 CRP较入院第1天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第13天时 IEN组 CD3、CD4、CD4/CD8、IgA、IgG、IgM、CRP水平均高于 SEN组(P<0.05),IEN组 CD8水平低于 SEN组(P<0.05),而两组病人各时间点 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N组病人临床感染率小于SEN组(χ2=5.406,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病人常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神经源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能够增加感染的风险,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上调机体受损的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燕宏;茹妍妮;李新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阿霉素小鼠急性心肌损伤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阿霉素所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时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阿霉素组(20只)和 rhBNP治疗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阿霉素组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15 mg/kg;rhBNP治疗组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15 mg/kg,每间隔12 h给予新活素注射液50μg/kg。观察48 h后小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 6)mRNA表达,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乳酸脱氢酶(LDH)、血清 SOD、丙二醛(MDA)和IL 6水平变化。结果阿霉素处理后小鼠产生急性心肌损伤表现,心肌酶学指标(CK MB、LDH)升高(P<0.05)。与阿霉素组相比,rhBNP治疗组的肌酶学指标(CK MB、LDH)降低,心肌组织中 SODmRNA表达升高,IL 6 mRNA表达降低,血清 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IL 6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注射液能够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减轻炎症因子,从而减轻阿霉素所致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

    作者:袁李礼;蒋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国HLA DQ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我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Q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Ovid、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VIP等,查找2016年6月前发表的关于我国 HLA DQ基因多态性与MG之间关联的文献。按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 RevMan5.2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样本量为2364例,其中病例组(MG组)1073例,健康对照组1291例。Meta分析结果示:增加重症肌无力风险的 HLA DQ等位基因有:HLA DQA1*0102[OR=1.43,95%CI (1.14,1.81)]、HLA DQB1*0301[OR=1.62,95%CI (1.29,2.03)]、HLA DQB1*0501[OR=1.53,95%CI (1.16,2.01)];降低重症肌无力风险的 HLA DQ等位基因有:HLA DQA1*0201[OR=0.61,95%CI (0.45,0.83)]、HLA DQB1*0601[OR=0.55,95%CI (0.44,0.69)]、HLA DQB1*0602[OR=0.49,95%CI (0.38,0.62)]。结论中国人群,重症肌无力的易感基因 HLA DQA1*0102、HLA DQB1*0301、HLA DQB1*0501,而HLA DQA1*0201、HLA DQB1*0601、HLA DQB1*0602为重症肌无力的保护基因。

    作者:李晨辉;高秀红;薛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消瘀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血瘀痰阻证)的Ⅲ期临床试验

    目的:综合评价消瘀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血瘀痰阻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高脂血症(血瘀痰阻证)诊断的480例病人,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阳性药对照及非劣性试验设计,进行对照组脂必妥胶囊(5粒/次)和试验组消瘀降脂胶囊(5粒/次)用药比较,历时8周的双盲治疗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指标的变化、中医证候的改变、用药前后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消瘀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血瘀痰阻证)疾病的疗效:治疗组(n=338)愈显率为47.34%,总有效率为72.19%;对照组(n=113)愈显率为38.05%,总有效率为63.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性检验:用药后8周以15%为非劣标准,两组非劣性检验均合格。结论消瘀降脂胶囊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消瘀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血瘀痰阻证)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顾会芬;李瑞霞;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比较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血尿酸水平及不同血压分级下的血尿酸水平,分析血尿酸水平高低是否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为(365.4±129.2)μmol/L,对照组血尿酸水平为(315.6±101.8)μmol/L,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级高血压病人与2级高血压病人及1级高血压病人相比,血尿酸值明显增高(P<0.05);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尿酸水平为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OR=1.544,95%CI 1.068~1.951)。结论高血压病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王彦斌;董星辉;任素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益气温阳通瘀化痰法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通瘀化痰法代表方芪红散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揭示芪红散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心衰模型,采用芪红散进行干预实验,将心衰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红散低剂量组(QHD)、芪红散中剂量组(QHZ)、芪红散高剂量组(QHG)和曲美他嗪组,灌胃给药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Na+ K+ ATPase、Ca2+ ATPase指标,并测量各组大鼠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12周后,模型组、QHD组、QHZ组、QHG组及曲美他嗪组与空白组比较,Na+ K+ ATPase、Ca2+ ATPase 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QHD组、QHZ组、QHG组及曲美他嗪组 Na+ K+ ATPase、Ca2+ ATPase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QHD组、QHZ组、QHG组及曲美他嗪组与空白组相比,LVESD增大,LVE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HZ组、QHG组及曲美他嗪组与模型组相比,LVEDD、LVESD降低,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红散可以通过提高心力衰竭大鼠Na+ K+ ATPase、Ca2+ ATPase 酶含量,降低 LVEDD、LVESD,增加 LVEF,从而保护心肌,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症状,提高心功能。

    作者:陈继红;李秀芬;何英;冉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