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军;叶浩
目的 观察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中是否存在坏死性凋亡.方法 利用Nec-1作为工具药,通过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calcein-AM染色,观察NMDA的毒性作用,Nec-1对NMDA诱导的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 Nec-1(100 μmol/L)抑制NMDA引起的细胞活力的降低,使其增加26%(P<0.01);抑制NMDA引起的活细胞数的减少,使活细胞数增加23%(P<0.01);抑制NMDA引起的LDH释放的增加,使LDH释放减少28%(P<0.01).结论 坏死性凋亡参与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
作者:李艳丽;张策;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黄芎抗栓胶囊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C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黄芎抗栓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同时服用黄芎抗栓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C肽的含量,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2 hC肽、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结论 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糖、血脂,降低血黏度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其英;江婷战;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程度与血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160例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依肌钙蛋白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用循环酶测定3组患者血清Hcy.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病变不稳定程度的增加,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Hcy浓度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程度与Hcy呈正相关.
作者:刘奇英;雷肖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45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脉压与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脉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平均颈动脉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8(P<0.05)和0.124(P<0.05).结论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和颈动内膜增厚有关.脉压和同型半胱氨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作者: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林文培;徐鸿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中医中药加针刺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探讨其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将脑病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一般治疗(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对症等),均胃肠置管-液囊空肠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行胃肠减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入院或术后48 h采用鼻胃管鼻饲以肠内营养泵20 h内匀速持续滴注肠内营养混悬剂(能全力).实验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用注射器将中药汤剂100 mL约15 min缓慢注入胃内,早晚各1次.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3、7、14天测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第14天综合评估胃肠道功能(腹胀、便秘、腹泻、消化道出血、呕吐及反流);评价患者医院感染率、ICU入住时间比率、住院药物费用比率、出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实验组营养指标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出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率、ICU入住时间比率、住院药物费用比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中药加针刺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减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丽;杨发明;安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通过临床使用华法林抗凝合用氟伐他汀与使用华法林抗凝合用阿托伐他汀两例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比较,分析氟伐他汀对华法林的影响.结果 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合用氟伐他汀后的患者INR值比合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INR值高.结论氟伐他汀增加了华法林的抗凝效果.
作者:时娟;何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体重和血脂谱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52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和预混胰岛素制剂,对照组单纯给予预混胰岛素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谱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阿卡波糖组患者2 hPG和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FPG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胰岛素日用量减少(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12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MI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使用预混胰岛素相比,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额外收益,且餐后血糖控制和安全性更好.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温肾通络汤对冠心病(CHD)心肾阳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CHD心肾阳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口服温肾通络汤每次120 mL,每日2次,治疗2周.对照组62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3次/日,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M-CSF、hs-CRP、GMP-14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通络汤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心肾阳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作者:殷建明;罗陆一;杨志刚;张卫斌;温春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对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将85例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28 d.对照组只接受基础治疗.两组均在观察28 d时进行效果评定.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血脂、血糖、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清除自由基、维护脑组织,改善和延缓衰老等密切相关.
作者:朱成全;张玉亮;朱兆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脑干脑炎( brainstem encephalitis,BE)属病毒性炎,在儿科不常见.主要累及脑干,也可波及小脑及半球.大体改变主要为脑干体积增大、质地变软,切面显示组织结构模糊、部分有软化灶,半球轻度水肿[1].镜下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增多、水肿及脱髓鞘,神经细胞不同程度变性.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及反射消失,故本病属于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SOAA)[2].前驱表现有倦怠、肌肉酸痛、低热等,1周~3周后出现头痛、嗜睡,由上而下的脑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病情进行性加重 2 周,3个月~18个月完全恢复;或慢性经过、缓解复发交替、以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为主,无小脑及精神症状[3].63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除1例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经机械通气后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健;于淑玲;李文红;李亚萍;曹英芳;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结果 两组均能够改善CH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等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遇准;冯建莉;丛春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3粒,3次/日,疗程8周.治疗期间停用降脂及抗凝药物.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7%、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利军;叶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降脂通脉方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制作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并以生理盐水、阳性对照药血脂康作对照,观察降脂通脉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高脂饲料造成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升高,降脂通脉方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中、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 降脂通脉方具有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作者:田俊;邬渊敏;李建荣;张卫国;吴敏雨;张力;谈宏强;张叶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冠心病心力衰竭作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吸引了现代医学防治研究者的目光,中医药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机和治疗研究均有一定的积累,在临床疗效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同时尚存在相关问题.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认识及临床治疗研究概况,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王贤良;毛静远;赵志强;王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ICA)对脂多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模型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八臂迷宫训练成功后,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CA低剂量组、ICA高剂量组,侧脑室注射脂多糖建立AD炎症模型,八臂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障碍,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大鼠海马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结果 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的TE 、RME、WME均明显减少(P<0.01),低剂量组大鼠的错误选择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鼠海马GFAP、TNF-α、IL-6的表达在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淫羊藿苷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活化、抑制炎症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实现的.
作者:甄瑾;李润今;王梅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再灌注后大鼠脑内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30只)、脑缺血再灌注组(30只)、脑缺血预处理组(30只)、清热化瘀Ⅱ号方组(3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每组按照再灌注后3 h、6 h、12 h、24 h、48 h 5个时间点平均分为5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RT-PCR法检测各时间点MAP1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有MAP1B mRNA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组在12 h时缺血侧海马区MAP1B mRNA表达至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明显升高(P<0.01);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脑缺血预处理组在12 h、24 h、48 h时表达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与脑缺血预处理组相比,清热化瘀Ⅱ方组在48 h时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MAP1B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而清热化瘀Ⅱ号联合缺血预处理进一步增强其保护作用.
作者:王琳;祝美珍;肖艳芬;杨仕权;吴志敏;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不同时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4例,采取超超早期(病后4 h以内)微创穿刺治疗,对照组312例,采用超早期、早期(病后4 h~48 h)微创穿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病死率、3个月后的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术中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术中、术后再出血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未见增加(P>0.05).结论 超超早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能明显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临床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作者:孟庆良;孟凡辉;张海芝;孙沙林;刘慧敏;党照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蝎纯化液(PLIS)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LIS大剂量组、PLIS中剂量组、PLIS小剂量组,每组10只.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大鼠休克模型.PLIS各剂量组于注射PLIS后15 min注射LPS,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LPS注射前及注射后60 min、90 min、180 min大鼠平均动脉压(MAP).LPS注射3 h后颈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肿瘤坏死因子(TN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结果 全蝎各剂量组在注入LPS后,MAP下降不明显,TF、TNF含量显著降低(P<0.01),TFPI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FPI/TF比值各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PLIS可能通过抑制TF和TNF升高,而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有保护作用.
作者:靳铁飞;吴萍;谭茜;周牡娜;徐爱良;彭延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变化.方法 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CA12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血浆BNP及CA12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血浆BNP及CA125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及CA125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联合检测血浆BNP及CA125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筛选指标,并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价心力衰竭治疗的疗效.
作者:马京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丹参冻干粉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将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0.8 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日,共治疗2周.检测PCI术后12 h、24 h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两组治疗2周后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12 h、24 h、48 h 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L-6、E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1).结论 丹参冻干粉对PCI后MIRI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林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