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颈骨折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王俊;阴志华

关键词: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中西医, 护理
摘要:总结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的护理经验.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精神科人性化管理实践与探索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满足病人需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式下对医院进行管理,打造服务品牌,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我院精神科在管理工作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服务,其中心就是创新一种人性化理念,创建一个家居式环境,营造优质服务氛围,奉献一片爱心.

    作者:张庭伟;刘志勇;李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通过在术前对其进行健康指导、饮食调节和心理护理,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注意在手术过程中对伤口的护理,术后对切口进行严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吴文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失眠的药物治疗

    失眠是一种睡眠质量达不到正常需要的主管感觉体验,常表现为人睡困难、易醒、早醒.据统计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失眠病症的困扰.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本文从引起失眠的因素到失眠的不良后果以及失眠的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着重论述了失眠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法,从而改善和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孔晓丽;王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百日咳片联合阿米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三嗪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腭后区及舌后区压力分别为(8.39±2.91)hPa、(8.96±2.83)hPa,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73±2.31)次/h.研究组上呼吸道压力及慢性气流受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日咳片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战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8年01月-2011年01月间162例进行了腹部外科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康复日程明显提前.结论:术后应加强各方面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翟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对

    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锁骨骨折绝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单纯手法复位很难达到骨折良好的复位,而外固定亦不能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仅能达到解除骨断端过度的异常活动,维持骨折端在一定的畸形位置愈合,局部可遗留明显畸形.

    作者:金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目的:探讨临床如何护理长期卧床患者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40例,另一组为强化护理组,共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从患者入院当天观察至治疗后两个月,观察判断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常规护理组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病率为17.50%,强化护理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2.50%;强化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缪艳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措施

    目的:讨论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求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0年8月的146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患者身体因素,生活史因素和分娩方式有关,及时采用急救措施可降低出血量.结论:产后出血风险高因素是患者自身的身体因素,严格的掌握产前资料做好术中的预防和急救工作将大大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陈秀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556例施行剖宫产术后2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的经验;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和积极的处理,所有患者均迅速恢复;结论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和处理该症的发生.

    作者:瞿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析临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

    通过对85例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可达93%.

    作者:柴峰;于忠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时间和治疗时间都很漫长,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对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以,减少患者以及家属的压力都是非常重要.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经验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

    作者:班懋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骨折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175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德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98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在我国近10余年来发病率迅速增长,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冠心病所致死亡人数占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人数的50%左右[1],是目前人类导致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心肌血流重建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3],临床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和支架植入术(intracoronary stenting,IS),其原来是将特制的导管材料或球囊装置,经皮肤穿刺周围动脉送至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扩张狭窄节段管腔,以维持血流通畅.

    作者:杨仲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的研究进展

    owen[1]首先将其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初认为它只能分化为同胚层的细胞,后来研究证实其分化潜能是超越胚层界限的.BM-MSCs属于多能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很强的多向分化潜能,具有干细胞的共性[2-3].对BM-MSCs分化潜能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热点.目前BM-MSCs向肝细胞的分化已有研究,但仍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BM-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晟;陈鹏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将引领未来健康方向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因而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进一步挖掘、继承、发扬、提高这一宝藏,无疑对改变目前人们的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潇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剖宫产术后的现代护理理念

    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相对普遍的一种手术,产妇在手术后6~8个星期可以恢复.一般来说,进行剖宫产的母亲比顺产的母亲需要在医院多护理几天才能回家.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早日康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运用现代的护理理念护理术后患者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将60例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性对照研究,治疗组为尼莫地平联合丹参进行治疗,对照组为组尼莫地平单独用药进行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发病后第3天始开始口服尼莫地平片剂每天40mg,每日3次,连续用药21d,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国产丹参注射液16ml,每日1次,连续用药21d.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片剂,剂量、用药途径及服药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脑功能恢复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独用尼莫地平.

    作者:刁姝姝;殷月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和总糖的含量分析

    目的:考察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结果:黄芩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百分比高的是炒黄芩,为24.12%,其次酒炒黄芩15.73%,再者蒸黄芩为11.30%,黄芩炭9.91%,低的是焦黄芩为8.75%;黄芩炮制品中总糖含量百分比高的是炒黄芩,为27.41%,其次酒炒黄芩24.67%,再者蒸黄芩为18.23%,焦黄芩为16.65%,低的是黄芩炭,为9.98%.结论: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多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黄芩炭>焦黄芩;总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焦黄芩>黄芩炭;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有影响.

    作者:冯桂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多因暴食辛辣厚味及生冷、饮酒、胆道感染及感冒劳累等诱发.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属中医的“胃脘痛”、“结胸”、“膈痛”等范畴.现将有关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综述如下.庄氏等对15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采用中药清胰饮为主方治疗,治则: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方药组成:柴胡、黄芩、半夏、枳壳、神曲、大黄、川楝各10g,黄连6g,木香、厚朴各6g.

    作者:刘志勇;张庭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结合常年的临床工作实际,探讨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温瑾;张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