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飞;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王睿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乐坦)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乐坦100 mg.随访6个月后,评价两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1%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均为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乐坦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侯明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脉血康胶囊.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情况及血黏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优于对照组的64.3%(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骆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营养素-1(CT-1)与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氯沙坦钾治疗组(C组).于实验4周、8周、12周每组各取6只大鼠处死,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心重指数(HWI)、左室质量指数(LVMI);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心肌CT-1和p-STAT3蛋白表达;荧光定量RT-PCR测定心肌CT-1 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同期比较,糖尿病组和氯沙坦钾治疗组HWI、LVMI和心肌组织CT-1、p-STAT3表达均增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氯沙坦钾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氯沙坦钾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CT-1的过度表达及STAT3的磷酸化作用,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王静;刘素筠;甄璐;程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连用7 d.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1);且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减少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更大(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明显改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意识的恢复,同时能明显减轻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新活素(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与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62 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 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泵入新活素、硝普钠,连续用药3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尿量改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活素能明显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疗效优于硝普钠,其安全性与硝普钠类似.
作者:贺利平;赵兴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胺碘酮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研究组患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7,P<0.05).两组治疗后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室性早搏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室性早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宋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 临床确诊的SLE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计算E/A;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及等容舒张时间(IVRT),计算Em/Am、E/Em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LE组E/A、Em/Am降低,IVRT延长,E/Em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组织多普勒成像能够反映SLE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作者:柴丽;陈武;许建萍;徐琨;李奕莹;郝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出现精神异常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出现精神异常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为高龄、肾功能异常或者剂量较大、使用时间长,经调整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使用硝普钠时,应注意肾功能、药物浓度以及液体的配置方法 和使用的时间.
作者:袁伟;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E/A比值、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标准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中药,每日1剂,连续服用30 d,测定E/A比值、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vWF均降低,E/A比值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WF、E/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够降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E/A比值,改善其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姜丹;宫丽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临床影像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收治的6例LS-TIA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发作性单侧或双侧肢体抖动,易误诊为癫痫或癔症.全部存在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脑电图均未见致痫灶.头颅核磁提示2例存在内分水岭脑梗死.结论 LS-TIA是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病变的有效预测因子,低灌注是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黄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益心舒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内科糖尿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益心舒组加服益心舒胶囊每次4粒,3次/日,疗程12周.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疼痛程度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益心舒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舒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疗效较好且临床安全性良好.
作者:李海滨;成翕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心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活素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剂,强心剂,ACEI,血管扩张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活素.观察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NT-proNB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及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中药给药途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5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地黄饮子合四物汤,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常规静脉输注,疗程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神经检测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地黄饮子合四物汤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郑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瓣膜病患者89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24例,Ⅳ级60例,所有入选患者检测血尿酸水平,并与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尿酸水平与瓣膜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左心力衰竭与右心力衰竭二者之间尿酸值无差异.结论 瓣膜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程度有良好相关性,与心脏结构改变无相关性.
作者:杨云仙;任美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低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西药泼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低血压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葛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观察30例有胃肠道疾病的脑梗死患者,分析胃肠道疾病与HCY含量的关系.结果 通过胃镜诊断为胃肠道疾病的30例脑梗死患者中,其中 HCY>10 μmol/L者28例(93.33%),HCY>15 μmol/L者18例(60.00%),HCY>20 μmol/L者12例(40.00%).胃镜下不同类型胃炎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道疾病可能与脑梗死病患者中血HCY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芳芳;徐敏;罗玉敏;李宁;黄礼媛;王平平;高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作者:文革玲;宋文红;吕雅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氟烷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对离体大鼠心脏的冷保存效果.方法 SD大鼠36只,根据是否腹腔注射异氟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再根据冷保存时间不同,分为4 h、6 h、8 h组,每组6只.监测保存前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变化.结果 复灌期间随着离体心脏保存时间的增长,心功能恢复率逐渐降低,其中8 h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心功能指标保存前后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灌后随着离体心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心肌酶 CK、LDH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实验与对照组之间冷保存8 h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烷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对冷保存8 h离体鼠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保存后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镭;梁智星;梁法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 调查ACS患者的合并病及中医证候要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选289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52例(87.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5例(8.65%),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例(4.15%),其中合并DM的患者83例(28.72%).ACS常见证候是血瘀203例(70.24%),痰浊143例(49.48%),气虚111例(38.41%).ACS合并DM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57例(68.67%),痰浊47例(56.63%),气虚33例(39.76% ),与非DM组相比,两组证候分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合并DM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DM组阴虚证比例高于非DM患者,但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苏鑫;高铸烨;张庆翔;陈艳;李立志;史大卓;吕树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00例.通过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02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未见异常者98例.详细记录纳入样本的相关资料,分析冠心病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体重指数、家族史、左室射血分数等,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年龄[OR(95%CI)值1.123(1.080~1.167)]、性别[OR(95%CI)值4.735(2.592~8.649)]、吸烟[OR(95%CI)值7.118(4.073~12.440)]、高血压[OR(95%CI)值9.740(5.172~18.344)]、糖尿病[OR(95%CI)值10.754(5.983~19.331)]、家族史[OR(95%CI)值6.319(3.317~12.038)]与冠心病呈正相关.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与年龄[OR(95%CI)值4.860(3.201~7.378)]、吸烟[OR(95%CI)值6.521(3.774~11.267)]、糖尿病[OR(95%CI)值9.161(6.011~13.963)] 呈正相关.冠心病患者伴随着左室射血分数减低[OR(95%CI)值0.306(0.181~0.515)],且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相关[OR(95%CI)值0.255(0.174~0.372)].结论 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年龄、吸烟、糖尿病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且左室射血分数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减而减退.
作者:张彦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