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胃肠道疾病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赵芳芳;徐敏;罗玉敏;李宁;黄礼媛;王平平;高利

关键词:脑梗死, 胃镜, 胃肠道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观察30例有胃肠道疾病的脑梗死患者,分析胃肠道疾病与HCY含量的关系.结果 通过胃镜诊断为胃肠道疾病的30例脑梗死患者中,其中 HCY>10 μmol/L者28例(93.33%),HCY>15 μmol/L者18例(60.00%),HCY>20 μmol/L者12例(40.00%).胃镜下不同类型胃炎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道疾病可能与脑梗死病患者中血HCY存在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的5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是否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心脏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洁;范铁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历史性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历史性对照研究,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方法 比较我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建立之后(试验组,70例)与之前(对照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2周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及3个月随访时的BI、MRS变化情况,感染并发症,治疗措施,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2周时NIHSS和BI改善更明显,3个月时MRS≤2患者百分比明显提高;感染并发症显著降低;抗栓、康复、中药、针灸的干预率显著提高;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无显著增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更具优势.

    作者:张云云;刘婷婷;甄晓敏;龙燮;马洁;张秋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选择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致血管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高血压模型致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P-选择素基因敲除(P-selectin-/-,KO)小鼠,利用血管紧张素Ⅱ微量泵灌注(angiotensinⅡ infusion)构造高血压模型;随机分为4组:WT+ PBS组(阴性对照组)、P-selectin-/- + PBS组 (空白对照组)、WT + AngⅡ组(阳性对照组)、P-selectin-/- + AngⅡ组(实验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蛋白在血管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血管组织TGF-β1、Smad3基因的表达.结果 WT+AngⅡ组与WT+PBS组、P-selectin-/- +AngⅡ组比较,WT+PBS组与P-selectin-/- +PBS组比较,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均升高,其mRNA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结论 P-selectin能够上调TGF-β1、Smad3蛋白和mRNA的表达,主要通过加强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正反馈路径促进血管重构,AngⅡ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孙旭;边云飞;刘改珍;孙亚丽;肖传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心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活素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剂,强心剂,ACEI,血管扩张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活素.观察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NT-proNB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及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络风一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络风一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共收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有效病例1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通心络胶囊治疗组)和试验组(络风一号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 mg~25 mg,每日2次,立普妥20 mg,每晚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络风一号,1袋/次,每日2次.3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 对照组及试验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中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92%,优于常规治疗组的5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58%,优于常规治疗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络风一号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型)安全、有效.

    作者:李玉峰;肖珉;郝锦红;闫卫红;戴雁彦;赵怀兵;王君;王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连用7 d.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1);且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减少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更大(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明显改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意识的恢复,同时能明显减轻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3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7例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痊愈35例(94.6%),死亡2例(5.4%).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的患者病情危重,但如果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积极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其预后还是相当乐观的.

    作者:毛崇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中药干预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演变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干预后中医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24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支架植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益气活血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干预6个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使用SPSS软件对ACS介入患者入组前,入组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中医证候要素进行频数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益气活血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要素的比较.结果 未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干预的ACS介入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间点的中医证候要素比例分布:实证以血瘀为主,分别占87.7%、56.5%、60.5%、38.3%,虚证以气虚为主,分别占62.2%、67.6%、58.1%、38.3%.痰浊和气滞在四个时点的比例未有明显的升降.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益气活血干预组中血瘀、气虚、阳虚所占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入组后第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益气活血干预组中血瘀和阳虚均显著降低(P<0.01),气虚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瘀、气虚贯穿于ACS介入术后1年的整个病程,益气活血中药可有效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气虚及阳虚证候要素.

    作者:张大武;王承龙;王培利;史大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活性成分对心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影响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其病理基础是细胞膜离子通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心肌细胞存在多种离子通道,钾通道中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是动作电位复极化3期的主要离子电流,它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的长短关系密切,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人们对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中药的活性成分有了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中药活性成分对IK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就中药活性成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作者:吴德琳;杨继媛;吴红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在抑郁症发生中,脑、心肌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应激(CUMS)方案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建模开始及结束时进行体质量测量、畅箱实验及糖水消耗实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脑、心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体质量、行为学指标变化显示建模成功.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抑郁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可能参与了抑郁模型脑、心肌组织的损伤过程.

    作者:郑霄虎;高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硒对Graves'病患者血清TPOAb、TGAb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硒联合甲巯咪唑(MMI)治疗Graves'病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变化.方法 Graves'病患者共5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服MMI 10 mg,2次/日.B组(30例)服MMI 10 mg和硒酵母片100 μg,2次/日.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POAb、TGAb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FT3、FT4、TPOAb、TGA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硒对降低Graves'病患者TPOAb和TGAb的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俊芳;张薇;李京丽;李昭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胺碘酮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研究组患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7,P<0.05).两组治疗后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室性早搏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室性早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宋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预后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意义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09年7月-2012年7月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120例,同时选取1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假性CHE速率法对患者血清中CHE进行测定.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CHE对预后判断的校准度.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组和对照组CHE分别为(3 688.25±946.56)U/L和(6 245.45±1 031.3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死亡55例(45.83%),好转65例(54.17%).与好转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血清中CHE水平明显降低(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CHE对VAP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血清中CHE的检测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陶红;陈国;张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致精神异常7例分析

    目的 分析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出现精神异常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出现精神异常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为高龄、肾功能异常或者剂量较大、使用时间长,经调整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使用硝普钠时,应注意肾功能、药物浓度以及液体的配置方法 和使用的时间.

    作者:袁伟;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消脂饮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脂饮,对照组30例口服辛伐他汀片,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及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能有效地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能明显改善症状.两组治疗后调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脂饮对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辛伐他汀相当或略低,可明显改善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

    作者:周燕;马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太原市某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的临床调查

    目的 探讨太原市某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调查是否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胃肠道疾病、脑卒中、代谢综合征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入选的126例老年人中有22例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7.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病史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呈相关性(P<0.05 或P<0.01);性别、高血压病、慢性胃肠道疾病、冠心病等因素均与认知功能无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脑卒中病史是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柳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保存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氟烷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对离体大鼠心脏的冷保存效果.方法 SD大鼠36只,根据是否腹腔注射异氟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再根据冷保存时间不同,分为4 h、6 h、8 h组,每组6只.监测保存前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变化.结果 复灌期间随着离体心脏保存时间的增长,心功能恢复率逐渐降低,其中8 h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心功能指标保存前后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灌后随着离体心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心肌酶 CK、LDH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实验与对照组之间冷保存8 h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烷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对冷保存8 h离体鼠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保存后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镭;梁智星;梁法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黄芪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黄芪益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益心汤治疗,均治疗15 d后评定疗效.结果 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88.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钙蛋白T(cTnT)浓度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 黄芪益心汤联合西药可有效地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

    作者:曹春波;杨丹丹;宫卫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与颈动脉斑块和微栓子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OCSP分型与颈动脉斑块和微栓子的相关性.方法 对6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分别检测颈动脉病变及进行脑血流中微栓子监测;分析颈动脉斑块及其性质和微栓子形成与脑梗死OCSP各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各亚型:腔隙性脑梗死(L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者斑块检出率78.9%,明显高于LACI(59.0%)和后循环梗死(POCI)(22.2%);在TACI+ PACI组有斑块的患者中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80.0%,明显高于LACI组和POCI组,LACI、POC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I+PACI组微栓子阳性检出率为44.1%,亦高于其他两型,LACI、POC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微栓子的形成与TACI、PACI密切相关.

    作者:孟庆敏;安嫆;翟俊格;孙晋华;吴晓巍;李常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延伸护理后的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延伸护理前明显提高,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自测尿量、自测脉搏、自测体重、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余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