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英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乐坦)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乐坦100 mg.随访6个月后,评价两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1%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均为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乐坦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侯明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细菌培养的特点.方法 总结30例吸入性肺炎的脑卒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死亡率,易患吸入性肺炎,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并存.吸入性肺炎以真菌感染为主,细菌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结论 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治疗的关键是要有痰培养的结果,并据此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同时更要兼顾对基础疾病的治疗.
作者:肖爱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基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了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其表达失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且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相关性.
作者:刘波;刘瑞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9基因(CYP2C9) 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基因(VKORC1)多态性及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对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山西地区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病理组179例,健康对照组150例,采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ARMS-PCR)检测CYP2C9*3(1075A>C)、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间华法林稳定剂量以及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检出CYP2C9*3(1075A>C) AA、AC、CC型分别为158例(88.3%)、19例(10.6%)、2例(1.1%),AC+CC型华法林稳定剂量(2.35±1.13)mg/d明显低于AA型(2.92±1.11)mg/d(P<0.05).VKORC1-1639G>A GG、GA、AA型分别为0例、22例(12.3%)、157例(87.7%),AA型华法林稳定剂量(2.72±1.00)mg/d明显低于GA型(3.84±1.46)mg/d(P<0.05).非遗传因素中年龄与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呈负相关(r=-0.186,P<0.05).性别及体重指数与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年龄及CYP2C9*3(1075A>C)和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有影响,临床医生可以参考这些变量指导患者个体化华法林的使用,对临床提高华法林的安全使用具有潜在的意义.
作者:武建才;赵克斌;胡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络风一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共收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有效病例1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通心络胶囊治疗组)和试验组(络风一号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 mg~25 mg,每日2次,立普妥20 mg,每晚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络风一号,1袋/次,每日2次.3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 对照组及试验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中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92%,优于常规治疗组的5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58%,优于常规治疗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络风一号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型)安全、有效.
作者:李玉峰;肖珉;郝锦红;闫卫红;戴雁彦;赵怀兵;王君;王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的5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是否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心脏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洁;范铁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连用7 d.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1);且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减少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更大(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明显改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意识的恢复,同时能明显减轻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及速效救心丸的干预作用.方法 依据诊断标准筛选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速效救心丸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对照组),冠脉造影后行早期PCI术,观察ACS患者术前、术后8 h、术后24 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I)和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浓度变化,探讨速效救心丸干预对ACS患者早期PCI术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 对照组术后8 h CK、CK-MB、TnI的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1).至术后24 h,CK、CK-MB、TnI逐渐回落,但仍较术前高(P<0.05或P<0.01).而治疗组术后8 h CK、CK-MB的水平无明显升高,仅TnI水平高于术前水平(P<0.05).至术后24 h,CK、CK-MB、TnI进一步降低.治疗组术后8 h及24 h CK、CK-MB、TnI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参照CK-MB、TnI水平诊断围术期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速效救心丸干预能降低ACS患者术后CRP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存在围术期心肌损伤,速效救心丸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平均水平,缩短心肌损伤标志物恢复的时程,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郁怡婷;刘永明;郭蔚;戎靖枫;沈智杰;陈铁军;王肖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观察30例有胃肠道疾病的脑梗死患者,分析胃肠道疾病与HCY含量的关系.结果 通过胃镜诊断为胃肠道疾病的30例脑梗死患者中,其中 HCY>10 μmol/L者28例(93.33%),HCY>15 μmol/L者18例(60.00%),HCY>20 μmol/L者12例(40.00%).胃镜下不同类型胃炎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道疾病可能与脑梗死病患者中血HCY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芳芳;徐敏;罗玉敏;李宁;黄礼媛;王平平;高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E/A比值、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标准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中药,每日1剂,连续服用30 d,测定E/A比值、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vWF均降低,E/A比值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WF、E/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够降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E/A比值,改善其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姜丹;宫丽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临床影像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收治的6例LS-TIA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发作性单侧或双侧肢体抖动,易误诊为癫痫或癔症.全部存在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脑电图均未见致痫灶.头颅核磁提示2例存在内分水岭脑梗死.结论 LS-TIA是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病变的有效预测因子,低灌注是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黄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心可舒治疗对AS斑块的影响.方法 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AS模型,并分为高脂组(8只) 、心可舒组(8只)与正常对照组(8只).分别检测血脂水平;应用HE染色、油红染色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斑块的程度及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表达.结果 经16周喂养后,高脂饲养组血胆固醇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心可舒治疗后血脂下降.心可舒组脂质斑块面积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巨噬细胞的数值亦明显低于高脂组.结论 心可舒抑制了AS斑块的LOX-1表达及巨噬细胞炎症浸润,提示心可舒具有消退AS及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徐飞飞;徐慧;王楠;周照丽;郝青青;陈旭;刘玉刚;董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按照1∶1比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8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方法 且对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硝酸甘油使用量、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达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心绞痛发作频率上明显降低、持续时间缩短且硝酸甘油使用量也显著下降,同时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效果显著且临床依从性良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神安煌;潘正星;欧阳远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瓣膜病患者89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24例,Ⅳ级60例,所有入选患者检测血尿酸水平,并与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尿酸水平与瓣膜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左心力衰竭与右心力衰竭二者之间尿酸值无差异.结论 瓣膜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程度有良好相关性,与心脏结构改变无相关性.
作者:杨云仙;任美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延伸护理后的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延伸护理前明显提高,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自测尿量、自测脉搏、自测体重、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余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作者:文革玲;宋文红;吕雅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至少有一支主要冠脉完全闭塞的患者104例,测定其血清NT-proBNP浓度;采用Retrop方法 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结果 104例患者中36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68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血清NT-proBNP浓度与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呈负相关(r=-0.852,P<0.001);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P<0.001,OR=0.994,95%CI 0.992~0.997.即血清NT-proBNP 浓度是影响冠脉侧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冠脉闭塞病变的患者中,冠脉侧支形成不良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侧支形成良好者,提示高血清NT-proBNP可能是冠脉侧支形成的一个不利因素.
作者:路飞;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王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在抑郁症发生中,脑、心肌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应激(CUMS)方案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建模开始及结束时进行体质量测量、畅箱实验及糖水消耗实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脑、心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体质量、行为学指标变化显示建模成功.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抑郁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可能参与了抑郁模型脑、心肌组织的损伤过程.
作者:郑霄虎;高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太原市某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调查是否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胃肠道疾病、脑卒中、代谢综合征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入选的126例老年人中有22例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7.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病史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呈相关性(P<0.05 或P<0.01);性别、高血压病、慢性胃肠道疾病、冠心病等因素均与认知功能无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脑卒中病史是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柳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 调查ACS患者的合并病及中医证候要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选289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52例(87.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5例(8.65%),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例(4.15%),其中合并DM的患者83例(28.72%).ACS常见证候是血瘀203例(70.24%),痰浊143例(49.48%),气虚111例(38.41%).ACS合并DM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57例(68.67%),痰浊47例(56.63%),气虚33例(39.76% ),与非DM组相比,两组证候分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合并DM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DM组阴虚证比例高于非DM患者,但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苏鑫;高铸烨;张庆翔;陈艳;李立志;史大卓;吕树铮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