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惠;李光来;薛国芳
目的 研究不同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缺血再灌注(I/R)及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凋亡时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其对钙调磷酸酶(CaN)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I/R+Iso所致离体心脏损伤模型;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方法制备腺病毒介导的CnAα(AdCnAα)过表达后,再H/R+Iso作用致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在损伤模型基础上给予不同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卡维地洛)进行干预,用TUNEL或DNA Ladder法确定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CaN mRNA水平.结果 离体大鼠心脏心肌损伤模型,经卡维地洛干预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N mRNA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经阿替洛尔干预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N mRNA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法制备的感染CnAα重组腺病毒(AdCnAα)后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经阿替洛尔和卡维地洛干预后,心肌细胞凋亡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卡维地洛使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更为明显;CaN mRNA表达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选择性(α1、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通过调节CaN的表达来调节I/R+Iso作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对于心肌细胞凋亡及Ca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巨艳;沈小梅;杨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1年10月-2013年1月,笔者采用董氏奇穴刺络拔罐法治疗偏头痛7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经系统检查除外器质性疾患.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小18岁,大75岁;病程短15 d,长2年.
作者:王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PY)在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中的含量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45例重型颅脑损伤、创伤合并颅脑损伤、其他部位创伤引起的死亡患者的脑组织内神经肽Y的表达量.结果 轻中型组脑组织切片NPY免疫组化显示,比重型组表达程度低(P=0.039),比对照组表达高(P=0.032).重型组NPY表达比轻中型组和对照组均高(P=0.000).结论 脑组织内NPY的含量变化和脑损伤程度有关,且损伤程度越重脑组织内NPY的含量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张辉;白淘;王赞宏;冯杰;杨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CHF病例60例按心功能分级进行配对设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强心、利尿、扩血管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剂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温阳活血.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3.3%优于对照组的56.7%(P<0.05);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左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型CH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建华;舒志军;蔡敏;臧金旺;周学春;董智平;季聆华;陈海健;宋和平;陆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绞股蓝总甙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绞股蓝总甙片小剂量组(每天3次,每次60 mg)、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每天3次,每次1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组(20 mg,每天1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天1次)+绞股蓝总甙片(120 mg,每天3次)组.观察不同组对血脂和肝肾功能以及血管炎症的影响.结果绞股蓝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TG)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对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显著降低TC和LDL-C,但对TG无降低作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大剂量组能显著降低LDL-C和TC、TG.绞股蓝大小剂量组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大剂量组肝功能损害和激酶的升高明显减少(P<0.05).绞股蓝总甙片小剂量组、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单纯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相比,绞股蓝大剂量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显著降低LDL-C、TC、TG,且能明显减少肝功能损害,降低血管炎症指标.
作者:邢雁伟;腾菲;高永红;邢雁辉;何庆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抑制蛋白(IκB)激酶(IKK)在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中的表达,探讨IKK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24只,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24只,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成模后第6周、10周、14周每组各取8只,取颈动脉固定后行光镜、电镜检查,观察血管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并测定病理切片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磷酸化IKK在颈动脉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72 h后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颈动脉IMT在6周时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10周、14周时较对照组厚度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大鼠磷酸化IKK在颈动脉中各时段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实验组颈动脉内磷酸化IKK的表达与颈动脉中膜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971,P<0.01);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组大鼠颈动脉在6周时已经发生改变,但病变不明显,随着病程延长,病变程度越来越严重.结论 IKK在颈动脉中表达水平的升高伴随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整个过程,且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升高.提示IKK的活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作者:赵凌霞;刘素筠;张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卵巢功能衰退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及骨密度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门诊的卵巢功能衰退患者128例,分为卵巢早衰组15例,绝经后组113例,行心血管高危因素及骨密度检测.结果 两组间体重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腰臀比、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经后组骨密度平均值高于卵巢早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大于卵巢早衰妇女;卵巢早衰妇女骨密度平均值低于绝经后妇女,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作者:刘会平;郭雪桃;杨子芬;赵芳;成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及斑块分析软件对鉴别冠脉斑块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1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均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冠脉斑块彩色编码分析软件对冠脉斑块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斑块类型及斑块成分的差异.结果 41例患者共检出斑块69个.SAP组38个斑块,脂质成分占(35.38±15.21)%,纤维成分占(54.02±14.65)%,钙化成分占(10.84±14.59)%.ACS组31个斑块,脂质成分占(31.84±9.72)%,纤维成分占(66.41±9.43)%,钙化成分占(1.72±5.92)%.两组间斑块类型、斑块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8层螺旋CT及斑块分析软件可评价冠脉斑块成分,提示斑块稳定性,具有预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风险的价值.
作者:郝菲;窦勇;郑晓明;王雅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女性心脏X综合征(CSX)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系列检查确诊为CSX的女性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益心舒胶囊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对照组30例,予地尔硫卓单药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治疗4周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SAS与SDS评分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女性CSX效果显著优于地尔硫卓单药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改善躯体化症状.
作者:张军惠;王立君;韩建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CDDP)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出T2DM患者66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分别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日3次,每次0.5 g治疗,两组均同时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期为6个月,于基线及6个月时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HbA1c、2 h空腹胰岛素(2 h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Matsuda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FPG明显高于同期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Cr)降低(P<0.05或P<0.01),TC、TG、UAlb/Cr均明显低于同期二甲双胍治疗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陈频;王惠玲;张玲;李夏秦;徐向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干预在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和分析,以期探索一种合理的防治模式.方法 选取给予社区干预的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试验组,未予以社区干预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予以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受益率63.27%,总有效率84.69%,优于对照组的29.47%、54.74%(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半年、一年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干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福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夹层动脉分离是指血液经损伤的动脉内膜进入血管壁间形成血肿,引起动脉血管管腔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除了年轻成人外,动脉夹层是脑缺血的少见原因,动脉夹层可分为自发性动脉夹层(artery dissection,AD)或与动脉的轻微外伤有关.有文献报道[1]颈段颈内动脉夹层是常发生头颈部动脉夹层的部位,其引起的脑缺血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2%,而颅内颈内动脉夹层临床少见,由颅外颈内动脉夹层向颅内扩展,则更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由颈内动脉颅外起始部到颈内动脉颅内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贺晶;牛争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氧化应激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DM组);合并单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DA1组)包括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A2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二醛(MDA)等.结果 DA1组及DA2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清MDA水平及△MDA值(2 h MDA较0 h MDA的增幅)均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DA2组较DA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与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餐后2 h血糖(2 hPBG)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诱导氧化应激水平加剧,引起并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
作者:兰丽珍;弓军胜;谭芳;杨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对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的影响,探讨LIP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P+MCAO组):采用改良的无创血压测定仪制备LIP模型后即刻制备MCAO模型.依据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进一步将MCAO组和LIP+ MCAO组分为6 h、24 h、3 d、7 d、14 d五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处死.采用HE 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VEGF、PDGF-B、CD31及新生的成熟血管(α-SMA)的表达.结果 LIP可明显减轻MCAO神经功能及组织学损害,与MCAO组比较,LIP+MCAO组VEGF、PDGF-B、CD31及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x±s).结论 LIP对其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LIP诱导的血管再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文雅惠;李光来;薛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虫类药物因其走窜通达,破血行血,化痰散结,搜经剔络之特性,有植物药不可比拟的优势,常可出奇制胜,已成为临床各类疾患,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常用药、必用药.
作者:韩萍;唐明;陶晓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 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晚期左室重构(LVR)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晚期LV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TEMI并行择期PCI患者79例,检测发病后24 h内血清cTnI峰值及发病后24 h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在发病后3 d内及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比较治疗前后LVEDV值,增加率≥20%为左室重构(LVR)组,<20%为无左室重构(NLVR)组.结果 LVR组cTnI 、hs-CRP及NT-proBNP水平高于NLV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s-CRP和cTnI水平与LVR相关(OR=1.18,P<0.05;OR=1.05,P<0.05),NT-proBNP水平与LVR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hs-CRP和cTn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P<0.05)、0.81(P<0.05).结论 hs-CRP和cTnI可能能独立预测STEMI择期PCI术后晚期LVR,NT-proBNP无预测价值.
作者:伍先亮;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王睿;秦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文献数据库,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包括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 8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栓塞组和立体定向放射组治疗脑AVM完全栓塞率或完全闭塞率的OR合并值为0.61(0.25,1.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治疗脑AVM后优良率的OR合并值为0.26(0.08,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脑AVM后死亡率的OR合并值为7.23(0.81,64.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治疗脑AVM后病残率的OR合并值为4.21(1.23,1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脑AVM后再出血率的OR合并值为1.39(0.64,3.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AVM与单纯血管内栓塞组相比能保持较高的术后优良率及较低的病残率.
作者:吴雪梅;夏海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1次顿服;B组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顿服;C组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8周抽血检测血Hcy水平.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间血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C组患者血Hcy水平较治疗前略下降(P>0.05),B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3组患者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B组较A组、C组患者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10 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患者血Hcy的效果更明显,从而提示此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地预防ACS的发生.
作者:张玲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炎症反应是冠心病发病、发展的重要环节,炎症标记物对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与预后评估,以及药物治疗抗炎作用的价值日益增强.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冠心病与炎症标记物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徐伟;王俊栋;邬俊峰;李阿玲;郭建堂;曹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明确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78例,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分析血压、发病部位、血肿形态、出血量、早期使用甘露醇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 血肿扩大组入院血压急剧升高者占79.17%,非血肿扩大组占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丘脑出血是血肿扩大的常见部位,血肿扩大组丘脑出血占37.50%,非血肿扩大组占2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血肿形态不规则者占93.75%,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60.0%(P<0.01);血肿扩大组出血量大于30 mL占68.75%,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22.31%(P<0.01);血肿扩大组超早期(发病6 h内)使用甘露醇者占81.25%,非血肿扩大组占5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压升高、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出血量大于30 mL、发病早期使用甘露醇,是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