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康胶囊治疗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程运友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血瘀证, 冠心康胶囊, 脑钠肽
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康胶囊治疗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休息、控钠、吸氧,并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强心甙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冠心康胶囊每次6粒~10粒,3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浆脑钠肽(BNP)、心电图、肝肾功能、心功能(NYHA)分级、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搏出量(CO)等.结果 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LVEDd明显缩小,LVEF及CO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康胶囊治疗CHF患者能够降低BNP水平,缩小LVEDd,提高LVEF及CO,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脑梗死大鼠模型的建立体会

    目的 建立糖尿病并脑梗死大鼠模型,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选用5周龄的Spraque-Dawley(SD)大鼠,进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1周后测定大鼠血糖水平,筛选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建立脑梗死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SS)评分、TTC染色与HE染色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改变.结果 高脂、高糖饮食4周注射STZ后,再用线栓法行MCAO能成功复制糖尿病并脑梗死模型.结论 高脂膳食结合STZ注射能复制出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糖尿病脑梗死病理过程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王海涛;杨明峰;孙保亮;曹晓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管内超声评价中药干预冠脉临界病变的研究概况

    随着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大量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指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测定狭窄程度40%~70%的病变),对于此类患者,积极采用中西药物干预病变,以其能够改变斑块性质,延缓斑块进展,防止冠脉狭窄的进一步加重,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心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振鹏;李军;冯玲;任丽;王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益消复瘫汤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益消复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血液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口服益消复瘫汤或补阳还五汤各8周.检测两组血液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脂、内皮素(ET)、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NO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益消复瘫汤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脂水平,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臧志萍;曹晓岚;孙志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糖环境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利用小鼠脾细胞探求高糖环境下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脾细胞,分别在三种不同糖浓度下(5.5 mmol/L、11.1 mmol/L和25 mmol/L),培养6 h、24 h、48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的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分泌TNF-α的情况.同时检测不同浓度高糖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高糖对小鼠脾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此条件下,随着糖浓度的升高,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及IL-10浓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糖环境下,脾细胞在刺激物作用下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减弱,提示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李思敏;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影响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冠脉支架再狭窄患者的中西医临床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 探讨发生冠脉再狭窄维吾尔族、汉族患者的中西医危险因素有何异同.方法 选择在心内科住院治疗并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已确诊发生再狭窄的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患132例和PCI术后门诊复查未发生再狭窄的患者70例,观察秽浊痰阻证发生率和血脂分析等生化指标.结果 维吾尔族患者发生秽浊痰阻证的比率要高于汉族患者(P<0.01).维吾尔族患者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较汉族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影响维吾尔族冠脉再狭窄发病的因素是秽浊痰阻证、高血压病史;影响汉族冠脉再狭窄发病的因素是秽浊痰阻证、体重.结论 维吾尔族、汉族再狭窄患者危险因素、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不尽相同,需要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维吾尔族、汉族再狭窄患者不同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再狭窄措施.

    作者:武刚;罗建锋;晋卫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颜氏益心方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颜氏益心方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益心方,每日1剂,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如抗凝、抗聚、调脂等).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负荷,ST段、持续时间、下移的面积)、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下移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方能改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缺血负荷,同时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

    作者:陈本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基因表达变化及缝隙连接相关基因分析

    目的 研究心肌梗死(M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具体分析缝隙连接细胞通路(pathway)的相关基因改变.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MI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1个月后,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激酶C(PKC)、酪蛋白激酶1(CK1)的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共筛选出表达上调的基因3 136条,下调的基因2 222条.这些差异基因涉及的pathway包括了新陈代谢、遗传和环境信息处理、细胞的运动、生长、死亡以及细胞间通讯等众多方面.其中与心电活动相关的Cx43及其上游CK1和PKC的基因表达出现了差异.Real-time PCR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x43和CK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PKC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MI大鼠心肌组织Cx43 mRNA表达与CK1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765,P<0.01),与PKC mRNA呈显著负相关(r=-0.645,P<0.05).结论 MI后心肌组织出现了复杂的基因表达变化和pathway改变,与心电活动相关的Cx43 mRNA表达受CK1正调节,受PKC负调节,Cx43、CK1和PKC mRNA的异常是MI后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分子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吴爱明;翟建英;张冬梅;娄利霞;朱海燕;赵明镜;王硕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果糖二磷酸钠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脏钝挫伤的疗效观察

    心脏挫伤在闭合性胸部损伤中比较多见,发生率约为9%~76%[1].在我国报道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对此类损伤估计不足致漏诊或误诊.而且心脏挫伤在临床表现上有特殊的发展过程,或因心肌出血和水肿引起的症状及病理学改变要到伤后相当长的时间才出现[1].因此,认为对闭合性左胸部外伤者均应常规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

    作者:侯玉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1次/日,静脉输注,疗程为2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ɑ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纤维蛋白原(FIB)以及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vWF 、GMP-140、PAI-1、FIB和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和心功能状况.

    作者:贾钧;林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绵阳市老年冠心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 研究绵阳市老年冠心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对412例可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行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测定血浆Hcy、血糖、血清肌酐(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分析血浆Hcy与年龄、Gensini积分、血糖、Cr、TC、TG、HDL-C、LDL-C、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的关系.结果 血浆Hcy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和ACS组Hcy水平均升高显著,且ACS组较SAP组升高明显(P<0.01),血浆Hcy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P<0.05);血浆Hcy致冠心病的优势比(OR)为2.324,其95%的可信限1.665~4.871.结论 血浆Hcy是导致绵阳市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心率增快100例临床资料分析

    慢性心率增快是指24 h动态心电图中平均心率≥80次/min.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其危害仅次于吸烟,可导致死亡率明显升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尤其是心血管医生的重视,而慢性心率增快本身现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指征.但慢性心率增快与何种疾病相关性好,即何种疾病常伴有慢性心率增快是本研究讨论的方向.

    作者:贾志越;关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状动脉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冠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50例)、轻度狭窄组(42例)、冠脉病变组(147例).并行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结果 冠脉病变组收缩压(SBP)、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P<0.05);冠脉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91,P<0.01).结论 血尿酸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有友;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围术期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

    围术期,又称手术全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脑梗死是围术期严重而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为0.08%~2.90%[1],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6例发生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卫朱军;霍晓东;于小荣;赵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资阳固本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资阳固本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资阳固本方汤剂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LVEF均增加(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 资阳固本方与西医常规药物合用,不但可以改善中医临床症状,还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资阳固本方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有效方剂.

    作者:范建民;张稳;毛京京;周鸿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脑顶核(FN)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加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后运动功能障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方法 将12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加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联合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

    作者:高浚峰;许成岗;黄静;刘东岗;牛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141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手术入路与技巧、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及破裂后处理和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141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夹闭、包裹、孤立、切除等手术方法共处理151个动脉瘤.结果 本组151个动脉瘤,瘤颈夹闭141个,包裹7个,孤立2个,切除1个.术中破裂13例,均夹闭.结论 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确实有效的方法,避免动脉瘤破裂以及正确处理术中破裂出血,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药天乐;赵学明;郝解贺;班日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30 mL、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100 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变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辨证符合血瘀络阻症的临床研究中,丹红注射液加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疗效显著优于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

    作者:冯子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经采取一般治疗、纠正急性左心衰竭、降压、解痉、终止妊娠及其他治疗等措施后,均好转出院,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危及母婴生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有效地采取医疗措施能防止病情恶化,减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保护母婴安全.

    作者:史春丽;刘虎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65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加用卡维地洛12.5 mg,2次/日,疗程4个月,并随访至半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炎症指标改变情况以及半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后两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卡维地洛组尤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卡维地洛组的半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水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金道群;张凯;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头痛151例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头痛临床诊治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分析本病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并对30例偏头痛相关神经肽和内分泌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临床头痛控制率分别为81.3%、91.5 %、71.9%,总有效率为91.7%、96.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组NPY量值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B-EP量值高于正常人组(P<0.05);偏头痛组AT-Ⅱ和ET量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 原发性头痛症状特点明显,其发病机制与神经血管功能改变,包括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肽等密切相关.

    作者:吴军;谌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