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金道群;张凯;陈志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卡维地洛,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65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加用卡维地洛12.5 mg,2次/日,疗程4个月,并随访至半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炎症指标改变情况以及半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后两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卡维地洛组尤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卡维地洛组的半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水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发挥保护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脑顶核(FN)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加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后运动功能障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方法 将12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加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联合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

    作者:高浚峰;许成岗;黄静;刘东岗;牛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闫登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性湿热敷防治多巴胺引起静脉炎疗效观察

    多巴胺由于具有正性肌力和升压作用,是心内科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对血管刺激性大,长时间输注极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一定的障碍.近年来,我科对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患者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秀玲;郭庆平;栗云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后疲劳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目的 应用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oSF)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方法 收集215例PosF患者,记录患者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 在调查群体中PoSF分为: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痰瘀内阻和气阴两虚4型,解释比例为62.68%.结论 PosF的中医病机包括虚实两方面,其中以虚及虚实兼夹为主.变量聚类分析能够帮助PoSF中医证候的合理分型.

    作者:李成栋;陈治林;黄宁;唐胜;王国祥;沈建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配合外用康复新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优于对照组的76.00%(P<0.05),并且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作者:刘峰;张朝云;汤佳珍;许文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围术期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

    围术期,又称手术全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脑梗死是围术期严重而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为0.08%~2.90%[1],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6例发生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卫朱军;霍晓东;于小荣;赵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塞通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68例DPN 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检查,两组均给予降糖,抗血小板,调脂,B族维生素,硫辛酸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塞通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两周后再次进行TCSS 检查,比较TCSS用药前后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 d后TC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TCSS评分有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硫辛酸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李鸣一;向靓;张军;王媛;皮元春;戴荣军;曾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6 min步行实验(6MWT)距离改善明显(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效果确切.

    作者:兰宏科;田永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5例分析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对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儿童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术中1例病人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48 h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病人3个月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发作,再次行射频消融后未再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是目前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鉴于儿童解剖结构的特点,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操作轻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佳斌;安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头痛151例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头痛临床诊治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分析本病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并对30例偏头痛相关神经肽和内分泌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临床头痛控制率分别为81.3%、91.5 %、71.9%,总有效率为91.7%、96.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组NPY量值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B-EP量值高于正常人组(P<0.05);偏头痛组AT-Ⅱ和ET量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 原发性头痛症状特点明显,其发病机制与神经血管功能改变,包括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肽等密切相关.

    作者:吴军;谌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1次/日,静脉输注,疗程为2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ɑ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纤维蛋白原(FIB)以及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vWF 、GMP-140、PAI-1、FIB和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和心功能状况.

    作者:贾钧;林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青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颈动脉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青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差异,探讨颈动脉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120例中青年CAS患者血浆MPO水平,同时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类型,并行头部CT或MRI检查,根据临床及检查结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MPO水平,不同斑块类型扁平斑、软斑、硬斑及复合斑块的变化.结果 中青年CAS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血浆MPO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缺血性脑卒中组MPO水平、颈动脉软斑及复合斑块检出例数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或P<0.01).结论 中青年CAS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浆MPO水平、颈动脉斑块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胡玉英;刘泰;胡跃强;陈文福;陈薇;陈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47例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相同时期、相同科室收治的47例非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酶学变化、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肌酶谱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除胸痛)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尽早作出诊断,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瑞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并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应用左西孟旦、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3.7%(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MI泵衰竭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崔传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状动脉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冠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50例)、轻度狭窄组(42例)、冠脉病变组(147例).并行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结果 冠脉病变组收缩压(SBP)、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P<0.05);冠脉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91,P<0.01).结论 血尿酸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有友;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感染病人108例临床分析

    心血管系统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性疾病之一,而且其患病的人数也与日俱增,随之而产生的心脑脏器的损害以及相关临床并发症情况也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不良趋势,很显然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病人的健康状态.总结心血管系统性疾病的主要特点[1]表现为多变性、复杂性、突发性以及快速性等,病人在发病状态时需要全面系统的临床治疗工作,相对于临床上治疗的其他疾病来说心血管疾病的感染率极高[2],已经达到了11%以上,所以临床治疗工作也越来越关注心血管内科感染的相关问题,为了大限度强化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现对我院108例心血管内科感染病人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具体不断分析总结.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管内超声评价中药干预冠脉临界病变的研究概况

    随着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大量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指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测定狭窄程度40%~70%的病变),对于此类患者,积极采用中西药物干预病变,以其能够改变斑块性质,延缓斑块进展,防止冠脉狭窄的进一步加重,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心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振鹏;李军;冯玲;任丽;王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利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思路感悟

    高利主任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西医结合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作者:黄礼媛;韩培海;高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益消复瘫汤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益消复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血液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口服益消复瘫汤或补阳还五汤各8周.检测两组血液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脂、内皮素(ET)、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NO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益消复瘫汤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脂水平,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臧志萍;曹晓岚;孙志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HR)、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DCM心力衰竭,可降低心室容量,改善心脏结构,逆转心肌重构,提高心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