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传东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115例,遵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与治疗组(57例),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组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日,益心舒胶囊3粒/日.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凌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四磨汤口服液结合水针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20 mL,每日3次,结合甲钴胺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饭前半小时口服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5 d后观察排便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排便情况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结合水针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莫沙必利.
作者:魏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132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为(51.64±17.54)分,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42.11±7.3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7,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作者:郭庆平;邓瑞姣;原巧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益消复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血液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口服益消复瘫汤或补阳还五汤各8周.检测两组血液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脂、内皮素(ET)、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NO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益消复瘫汤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脂水平,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臧志萍;曹晓岚;孙志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并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应用左西孟旦、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3.7%(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MI泵衰竭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崔传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冠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50例)、轻度狭窄组(42例)、冠脉病变组(147例).并行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结果 冠脉病变组收缩压(SBP)、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P<0.05);冠脉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91,P<0.01).结论 血尿酸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有友;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心率增快是指24 h动态心电图中平均心率≥80次/min.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其危害仅次于吸烟,可导致死亡率明显升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尤其是心血管医生的重视,而慢性心率增快本身现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指征.但慢性心率增快与何种疾病相关性好,即何种疾病常伴有慢性心率增快是本研究讨论的方向.
作者:贾志越;关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大量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指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测定狭窄程度40%~70%的病变),对于此类患者,积极采用中西药物干预病变,以其能够改变斑块性质,延缓斑块进展,防止冠脉狭窄的进一步加重,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心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振鹏;李军;冯玲;任丽;王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96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 mg/d)与硝苯地平组(40 mg/d),共4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缬沙坦组和硝苯地平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均无显著改变.缬沙坦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硝苯地平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缬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郭慧萍;王利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oSF)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方法 收集215例PosF患者,记录患者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 在调查群体中PoSF分为: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痰瘀内阻和气阴两虚4型,解释比例为62.68%.结论 PosF的中医病机包括虚实两方面,其中以虚及虚实兼夹为主.变量聚类分析能够帮助PoSF中医证候的合理分型.
作者:李成栋;陈治林;黄宁;唐胜;王国祥;沈建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日.疗程14 d.分别于治疗2周与4周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血浆BNP水平.结果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1).治疗2周、4周后血浆BNP水平均有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DHF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牛连英;刘建国;张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方面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4名正常人及32例心衰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各组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点距左室16节段达收缩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大差(Tmsv16-Dif)及其标准化值(Tmsv16-SD%).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LVEDV、LVESV及同步性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能通过衡量每一个室壁节段容量的时间变化,准确地评估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
作者:宣银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天麻素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87例老年谵妄病人随机分为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天麻素组(29例)、氟哌啶醇组分别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不合用其他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SI)给予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种类.结果 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2.75%、85.71%和30.00%,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054、19.096,P<0.01),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天麻素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鼻干燥、上腹不适等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30%;氟哌啶醇组常见不良反应为椎体外系症状、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0%,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6,P=0.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谵妄安全,疗效与氟哌啶醇无差异,不良反应少,可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性谵妄治疗.
作者:杨进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将9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治疗组除了基础辛伐他汀20 mg治疗外,给予降脂通脉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于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作用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急性期或恢复期、后遗症期伴发的抑郁状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病率为20%~70%[1].我国的发生率为34.2%[2],处于抑郁状态的脑卒中患者对生活及治疗方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恢复及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我们临床运用新九针之磁圆梅针、梅花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其作用机制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李蕾;韦玲;甄世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颜氏益心方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益心方,每日1剂,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如抗凝、抗聚、调脂等).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负荷,ST段、持续时间、下移的面积)、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下移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方能改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缺血负荷,同时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
作者:陈本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在丙泊酚减轻缺氧/复氧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缺氧复氧组(Ⅱ组)、缺氧复氧+丙泊酚组(Ⅲ组)、缺氧复氧+丙泊酚+渥曼青霉素组(Ⅳ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持续通以95%N2、5%CO2、37 ℃温育40 min,再持续通以95%O2、5%CO2、37 ℃温育20 min制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Ⅲ组进行丙泊酚处理,缺氧时加入丙泊酚50 μmol/L.Ⅳ组在丙泊酚处理前10 min给予100 nmol/L渥曼青霉素.复氧20 min后,以TUNEL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Akt、磷酸化Akt(p-Akt)和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与Ⅰ组比较,其余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Akt和 p-eNO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Akt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P<0.05);Ⅳ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Akt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丙泊酚减轻缺氧/复氧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建刚;田首元;凡浙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多巴胺由于具有正性肌力和升压作用,是心内科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对血管刺激性大,长时间输注极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一定的障碍.近年来,我科对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患者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秀玲;郭庆平;栗云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用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尧树;李宇青;黄林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