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郭尧树;李宇青;黄林升

关键词:心绞痛, 心脑舒通胶囊, 左卡尼丁注射液
摘要: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用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古籍医案文献数据的心力衰竭症状分析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先秦时期至今,历经两千多年,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相关论述,在长期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记载了许多临床有效的医案.但这些文献资料数量繁多、浩如烟海、阅读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其内容散乱,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难以被掌握和利用.

    作者:孟伟;李本志;马丽华;马苏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1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典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组.结果 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较正常人增加(P<0.01).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P<0.05),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显著改善(P<0.05),血CRP浓度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心脏X综合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降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水平可能是其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永辉;吴立华;史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经采取一般治疗、纠正急性左心衰竭、降压、解痉、终止妊娠及其他治疗等措施后,均好转出院,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危及母婴生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有效地采取医疗措施能防止病情恶化,减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保护母婴安全.

    作者:史春丽;刘虎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47例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相同时期、相同科室收治的47例非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酶学变化、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肌酶谱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除胸痛)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尽早作出诊断,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瑞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推拿治疗颈性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一重要发病因素[1]是颈、胸椎小关节错位,即颈心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及(或)上胸椎病变引起的类似冠心病的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心悸,甚至心律失常等症状.经大量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发现推拿手法可有效治疗冠心病,故将推拿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王一洲;赵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模式BIPAP与SIMV+Autoflow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双相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自动流速(SIMV+Autoflow)机械通气模式的比较,评估SIMV+Autoflow机械通气模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32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婴幼儿随机分配到BIPAP通气模式治疗组(BIPAP组)和SIMV+Autoflow通气模式治疗组(SIMV+Autoflow组),分别于术后辅助通气初始(T0)、30 min(T1)、1 h(T2)、2 h(T3),4个时间点分别记录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和呼吸机指标,监测潮气量、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比较两组之间血气分析、气道阻力及顺应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初始血气分析结果、呼吸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检测时间点pH、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检测时间点两组的气道峰压、气道阻力、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V+Autoflow组气道峰压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IPAP组比较,在T1、T2、T3监测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气道阻力均有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IMV+Autoflow 组下降更明显,与BIPAP组比较,在T2、T3监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气道顺应性呈增加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SIMV+Autoflow组增加更明显,与BIPAP组比较,在T2、T3监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BIPAP机械通气模式比较,SIMV+Autoflow机械通气模式能显著降患儿低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均压,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作者:宋云林;朱叶苇;李颖;窦清理;柴瑞峰;艾尔肯;于湘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运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方面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4名正常人及32例心衰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各组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点距左室16节段达收缩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大差(Tmsv16-Dif)及其标准化值(Tmsv16-SD%).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LVEDV、LVESV及同步性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能通过衡量每一个室壁节段容量的时间变化,准确地评估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

    作者:宣银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鼠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短发夹RNA质粒体外RNA干扰及对Hcy、ADMA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短发夹RNA质粒(pPRMT1-shRNA)在体外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PR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pPRMT1-shRNA1、pPRMT1-shRNA2阳性质粒、阴性对照pHK质粒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转染12 h、24 h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及细胞培养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各组PRMT1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Hcy及ADMA含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质粒组的PRMT1基因mRNA表达、Hcy、ADM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MT1-shRNA两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质粒组比较PRMT1基因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Hcy、ADMA水平明显下降(P<0.01);pPRMT1-shRNA1组比pPRMT1-shRNA2转染组、两组24 h比12 hPRMT1基因mRNA表达受抑更显著(P<0.05),Hcy、ADMA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随着PRMT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Hcy、ADMA水平也随之降低.

    作者:方雅琴;邱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输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水平、CRP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袁鹏;刘敏;焦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141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手术入路与技巧、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及破裂后处理和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141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夹闭、包裹、孤立、切除等手术方法共处理151个动脉瘤.结果 本组151个动脉瘤,瘤颈夹闭141个,包裹7个,孤立2个,切除1个.术中破裂13例,均夹闭.结论 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确实有效的方法,避免动脉瘤破裂以及正确处理术中破裂出血,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药天乐;赵学明;郝解贺;班日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5例分析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对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儿童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术中1例病人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48 h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病人3个月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发作,再次行射频消融后未再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是目前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鉴于儿童解剖结构的特点,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操作轻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佳斌;安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将9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治疗组除了基础辛伐他汀20 mg治疗外,给予降脂通脉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于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作用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闫登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在丙泊酚减轻缺氧/复氧损伤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在丙泊酚减轻缺氧/复氧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缺氧复氧组(Ⅱ组)、缺氧复氧+丙泊酚组(Ⅲ组)、缺氧复氧+丙泊酚+渥曼青霉素组(Ⅳ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持续通以95%N2、5%CO2、37 ℃温育40 min,再持续通以95%O2、5%CO2、37 ℃温育20 min制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Ⅲ组进行丙泊酚处理,缺氧时加入丙泊酚50 μmol/L.Ⅳ组在丙泊酚处理前10 min给予100 nmol/L渥曼青霉素.复氧20 min后,以TUNEL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Akt、磷酸化Akt(p-Akt)和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与Ⅰ组比较,其余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Akt和 p-eNO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Akt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P<0.05);Ⅳ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Akt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丙泊酚减轻缺氧/复氧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建刚;田首元;凡浙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96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 mg/d)与硝苯地平组(40 mg/d),共4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缬沙坦组和硝苯地平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均无显著改变.缬沙坦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硝苯地平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缬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配合外用康复新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优于对照组的76.00%(P<0.05),并且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作者:刘峰;张朝云;汤佳珍;许文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后疲劳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目的 应用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oSF)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方法 收集215例PosF患者,记录患者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 在调查群体中PoSF分为: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痰瘀内阻和气阴两虚4型,解释比例为62.68%.结论 PosF的中医病机包括虚实两方面,其中以虚及虚实兼夹为主.变量聚类分析能够帮助PoSF中医证候的合理分型.

    作者:李成栋;陈治林;黄宁;唐胜;王国祥;沈建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壮通饮治疗恢复期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壮通饮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通饮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1).结论 壮通饮治疗恢复期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陈晓锋;王婧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果糖二磷酸钠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脏钝挫伤的疗效观察

    心脏挫伤在闭合性胸部损伤中比较多见,发生率约为9%~76%[1].在我国报道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对此类损伤估计不足致漏诊或误诊.而且心脏挫伤在临床表现上有特殊的发展过程,或因心肌出血和水肿引起的症状及病理学改变要到伤后相当长的时间才出现[1].因此,认为对闭合性左胸部外伤者均应常规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

    作者:侯玉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性湿热敷防治多巴胺引起静脉炎疗效观察

    多巴胺由于具有正性肌力和升压作用,是心内科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对血管刺激性大,长时间输注极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一定的障碍.近年来,我科对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患者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秀玲;郭庆平;栗云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