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李本志;马丽华;马苏林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6 min步行实验(6MWT)距离改善明显(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效果确切.
作者:兰宏科;田永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经采取一般治疗、纠正急性左心衰竭、降压、解痉、终止妊娠及其他治疗等措施后,均好转出院,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危及母婴生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有效地采取医疗措施能防止病情恶化,减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保护母婴安全.
作者:史春丽;刘虎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先秦时期至今,历经两千多年,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相关论述,在长期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记载了许多临床有效的医案.但这些文献资料数量繁多、浩如烟海、阅读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其内容散乱,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难以被掌握和利用.
作者:孟伟;李本志;马丽华;马苏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小鼠脾细胞探求高糖环境下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脾细胞,分别在三种不同糖浓度下(5.5 mmol/L、11.1 mmol/L和25 mmol/L),培养6 h、24 h、48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的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分泌TNF-α的情况.同时检测不同浓度高糖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高糖对小鼠脾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此条件下,随着糖浓度的升高,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及IL-10浓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糖环境下,脾细胞在刺激物作用下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减弱,提示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李思敏;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绵阳市老年冠心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对412例可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行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测定血浆Hcy、血糖、血清肌酐(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分析血浆Hcy与年龄、Gensini积分、血糖、Cr、TC、TG、HDL-C、LDL-C、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的关系.结果 血浆Hcy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和ACS组Hcy水平均升高显著,且ACS组较SAP组升高明显(P<0.01),血浆Hcy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P<0.05);血浆Hcy致冠心病的优势比(OR)为2.324,其95%的可信限1.665~4.871.结论 血浆Hcy是导致绵阳市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多巴胺由于具有正性肌力和升压作用,是心内科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对血管刺激性大,长时间输注极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一定的障碍.近年来,我科对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患者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秀玲;郭庆平;栗云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四磨汤口服液结合水针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20 mL,每日3次,结合甲钴胺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饭前半小时口服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5 d后观察排便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排便情况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结合水针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莫沙必利.
作者:魏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47例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相同时期、相同科室收治的47例非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酶学变化、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肌酶谱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除胸痛)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尽早作出诊断,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瑞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青年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青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总数的4.5%~5.5%[1].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提高对青年高血压的认识,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治疗,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有关青年高血压知识分别阐述如下.
作者:张学齐;赵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益消复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血液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口服益消复瘫汤或补阳还五汤各8周.检测两组血液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脂、内皮素(ET)、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NO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益消复瘫汤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脂水平,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臧志萍;曹晓岚;孙志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冠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50例)、轻度狭窄组(42例)、冠脉病变组(147例).并行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结果 冠脉病变组收缩压(SBP)、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P<0.05);冠脉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91,P<0.01).结论 血尿酸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有友;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HR)、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DCM心力衰竭,可降低心室容量,改善心脏结构,逆转心肌重构,提高心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1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典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组.结果 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较正常人增加(P<0.01).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P<0.05),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显著改善(P<0.05),血CRP浓度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心脏X综合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降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水平可能是其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永辉;吴立华;史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冠心康胶囊治疗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休息、控钠、吸氧,并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强心甙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冠心康胶囊每次6粒~10粒,3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浆脑钠肽(BNP)、心电图、肝肾功能、心功能(NYHA)分级、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搏出量(CO)等.结果 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LVEDd明显缩小,LVEF及CO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康胶囊治疗CHF患者能够降低BNP水平,缩小LVEDd,提高LVEF及CO,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运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脏挫伤在闭合性胸部损伤中比较多见,发生率约为9%~76%[1].在我国报道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对此类损伤估计不足致漏诊或误诊.而且心脏挫伤在临床表现上有特殊的发展过程,或因心肌出血和水肿引起的症状及病理学改变要到伤后相当长的时间才出现[1].因此,认为对闭合性左胸部外伤者均应常规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
作者:侯玉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输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水平、CRP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袁鹏;刘敏;焦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1].我国65岁人群患病率为1 000/10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D的病理特征主要为:黑质(substantia nigra,SN)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残留的神经细胞质中出现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
作者:高惠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一重要发病因素[1]是颈、胸椎小关节错位,即颈心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及(或)上胸椎病变引起的类似冠心病的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心悸,甚至心律失常等症状.经大量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发现推拿手法可有效治疗冠心病,故将推拿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王一洲;赵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天麻素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87例老年谵妄病人随机分为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天麻素组(29例)、氟哌啶醇组分别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不合用其他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SI)给予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种类.结果 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2.75%、85.71%和30.00%,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054、19.096,P<0.01),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天麻素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鼻干燥、上腹不适等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30%;氟哌啶醇组常见不良反应为椎体外系症状、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0%,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6,P=0.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谵妄安全,疗效与氟哌啶醇无差异,不良反应少,可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性谵妄治疗.
作者:杨进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42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D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DS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与患者年龄、原有基础疾病、脏器衰竭数目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注意及早发现、积极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后的MODS,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高建玲;郑海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