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临床注意

张学齐;赵建国

关键词:青年高血压, 临床特点, 临床注意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青年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青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总数的4.5%~5.5%[1].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提高对青年高血压的认识,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治疗,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有关青年高血压知识分别阐述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绵阳市老年冠心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 研究绵阳市老年冠心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对412例可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行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测定血浆Hcy、血糖、血清肌酐(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分析血浆Hcy与年龄、Gensini积分、血糖、Cr、TC、TG、HDL-C、LDL-C、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的关系.结果 血浆Hcy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和ACS组Hcy水平均升高显著,且ACS组较SAP组升高明显(P<0.01),血浆Hcy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P<0.05);血浆Hcy致冠心病的优势比(OR)为2.324,其95%的可信限1.665~4.871.结论 血浆Hcy是导致绵阳市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配合外用康复新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优于对照组的76.00%(P<0.05),并且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甲钴胺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作者:刘峰;张朝云;汤佳珍;许文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颜氏益心方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颜氏益心方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益心方,每日1剂,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如抗凝、抗聚、调脂等).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负荷,ST段、持续时间、下移的面积)、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下移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方能改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缺血负荷,同时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

    作者:陈本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颅超声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1].我国65岁人群患病率为1 000/10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D的病理特征主要为:黑质(substantia nigra,SN)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残留的神经细胞质中出现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

    作者:高惠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102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高血压性脑干出血102例病人临床诊治资料.102例均采取保守治疗,早期绝对卧床、严密观察,控制血压,确保呼吸道通畅,适度脱水、利尿、镇静、神经营养、止血、支持、防治各种并发症等治疗;脑室穿刺外引流21例,气管切开术4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8例.结果 以脑干出血60 d为终观察点,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预后:死亡24例,植物存活7例,重残15例,轻残21例,正常35例.死亡原因:脑干功能衰竭22例,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5例,梗阻性脑积水形成,枕骨大孔疝2例.结论 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治疗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重视非典型病例检查,急诊CT是明确诊断及病情的重要手段;重视疾病早期急救;脑室外引流术是救治脑干出血继发脑室出血或梗阻性脑积水的关键;早期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成功的关键措施; 防治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是脑干出血治疗中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患者遗留残疾.

    作者:王建宝;雷鸣;武曰才;李长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脑顶核(FN)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加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后运动功能障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方法 将12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加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联合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

    作者:高浚峰;许成岗;黄静;刘东岗;牛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康胶囊治疗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康胶囊治疗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休息、控钠、吸氧,并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强心甙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冠心康胶囊每次6粒~10粒,3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浆脑钠肽(BNP)、心电图、肝肾功能、心功能(NYHA)分级、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搏出量(CO)等.结果 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LVEDd明显缩小,LVEF及CO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康胶囊治疗CHF患者能够降低BNP水平,缩小LVEDd,提高LVEF及CO,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运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塞通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68例DPN 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检查,两组均给予降糖,抗血小板,调脂,B族维生素,硫辛酸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塞通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两周后再次进行TCSS 检查,比较TCSS用药前后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 d后TC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TCSS评分有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硫辛酸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李鸣一;向靓;张军;王媛;皮元春;戴荣军;曾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6 min步行实验(6MWT)距离改善明显(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效果确切.

    作者:兰宏科;田永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并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应用左西孟旦、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3.7%(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MI泵衰竭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崔传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管内超声评价中药干预冠脉临界病变的研究概况

    随着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大量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指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测定狭窄程度40%~70%的病变),对于此类患者,积极采用中西药物干预病变,以其能够改变斑块性质,延缓斑块进展,防止冠脉狭窄的进一步加重,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心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振鹏;李军;冯玲;任丽;王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天麻素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谵妄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天麻素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87例老年谵妄病人随机分为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天麻素组(29例)、氟哌啶醇组分别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不合用其他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SI)给予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种类.结果 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2.75%、85.71%和30.00%,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054、19.096,P<0.01),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天麻素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鼻干燥、上腹不适等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30%;氟哌啶醇组常见不良反应为椎体外系症状、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0%,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6,P=0.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谵妄安全,疗效与氟哌啶醇无差异,不良反应少,可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性谵妄治疗.

    作者:杨进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用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尧树;李宇青;黄林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运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方面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4名正常人及32例心衰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各组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点距左室16节段达收缩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大差(Tmsv16-Dif)及其标准化值(Tmsv16-SD%).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LVEDV、LVESV及同步性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能通过衡量每一个室壁节段容量的时间变化,准确地评估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

    作者:宣银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阵发性房颤的左室质量指数和P波离散度与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P波离散度(PD)以及与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90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PAF)患者,随机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PAF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以及血瘀证不同积分组的LVMI、左房内径(LADD)、P波大时限(Pmax)、PD.结果 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LVMI、Pmax、PD、LADD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瘀证组LVMI、PD与非血瘀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ax、LA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积分≥10分组LVMI、PD 与血瘀证积分<10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ax、LA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F血瘀证患者LVMI、PD 增加程度比非血瘀证患者更为明显;随着血瘀程度加重,LVMI、PD值也随之增加.因此,血瘀可能参与心脏组织重构,引起心房扩大、心肌纤维化,使心房的解剖结构变化和电活动异常,从而导致PAF发生发展.

    作者:黄飞翔;叶盈;许杨;谢胜伟;严萍;周一薇;陈美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1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典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组.结果 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较正常人增加(P<0.01).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P<0.05),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显著改善(P<0.05),血CRP浓度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心脏X综合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降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水平可能是其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永辉;吴立华;史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伴抑郁症疗效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并日趋成熟.但是这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因其高额的手术费用、术后需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可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焦虑、抑郁等,影响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预后,患者伴有情绪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对PCI术后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17例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立艳;贾凤玖;张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闫登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本文对EC-IC血管搭桥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杨天成;郭庚;蒯东;戎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头痛151例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头痛临床诊治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分析本病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并对30例偏头痛相关神经肽和内分泌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临床头痛控制率分别为81.3%、91.5 %、71.9%,总有效率为91.7%、96.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组NPY量值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B-EP量值高于正常人组(P<0.05);偏头痛组AT-Ⅱ和ET量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 原发性头痛症状特点明显,其发病机制与神经血管功能改变,包括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肽等密切相关.

    作者:吴军;谌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