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萍;王利俊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郭慧萍;王利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析141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手术入路与技巧、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及破裂后处理和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141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夹闭、包裹、孤立、切除等手术方法共处理151个动脉瘤.结果 本组151个动脉瘤,瘤颈夹闭141个,包裹7个,孤立2个,切除1个.术中破裂13例,均夹闭.结论 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确实有效的方法,避免动脉瘤破裂以及正确处理术中破裂出血,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药天乐;赵学明;郝解贺;班日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双相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自动流速(SIMV+Autoflow)机械通气模式的比较,评估SIMV+Autoflow机械通气模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32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婴幼儿随机分配到BIPAP通气模式治疗组(BIPAP组)和SIMV+Autoflow通气模式治疗组(SIMV+Autoflow组),分别于术后辅助通气初始(T0)、30 min(T1)、1 h(T2)、2 h(T3),4个时间点分别记录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和呼吸机指标,监测潮气量、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比较两组之间血气分析、气道阻力及顺应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初始血气分析结果、呼吸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检测时间点pH、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检测时间点两组的气道峰压、气道阻力、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V+Autoflow组气道峰压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IPAP组比较,在T1、T2、T3监测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气道阻力均有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IMV+Autoflow 组下降更明显,与BIPAP组比较,在T2、T3监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气道顺应性呈增加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SIMV+Autoflow组增加更明显,与BIPAP组比较,在T2、T3监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BIPAP机械通气模式比较,SIMV+Autoflow机械通气模式能显著降患儿低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均压,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作者:宋云林;朱叶苇;李颖;窦清理;柴瑞峰;艾尔肯;于湘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132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为(51.64±17.54)分,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42.11±7.3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7,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作者:郭庆平;邓瑞姣;原巧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多巴胺由于具有正性肌力和升压作用,是心内科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对血管刺激性大,长时间输注极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一定的障碍.近年来,我科对长期静脉输注多巴胺患者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秀玲;郭庆平;栗云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天麻素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87例老年谵妄病人随机分为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天麻素组(29例)、氟哌啶醇组分别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不合用其他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SI)给予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种类.结果 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2.75%、85.71%和30.00%,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054、19.096,P<0.01),天麻素组、氟哌啶醇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天麻素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鼻干燥、上腹不适等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30%;氟哌啶醇组常见不良反应为椎体外系症状、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0%,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6,P=0.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谵妄安全,疗效与氟哌啶醇无差异,不良反应少,可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性谵妄治疗.
作者:杨进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经采取一般治疗、纠正急性左心衰竭、降压、解痉、终止妊娠及其他治疗等措施后,均好转出院,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危及母婴生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有效地采取医疗措施能防止病情恶化,减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保护母婴安全.
作者:史春丽;刘虎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1次/日,静脉输注,疗程为2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ɑ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纤维蛋白原(FIB)以及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vWF 、GMP-140、PAI-1、FIB和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和心功能状况.
作者:贾钧;林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青年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青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总数的4.5%~5.5%[1].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提高对青年高血压的认识,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治疗,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有关青年高血压知识分别阐述如下.
作者:张学齐;赵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115例,遵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与治疗组(57例),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组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日,益心舒胶囊3粒/日.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凌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并日趋成熟.但是这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因其高额的手术费用、术后需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可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焦虑、抑郁等,影响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预后,患者伴有情绪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对PCI术后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17例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立艳;贾凤玖;张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先秦时期至今,历经两千多年,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相关论述,在长期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记载了许多临床有效的医案.但这些文献资料数量繁多、浩如烟海、阅读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其内容散乱,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难以被掌握和利用.
作者:孟伟;李本志;马丽华;马苏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四磨汤口服液结合水针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20 mL,每日3次,结合甲钴胺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饭前半小时口服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5 d后观察排便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排便情况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结合水针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莫沙必利.
作者:魏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6 min步行实验(6MWT)距离改善明显(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效果确切.
作者:兰宏科;田永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将9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治疗组除了基础辛伐他汀20 mg治疗外,给予降脂通脉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于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作用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1 脑出血的流行病学在世界范围内,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20%[1].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为每百万人10人~40人,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50%[2].脑出血30 d的死亡率为32%~50%.在存活3个月的病人中,仅有28%~35%有独立生活能力[1].脑出血也是我国常见病.中国2006年脑出血原因引起的死亡占所有卒中死亡的41%,与西方其他国家报道的数据一致,但比日本高1倍[3].
作者:高利;姜树军;牛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在丙泊酚减轻缺氧/复氧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缺氧复氧组(Ⅱ组)、缺氧复氧+丙泊酚组(Ⅲ组)、缺氧复氧+丙泊酚+渥曼青霉素组(Ⅳ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持续通以95%N2、5%CO2、37 ℃温育40 min,再持续通以95%O2、5%CO2、37 ℃温育20 min制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Ⅲ组进行丙泊酚处理,缺氧时加入丙泊酚50 μmol/L.Ⅳ组在丙泊酚处理前10 min给予100 nmol/L渥曼青霉素.复氧20 min后,以TUNEL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Akt、磷酸化Akt(p-Akt)和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与Ⅰ组比较,其余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Akt和 p-eNO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Akt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P<0.05);Ⅳ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Akt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丙泊酚减轻缺氧/复氧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建刚;田首元;凡浙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冠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50例)、轻度狭窄组(42例)、冠脉病变组(147例).并行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结果 冠脉病变组收缩压(SBP)、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P<0.05);冠脉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91,P<0.01).结论 血尿酸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有友;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1].我国65岁人群患病率为1 000/10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D的病理特征主要为:黑质(substantia nigra,SN)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残留的神经细胞质中出现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
作者:高惠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高血压性脑干出血102例病人临床诊治资料.102例均采取保守治疗,早期绝对卧床、严密观察,控制血压,确保呼吸道通畅,适度脱水、利尿、镇静、神经营养、止血、支持、防治各种并发症等治疗;脑室穿刺外引流21例,气管切开术4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8例.结果 以脑干出血60 d为终观察点,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预后:死亡24例,植物存活7例,重残15例,轻残21例,正常35例.死亡原因:脑干功能衰竭22例,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5例,梗阻性脑积水形成,枕骨大孔疝2例.结论 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治疗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重视非典型病例检查,急诊CT是明确诊断及病情的重要手段;重视疾病早期急救;脑室外引流术是救治脑干出血继发脑室出血或梗阻性脑积水的关键;早期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成功的关键措施; 防治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是脑干出血治疗中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患者遗留残疾.
作者:王建宝;雷鸣;武曰才;李长茂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