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海广范;闫琰;刘巨源;杨锦南

关键词:溪黄草, HL60细胞, LoVo细胞
摘要:目的 研究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以serrin B和nodosin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是中药溪黄草拮抗白血病和结肠癌的有效成分,溪黄草具有一定的防治白血病和结肠癌的作用.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程度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程度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6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心房颤动50例,窦性心律18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应用V*G染色法和VIDAS-21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组织CVF(15.89%±1.29%)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8.46%±3.45%,P<0.01).术后50例心房颤动患者46例转复为窦性心律,4例转复未成功;随访12月后,维持窦性心律者35例(76.07%),心房颤动复发11例(23.97%);心房颤动复发患者心房组织CVF、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和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维持窦性心律组(P<0.05,P<0.01).结论 心房纤维化程度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因素之一.

    作者:范广慈;付莉娜;王永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叶香茶菜中的三萜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 研究大叶香茶菜中的三萜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大叶香茶菜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4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化合物1)、2a,3a-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化合物2)、2a,3a,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化合物3)、2a,3β,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化合物4).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三萜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叶香茶菜中获得.

    作者:王永学;陈正跃;邱培勇;张积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50例

    目的 探讨直视下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50例尿道狭窄患者进行直视下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术后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50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3)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二次行尿道内切开后,恢复排尿通畅;无出血、尿道假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视下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孙继建;陈春晓;李海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联合可来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可来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联合可来福输液技术,记录导管留置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其中贵要静脉插管140例,正中静脉36例,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头静脉穿刺24例,成功加例,失败4例,成功率83.33%;插管平均操作时间为(25.0±5.5)min.留置管时间3~10个月,平均(6.0±1.8)个月.200例中发生静脉炎而中途拔管6例,导管堵塞6例,化疗结束后拔管188例.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PICC置管联合可来福输液技术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及其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且并发症少.

    作者:闫秋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干扰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 观察干扰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镇静等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素10万u·kg-1·d-1(大剂量为100万u),肌肉注射;酚妥拉明0.1~0.3 mg·kg-1·d-1,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联合用药3 d.结果 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例出现轻微鼻塞,其他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闫红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阻滞,观察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普鲁卡因,比较二者疼痛改善情况和止痛时间.结果 观察组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缩短止痛时间,改善疼痛程度.

    作者:陈素兰;陈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1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86例和窦性心律组8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a水平,并与对照组85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患者的血清TNF-a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P<0.01),窦性心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TNF-a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Ⅰ级者(P<0.05,P<0.01);心功能Ⅲ级、Ⅳ级者TNF-a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1);心功能Ⅳ级者TNF-a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Ⅲ级者(P<0.05).结论 TNF-a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袁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275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17例,中年组(45~60岁)83例,普通老年组(60~75岁)138例和高龄老年组(≥75岁)37例,对4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组比较,随年龄增长吸烟比例逐渐降低(P<0.05),而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P<0.01);随年龄增长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1).CAG结果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以多支病变较多;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病变所占比例均明显多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P<0.01);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ACC/AHA(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积分和弥漫长病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不同年龄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冠心病防治措施;不同年龄人群冠脉病变血管部位不同,普通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LCX和RCA病变所占比例较大.

    作者:李丽;高大胜;蔡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测定120例M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根据检测的血清PAPP-A水平,以PAPP-A水平的75%百分位数值作为分界点,分为高PAPP-A水平组和低PAPP-A水平组,各组随访6个月,报告主要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高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8例,其中7例行PCI治疗,1例行CABG治疗,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7%(8/30);低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3例,其中2例行PCI治疗,无CABG治疗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3/90),高PAPP-A水平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APP-A水平组(P<0.05).随着血清PAPP-A水平的升高,6个月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危险性随之上升,2组之间存在正向中等强度联系(OR=3.62,95%CI=1.83~6.21,P<0.05).结论 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MS患者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筛选MS患者中高危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淑红;金培印;可海霞;张海柱;刘建敏;申娟;韩勤甫;贾银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14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400 mg、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200 mg、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治疗,2组均为每日2次,口服用药,疗程7 d.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3%,对照组为71.4%,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且用药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马英杰;崔传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安定与度冷丁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安定与度冷丁配伍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前30 min给予米索前列醇0.2-0.4 mg舌下含化,以生理盐水开放静脉通路,度冷丁针0.8 mg·kg-1、安定0.08 mg·kg-1分别加入滴管,3~5 min开始手术.对照组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分别在宫颈3点和9点处穿刺回抽无血后注射利多卡因针各2.5 mL,5 min后开始手术.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无痛率、宫口完全松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定与度冷丁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目的 ,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仙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目的 观察与糖尿病相关的视神经病变(DON)的眼底表现及荧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方法 对126例(252眼)各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及FFA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2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合并视神经病变者136眼(53.97%).临床表现各异,视神经病变可无视力损害,也可有严重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出血、充血、色淡等,FFA表现为视盘新生血管、视盘充盈缺损、荧光渗漏及视盘晚期染色.DR患者中,Ⅰ期3眼(1.19%)有异常视神经改变,Ⅱ~Ⅵ期DR患者视神经异常分别为9眼(3.57%)、15眼(5.95%)、22眼(8.73%)、38眼(15.08%)、49眼(19.44%).结论 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水肿、视盘炎样改变、视盘新生血管、视神经萎缩.FFA对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作者:曹宪勇;刘海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化疗方案治疗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L/C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1例SLL/CLL患者,其中初发者11例,复发、难治者10例,均接受FC化疗方案:氟达拉滨25~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环磷酰胺400~6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重复6个周期.结果 21例平均完成约4.4个周期,完全缓解(CR)率61.9%(13/21),部分缓解(PR)率28.6%(6/21),总有效(OR)率90.5%(19/21);其中初发组CR率63.6%(7/11),PR率36.4%(4/11),OR率100%(11/11);复发难治组CR率60.0%(6/10),PR率20.0%(2/10),OR率80.0%(8/10),2组CR率、OR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抑制,出现Ⅲ~Ⅳ级白细胞减少7例(33/3%),出现Ⅲ~Ⅳ级血小板减少4例(19.1%),出现感染、发热7例(33.3%),无相关毒性死亡.其他毒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轻度肝肾功能损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 a生存率为90.5%(19/21),2 a无病生存率为80.9%(17/21),其中初发组2 a生存率100%(11/11),2 a无病生存率100%(11/11);复发难治组2 a生存率90.0%(9/10),2 a无病生存率70.0%(7/10),2组间2 a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对SLL/CLL的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能够耐受其毒副作用,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赵曙;张小三;姬颖华;张清媛;马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以serrin B和nodosin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是中药溪黄草拮抗白血病和结肠癌的有效成分,溪黄草具有一定的防治白血病和结肠癌的作用.

    作者:海广范;闫琰;刘巨源;杨锦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声音包络波瞬时声强对小鼠下丘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的影响

    目的 采用不同上升时间、幅度和3种不同上升函数的纯音包络波对小鼠下丘神经元给予刺激,探讨神经元第一动作电位发放反应的声刺激参数.方法 在4~6周BALB/c小鼠下丘神经元上,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同时改变声刺激的3个实验控制参数:上升函数、上升时间(分别设为2 ms、5 ms、10 ms、20 ms、50 ms、100 ms)和稳态声压(阈值到90 dB),并记录对应于特定上升函数、上升时间和稳态声压时的第一动作电位发放延时.然后以特定的数理模型对单单位神经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声刺激的特定参数和神经元对该参数的反应规律.结果 共记录到54个神经元反应.发现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与声音刺激的包络波瞬时声强存在着良好的单指数衰减关系.结论 声音包络波的瞬时声强决定了小鼠下丘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

    作者:杨尉国;王晓;肖中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河南新乡地区汉族群体3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

    目的 调查河南新乡地区汉族群体Y染色体3个Y-STR基因座DYS19、DYS385和DYS389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各基因座,质量分数6%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带分型.结果 在158例无关男性个体中,DYS19、DYS385、DYS389分别检出9、16、9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D)分别为0.798 0、0.9512、0.8521.3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157种单体型,单体型多样性为0.9999.结论 DYS19、DYS385、DYS389等3个Y-STR基因座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

    作者:王瑞娟;黄艳梅;郭利伟;王克杰;王晓丹;李聪;王洁;侯腾野;安宗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3例

    目的 观察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7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随访3~22月.结果 术后3个月73例获获访,优48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93.1%;术后6个月70例获访,优42例,良29例,差95例,优良率87.1%;术后22个月68例获访,优39例,良18例,差11例,优良率83.8%.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丁韶龙;郭志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股骨头组织中醛糖还原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及钠-钾-ATP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DM)大鼠股骨头中醛糖还原酶(AR)、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系统及钠-钾-ATP酶(Na+-K+-ATPase)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模型组和川芎嗪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诱发糖尿病,分别于30 d和60 d测定各组大鼠股骨头匀浆中的NO含量、NOS活性、Na+-K+·ATPase及AR含量.结果 30 d、60 d时DM组的NO、NOS和Na+-K+-ATPase均低于对照组和川芎嗪组(P<0.01),AR均高于对照组和川芎嗪组(P<0.01);30 d时川芎嗪组NO、NOS、AR和Na+-K+.ATPase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0 d时川芎嗪组NO、NOS和Na+-K+-ATPase均低于对照组(P<0.01),AR高于川芎嗪组(P<0.01);60 d时DM组和川芎嗪组大鼠股骨头匀浆中NO含量和NOS活性和Na+-K+-ATPase均明显低于30 d时(P<0.01),AR均高于30 d时(P<0.01).结论 川芎嗪能逆转股骨头组织中AR、NO、NOS及Na+-K+-AT-Pase活性,对防治早期DM大鼠股骨头病变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陈小萍;陈海英;陈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本院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按照CLSI2006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262株革兰阴性菌,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27.1%)、大肠埃希菌(23.3%)、铜绿假单胞菌(20.2%)、鲍曼不动杆菌(11.1%)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分别占87.3%和73.8%.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1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

    作者:冯东霞;董方;徐樨巍;宋文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禽冠状病毒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目的 预测禽冠状病毒(IBV)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 采用SOPMA软件预测IBV M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SOSUI软件预测M蛋白的跨膜区,应用Hopp&Woods方案、Janin方案、Zimmerman方案预测IBV M蛋白B细胞表位抗原.结果 IBV M蛋白二级结构主要包括a-螺旋和无规卷曲,含量分别为32.89%、31.11%;M蛋白具有3个跨膜区,位于18~40、48~70、77~99位氨基酸;B细胞识别的表位可能位于第186-196位氨基酸区域内或附近,预测的表位均含有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结论 IBV M蛋白的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比较稳定,可利用地方毒株的M蛋白制备基因工程疫苗和单克隆抗体,应用于该病的诊断和防治.

    作者:扬帆;邓保国;李淑梅;邹鹏;李进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