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李博;徐凤芹;马晓昌;陈可冀
目的 探讨肥胖伴隐性高血压(M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诊所血压(CBP)正常的肥胖患者78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ABP)检查,按日间血压检测结果,将肥胖患者分为单纯肥胖组(肥胖组)43例和肥胖伴MH组(MH组)35例;同时选取30例体重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3组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 肥胖组MH发病率44.87%(35/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3%(P<0.01);肥胖伴MH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SB、24 hDBP),日、夜平均收缩压(dSBP、dDBP)均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其血清Hcy、hs-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和对照组(P<0.01);单纯肥胖组血清Hcy、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患者MH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血清Hcy、hs-CRP水平也明显升高.提示血清Hcy、hs-CRP可能参与了肥胖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曹悦鞍;彭朝胜;张文洛;何继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对2006年8月-2011年10月植入起搏器的13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中有8例发生囊袋血肿,发生率5.88%;其中发生在7 d以内囊袋出血的患者5例,7 d~14 d囊袋出血的患者3例.8例患者中3例用注射器局部抽吸,1例抽吸效果欠佳后改为重新切开囊袋止血,3例切开囊袋,清创止血、并用立止血在囊袋内湿敷;2例芒硝外敷,盐袋压迫.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内出血与起搏器手术操作、应用抗凝药物、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高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潜在的凝血功能障碍或因并存疾病需应用抗凝药物,囊袋血肿发生较高.局部处理主要依据囊肿大小、皮肤瘀斑色泽、出血速度和起搏器囊袋张力大小而定.
作者:郭海平;周文燕;李飒;佟秋燕;江明红;刘兆川;郝金小;王彦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下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孙亚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花黄色素100 mg静脉输注,1次/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血脂和炎症因子的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降低(P<0.05),但降低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红花黄色素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状态,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侯明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NMDA受体NR2B亚型基因对海马成年新生颗粒细胞形态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NMDA受体NR2B亚型基因单细胞敲除模型.运用Neurolucida软件系统对野生型、NR2B基因敲除成年新生神经元进行形态重建,观察树突长度、树突复杂度以及棘突的变化.结果 NR2B基因敲除成年新生神经元外形与WT神经元相似,树突长度接近,棘突减少.Sholl分析显示在以胞体为中心,距胞体不同距离的树突亚区域内,树突复杂性(树突交叉)减低,与此同时棘突分布密度减低(P<0.05).结论 海马成年新生颗粒神经元NR2B基因敲除对新生细胞树突长度影响甚微,但降低了树突复杂性,减少棘突形成,从而导致了功能性整合入海马特定神经信息网络的障碍.
作者:李志军;易陈菊;唐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组织中干扰素(IFN-γ)、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探讨IDO在慢性脑低灌注导致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制作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2VO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CA1区IFN-γ的表达,ELISA法检测IDO的表达.结果 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海马IFN-γ、IDO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结论 IFN-γ刺激IDO合成增加,可能参与了慢性脑低灌注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张敏慧;韩彦青;李光来;李东芳;裴宇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风患者的各种表现,如神昏不知人、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吞咽呛咳、烦躁易怒、或郁郁不乐,或呆傻愚笨、或二便失禁等,以现代医学眼光来看则属于运动障碍、言语、吞咽、认知、心理、二便等各种功能障碍,这是一组相互影响的综合征.以传统中医学的眼光来看,则分属于形、神两个方面.在功能康复过程中,必须形神同治,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谢仁明;葛美生;陈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35例门诊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病人予氨磺必利50 mg/d~150 mg/d,疗程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PANSS总分及各量表分均自治疗7 d时开始下降,敌对、抑郁、焦虑症状均得到减轻,1个月后认知功能有所改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劳、恶心,但均较轻,病人能耐受,1周后缓解.结论 氨磺必利对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病人的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疗效,且以低剂量即能明显起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作者:赵新苗;胡拴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且高复发率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卒中有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青年(18岁~45岁)缺血性卒中有逐年增加的态势.王文化等[1]研究发现在35岁~45岁年龄段中,青年脑卒中占全部卒中13.4%.本研究主要对在2005年-2011年住院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进行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为更早地预防和治疗青年脑卒中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刘文运;郭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自拟通络复原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通络复原汤及西医常规治疗,共治疗2周~8周.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共治疗2周~8周.治疗前后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通络复原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应用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申宝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生物样品中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胺(MEGX)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待测生物样品血液或组织脏器中加入内标物普鲁卡因,酸化,碱化后,用乙醚提取两次,挥干,定容,用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进行定量.结果 心血和肝脏中利多卡因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217X+0.019和Y=0.214X+0.113,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和0.988,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100)μg/mL(μg/g)、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 μg/mL;心血和肝脏中MEGX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14X+0.033和Y=0.440X+0.29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3,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20)μg/mL、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 μg/mL.心血利多卡因及MEGX含量分别为(14.50±1.64)μg/mL和(1.64±0.22)μg/mL,肝脏利多卡因及MEGX含量分别为(14.90±1.19)μg/mg和(2.53±0.36)μg/mg.结论 建立了生物样品中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及MEGX的HPLC分析方法,所建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利多卡因中毒的快速诊断和利多卡因麻醉意外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李江涛;严鹏;尉志文;贠克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复视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44.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疗效满意.
作者:魏孟玲;闫晓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载脂蛋白B(ApoB)的关系.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共198例,冠心病组157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ApoA)、ApoB及Hcy变化.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价根据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及Gensini评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比较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ApoB及Hcy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随着受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ApoB水平逐渐升高,Hcy水平冠心病组随着受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冠脉病变Gensini分值的增加,ApoB与Hcy逐渐增加,不同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cy及ApoB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浆Hcy及ApoB水平可以间接反映冠心病严重性,将会对临床冠心病的诊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左云慧;张浩;樊彩霞;王兴斌;王瑞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间T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治疗组治疗后T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了可调节血脂外,还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TF表达,从而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发生.
作者:李效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退行性性心瓣膜病变与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来探讨退行性瓣膜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08例病人及127例对照组均采用美国GEVIVID7超声心动图检查仪进行检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在这两组病人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组高血压发生率、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团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临床多伴发不寐症状,而失眠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兹此对其目前的研究做一回顾分析,以启后学.
作者:姜超;刘萍;仇俊玲;胡道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用益心舒胶囊加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 两组病人P波离散度及房性早搏控制率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能够缩短P波离散度,控制房性期前收缩,减少房颤发生.
作者:王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MRA和DSA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苏州市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于2010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2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MRA检查以诊断脑血管狭窄程度,合并30例经MRA诊断为脑血管狭窄患者经DSA检查以进一步分析病变原因和病变部位.结果 2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MRA分析,脑血管正常71例,占30%;脑血管狭窄(含闭塞)165例,占70%.30例经MRA诊断为脑血管狭窄患者实施DSA检查,其病因分布情况为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21例,非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9例.21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分布为颅内病变11例,颅外病变6例,颅内外联合病变4例.结论 临床应用上优先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为急性缺血性脑卒实施诊断,对诊断为重度狭窄(>70%)以上的患者实施DSA,以进一步分析病变部位和病变原因,采取合理有效防治措施.
作者:刘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评估NT-proBNP在MHD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30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心血管事件,3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电化学法检测患者透析前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探讨NT-proBNP与MHD 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MHD患者透析前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HD患者血清NT-proBNP分别与LVDd、LVDs、IVST、LVMI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与LAD、LVPWT无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NT-proBNP水平普遍显著升高,并且与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是一个早期诊断及评估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赵娜;秦晓新;翟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超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70例脑梗死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情况,并与非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2.9%,硬化斑块主要为溃疡斑和软斑,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结论 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不稳定性斑块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俊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