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初步观察

刘永娟;刘海红;王素梅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相关性
摘要: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健康体检诊断明确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正常者设为男性和女性对照组.分别对男性和女性两组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成分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腰围、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尿酸血症组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尿酸血症组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的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医生应予高度重视并予积极干预治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

    目的 探计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给予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后44例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等指标明显改善,3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BiPAP治疗总有效率为88%.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张海珍;魏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益心舒胶囊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肥厚性心肌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0例).在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每次1.2g,每日3次,疗程为12周,用药前后观察自觉症状、胸痛、心电图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其胸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71%,均优于对照组的70%与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有明确疗效.

    作者:邢湘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障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高血压LVH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十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早期血流峰速度/晚期血流峰速度(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醛固酮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高血压LVH及舒张功能障碍,其可能机制是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

    作者:陈复琼;梁华荣;唐家荣;黄雪渊;张艳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水平与左室重塑及高敏C一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夜间血压水平与左室重塑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 CRP)的关系.方法 140例EH按夜间平均血压增高与不增高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78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hs - CRP测定.结果 观察组夜间的高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低SBP、平均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窒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 - CRP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EH夜间平均血压增高患者,左室重塑较重,hs - CRP水平增高,炎症介质可能加重了左室重塑的过程.

    作者:闫胜敏;李艳东;马红珍;南海燕;殷春英;李艳红;李拥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136例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招募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完成136例,脱落4例),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分级及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心电图、硝酸甘油服用量及其停减率,比较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心电图改善率为68.5%,硝酸甘油停减率为91.5%,治疗前后心绞痛分级及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硝酸甘油服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异常1例,停药治疗后恢复.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孙静;王凤;刘影哲;许蔚;姜涛;周亚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J 波形态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分析正常变异J波与异常J波形态之间的区别,探讨J波形态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出现J波122例(健康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显示J波者106例(冠心病组),对J波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组122例J波呈尖峰型95例,呈顿挫型15例,呈驼峰型12例;106例冠心病患者中J波呈尖峰型6例,顿挫型39例,驼峰型61例.顿挫型及驼峰型分别与尖峰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顿挫型与驼峰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J波形态与心脏事件及心肌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国风;贾志越;张溥;杨凤翔;吴元军;康雪飞;李旭亮;关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mRNA的影响,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Balb/c小鼠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方式,建立重复感染早期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30只,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各60只.运用病理学及RT- PCR法,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脏质量指数、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以及心肌组织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能下调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TNF-αmRNA的表达,以高剂量组效果为佳.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下调病毒性扩张型小鼠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抑制小鼠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安静;陈会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EphA4- ephrinA3系统在海马脑区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海马EphA4 - ephrinA3的分布特点及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了解EphA4 - ephrinA3对在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中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TUNEL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6h、24 h、48 h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同时检测Caspase 3的活性,并以western blot检测EphA4及ephrin A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可以引起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Caspase 3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明显升高,再灌注6h、24 h、48 h(OD值分别为2.30±0.19,2.20±0.28,1.90±0.015)与shan组(OD值为1.100±0.01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组织EphrinA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再灌注6h、24 h(IOD值为2.05±0.12 vs 0.78±0.02,P<0.05),与对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48 h逐渐回复至对照组水平.EphA4也有缺血诱导的增高,再灌后6h和24 h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2.21±0.12 vs 0.72±0.03,P<0.05).结论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海马CA1区ephrinA3与EphA4的表达明显增高,其时间过程与Caspase增高的时间过程一致,提示ephrinA3与EphA4的表达增高可能在CA1区神经元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乃红;王锐;王晔;李建国;张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灯银脑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以银杏叶胶囊为对照评价灯银脑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瘀血阻络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试验组220例以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口服每次2粒,一日3次.对照组80例,以银杏叶胶囊治疗,每次2粒,一日3次.分别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疗效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治疗组痊愈22例(10.0%),显效58例(26.4%),有效130例(59.1%),总有效率95.5%,明显优于对照组(6.3%、15.0%、61.3%),且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 灯银脑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瘀血阻络证)安全有效.

    作者:吴琼粉;普俊学;张友云;朱虹江;贾云;张少云;韩励兵;罗家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太原市某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机构管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问卷,对太原市某社区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为39.13分±25.28分,与上海市普通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相比,总体生存质量较低;社区心力衰竭患者中女性、性格不开朗、有家族史者、在职的患者,由配偶以外的子女或他人照顾者、运动量越少、用药种类越多,患者生存质量越差.结论 太原市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较上海市普通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低,其生存质量受性别、性格、家族史、照顾者、运动、用药种类、职业状况的影响,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在社区开展多学科合作的综合管理,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琦;许志红;王瑞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初步观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健康体检诊断明确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正常者设为男性和女性对照组.分别对男性和女性两组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成分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腰围、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尿酸血症组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尿酸血症组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的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医生应予高度重视并予积极干预治疗.

    作者:刘永娟;刘海红;王素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清热化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GDNF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清热化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3h、6h、12 h及1d、3d、7d共6个时间点G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半暗带G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于缺血灌注后3h开始明显上升,6h达高峰,12 h表达开始减弱(P<0.05或P<0.01),3d后降至正常水平.清热化瘀方治疗后可以上调GDNF的表达.结论 清热化瘀方可促进脑缺血后GDNF的表达,保护神经元.

    作者:胡跃强;唐农;刘泰;刘尊敬;祝美珍;胡玉英;范立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脑舒通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片联合基础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6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3例.两组均使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抗血小板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心脑舒通片每次2片,每天3次.两组病例在发作心绞痛时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疗程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电图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舒通片联合基础用药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用基础治疗.

    作者:林秋燕;曹木根;王彦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盐酸法舒地尔组(C组),对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大鼠模型的海马神经元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对TUNEL、XIAP及Caspase -9阳性细胞进行测定.结果 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TUNEL、XIAP及Caspase -9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0.05);盐酸法舒地尔组TUNEL、Caspase -9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XIAP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SE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内TUNEL、XIAP及Caspase -9表达均明显增加,盐酸法舒地尔能够减轻海马神经元细胞TUNEL、Caspase -9 的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元细胞XIAP的表达.盐酸法舒地尔可能通过促进XIAP生成进而抑制Caspase -9表达,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耿瑜;郑辑英;李光来;薛国芳;郝庆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6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银丹心脑通组.银丹心脑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及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银丹心脑通组患者血糖治疗前后为(5.79±2.2) mmol/L、(6.75±1.24)mmol/L(P<0.05),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在治疗后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改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糖及凝血指标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刚;田宇;吴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宁心和悸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宁心和悸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宁心和悸汤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0%,心电图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60.0%,心电图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心和悸汤治疗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胡熙苒;王迎春;周桔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症状及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24 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 (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华法林用量、PT及IN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室性频发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且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无明显影响.

    作者:韦旭波;朱中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养心氏片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流变、血脂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心氏片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流变、血脂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予养心氏片4粒,每日3次,口服,以4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液流变学、血脂,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HRV参数分别为: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为(130±35) ms、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为(131±33) ms、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为(19±33)ms、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为(8.1±5.9) ms,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血脂及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5.59±1.18) mPa·s,血低切还原黏度(37.01±3.18)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50±0.76)、全血高切相对黏度(1.99±0.51) mPa·s、全血低切相对黏度(10.70±1.20) mPa·s、红细胞比容0.37±0.02、总胆固醇(3.63±0.03)mmol/L、三酰甘油(1.70±0.0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0±0.45)mmol/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养心氏片可改善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冠脉血流,改善缺血,提高HRV,调脂、降低血黏度.

    作者:张璐;赵三明;刘佳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配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范围性的疾病,近年来我国患病率以每年350万人的速度递增[1],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笔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肝阳上亢证型高血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人均来自本院2007年6月-2011年1月中医门诊就诊的病人,共入选64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39岁~78岁,平均52岁;病程1年~32年.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2岁~75岁,平均48岁;病程1年~30年.

    作者:刘存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ET、 MMP -9、hs - CRP、血小板聚集率及红花黄色素的干预影响

    目的 比较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与正常对照者血浆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高教C-反应蛋白(hs -CRP)、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选择SAP患者36例,UAP患者46例,AMI患者45例,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将研究组按病变程度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红花黄色素组(常规治疗十红花黄色素100mg/d),药物干预前后行血浆ET、MMP -9、血小板聚集率及hs - CRP等参数的检测.结果 UAP组、AMI组血浆ET、MMP -9、血小板聚集率、hs- CRP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AP组(P<0.01).红花黄色素组(尤其UAP组、AMI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ET、MMP -9、血小板聚集率、hs - CRP值均显著下降(P<0.01).红花黄色素组治疗后较常规治疗组血浆ET、MMP -9、血小板聚集率、hs - CRP值下降(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以降低血浆ET、MMP -9、hs - CRP、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对不同冠心病患者均有益处.

    作者:刘晓红;李丽琪;路卫华;来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