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向东;曾宪容;郭富强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高血压LVH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十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早期血流峰速度/晚期血流峰速度(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醛固酮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高血压LVH及舒张功能障碍,其可能机制是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
作者:陈复琼;梁华荣;唐家荣;黄雪渊;张艳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太原市某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机构管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问卷,对太原市某社区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为39.13分±25.28分,与上海市普通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相比,总体生存质量较低;社区心力衰竭患者中女性、性格不开朗、有家族史者、在职的患者,由配偶以外的子女或他人照顾者、运动量越少、用药种类越多,患者生存质量越差.结论 太原市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较上海市普通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低,其生存质量受性别、性格、家族史、照顾者、运动、用药种类、职业状况的影响,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在社区开展多学科合作的综合管理,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琦;许志红;王瑞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炎症学说得到普遍的认可,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理论实践的发展,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瘀毒致病理论得到广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瘀毒致病理论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浩;苏伟;龚少愚;陆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以银杏叶胶囊为对照评价灯银脑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瘀血阻络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试验组220例以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口服每次2粒,一日3次.对照组80例,以银杏叶胶囊治疗,每次2粒,一日3次.分别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疗效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治疗组痊愈22例(10.0%),显效58例(26.4%),有效130例(59.1%),总有效率95.5%,明显优于对照组(6.3%、15.0%、61.3%),且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 灯银脑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瘀血阻络证)安全有效.
作者:吴琼粉;普俊学;张友云;朱虹江;贾云;张少云;韩励兵;罗家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药对黄连、吴茱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硝苯地平组(Nif组)、连萸药对组(LY组),每组8只,以正常WKY大鼠为对照组(WKY组),8只,共4组.WKY组和Model组予以生理盐水,Nif组予以硝苯地平溶液,中药组予以相应配伍剂量的浓煎剂,连续灌胃4周,测量大鼠灌胃前和灌胃4周末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第4周末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ET、CGRP的含量.结果 与Model组比较,中药组大鼠4周后血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ET含量降低(P<0.05),CGR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与Nif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对黄连、吴茱萸对SHR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中ET的含量,增加CGRP的含量有关.
作者:卜宪峥;吴华芹;胡元会;褚瑜光;宋庆桥;王师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88例,按合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种中的一种、二种、三种、未合并分为4组,另设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体重、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a1-微球蛋白,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公式(MDRD)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各组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增高,GFR降低;冠心病合并越多的危险因素,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增高越明显、GFR降低越明显.结论 冠心病早期出现肾脏损害,合并危险因素越多,损害越严重.
作者:刘佳云;白梅;赵三明;张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长治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调查132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选取132名健康人群作对照,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家庭月收入、病程、年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年龄、年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采取加强对老龄患者的护理、相关部门加大医疗保健投入、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庆平;原巧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多属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之证;不同性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比较,男性多兼见阳虚证(P=0.028),女性多兼见阴虚证(P=0.006)及气滞证(P=0.07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单支及双支病变较多兼见气滞证(P=0.038),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多见痰浊证(P=0.040);狭窄程度较重患者多见痰浊证(P=0.012).结论 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待于更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进一步证实.
作者:毕颖斐;毛静远;陆一竹;王贤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夜间血压水平与左室重塑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 CRP)的关系.方法 140例EH按夜间平均血压增高与不增高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78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hs - CRP测定.结果 观察组夜间的高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低SBP、平均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窒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 - CRP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EH夜间平均血压增高患者,左室重塑较重,hs - CRP水平增高,炎症介质可能加重了左室重塑的过程.
作者:闫胜敏;李艳东;马红珍;南海燕;殷春英;李艳红;李拥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片联合基础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6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3例.两组均使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抗血小板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心脑舒通片每次2片,每天3次.两组病例在发作心绞痛时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疗程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电图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舒通片联合基础用药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用基础治疗.
作者:林秋燕;曹木根;王彦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范围性的疾病,近年来我国患病率以每年350万人的速度递增[1],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笔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肝阳上亢证型高血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人均来自本院2007年6月-2011年1月中医门诊就诊的病人,共入选64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39岁~78岁,平均52岁;病程1年~32年.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2岁~75岁,平均48岁;病程1年~30年.
作者:刘存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正常变异J波与异常J波形态之间的区别,探讨J波形态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出现J波122例(健康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显示J波者106例(冠心病组),对J波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组122例J波呈尖峰型95例,呈顿挫型15例,呈驼峰型12例;106例冠心病患者中J波呈尖峰型6例,顿挫型39例,驼峰型61例.顿挫型及驼峰型分别与尖峰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顿挫型与驼峰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J波形态与心脏事件及心肌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国风;贾志越;张溥;杨凤翔;吴元军;康雪飞;李旭亮;关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大鼠脑创伤区皮层细胞早期凋亡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即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Feeney法制作自由落体颅脑损伤(TBI)动物模型,伤后1h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碘化丙啶(PI)单染色法检测大鼠脑创伤区皮层细胞亚二倍体比率.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TBI组的创伤区皮层细胞亚二倍体比率分别为(8.98±1.29)%、(16.13±1.28)%和(20.11±1.40)%,损伤程度越重,亚二倍体比率越高(P<0.01).结论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大鼠创伤区脑组织细胞早期凋亡存在一定规律,它与脑细胞的变性坏死共同作用引起一系列继发性脑损伤,加重创伤后的脑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段虎斌;郝春艳;郝解贺;范益民;刘跃亭;仝海波;刘瑞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体健者50名,每例受检者分别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创新A、B、C导联心电图,再把左上肢(LA)电极接右耳(RE),左下肢(LF)电极接左耳(LE),右上肢(RA)电极仍接右上肢,开机做六个肢体导联心电图,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与创新连接方式心电图的差别,分析心电图变化幅值与RA、RE、LE三点电势差的关系.结果 A导联方式: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Ⅱ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完全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基本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约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B 导联方式: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几乎完全一样;C导联方式:Ⅰ导联为等电位线,Ⅱ导联与常规导联基本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结论B导联方式基本可以替代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A、C导联方式由于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信息量减半,不宜推广应用.
作者:景永明;相晓军;张永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涤痰逐瘀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涤疫逐瘀汤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并采用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治疗组头晕、头痛、耳鸣、肢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分值(P<0.05);治疗组治疗后AS评分、Crouse评分及斑块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涤痰逐瘀汤具有安全显著的稳定斑块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李孝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血栓心脉宁片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45例,疗程28 dc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27.20±2.20) μmol/L和(26.59±1.34) μmol/L,而治疗后分别为(10.50±1.10)μmol/L和(15.21±1.17)μtmol/L;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20.88±3.09)mg/L和(21.23±3.22)mg/L,而治疗后分别为(10.29±0.98) mg/L和(15.21±1.17) mg/L.两组治疗后Hcy、hs - 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 - CRP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
作者:罗向东;曾宪容;郭富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具有酶活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补体系统在各种病理状态中扮演了角色,包括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过敏,胎儿损失,伤后轴突和髓鞘退化等等.近年来研究发现,C3在动脉硬化、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中水平显著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3].血液循环中的补体C3作为肝脏和巨噬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期蛋白,是一种有效的炎症标志,而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补体作为炎症反应主要介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4].
作者:孔俊虹;张斌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 97例慢性心衰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 Ⅱ级~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47例为心衰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 效率分别为92.0%和70.2%(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及心肌耗氧量下降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更好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作者:张志民;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益心舒胶囊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肥厚性心肌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0例).在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每次1.2g,每日3次,疗程为12周,用药前后观察自觉症状、胸痛、心电图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其胸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71%,均优于对照组的70%与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有明确疗效.
作者:邢湘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6例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松养心胶囊)和对照组(胺碘酮),观察两组连续治疗8周后室性早搏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3.7% vs 84.3%,(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与胺碘酮同样有效,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苏庆丰;张林虎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