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孙敏;罗彩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磁共振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 SAH, 诊断进展, 破裂, 准确度, 病死率, 危险, 病因, MRA, DSA, CTA
摘要: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N)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首位病因,SAH有50%~70%为IAN破裂所致[1],每年发生破裂而致SAH的危险是1%~2%,病死率高达50%[2].IA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很快,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X线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的应用,使得IAN诊断的手段有更多的选择,准确度也不断提高.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温潜温通之法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40例

    目的 观察温潜温通之法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温通潜阳法治疗阳虚型高血压4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0例中显效3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温通潜阳法重点在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解除上盛下虚、经络不通引起的阳虚型高血压.

    作者:陈晓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藏药溶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藏药溶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50例受试者每次服用溶脂胶囊4粒(每粒0.41 g),每日2次,连续服用12周后,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及藏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血脂改善总有效率为92%;藏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94%.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和不良反应,对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溶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是安全有效的,作为调脂药物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作者:石现洲;徐业;黄文;梁迪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指海平面高度下,人在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MPAP)≥25 mmHg(1mmHg=O.133 kPa)或运动时MPAP>30 mmHg的一种病理状态[1].它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重构为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的一种疾病[2].

    作者:周谦;秦太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2例.两组患者予常规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常规滴注纳洛酮、尼莫地平、地塞米松、脱水降颅压、预防并发症、改善心脑循环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例数、死亡例数及总体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短;发生迟发性脑病、死亡例减数少.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作者:李青兰;亢春生;李海洋;赵宇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便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在48 h内的ACI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优于对照组的71.1%(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作者:努伦古丽·依拉洪;买地尼亚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焦虑抑郁状态误诊为冠心病2例分析

    焦虑抑郁状态又称精神感冒,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部分患者临床表现酷似冠心病,临床容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误诊为冠心病2例病例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曹冉;梁玉磊;周龙岗;孙立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钠浓度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钠浓度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ASTEMI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后即刻、24 h、48 h血清钠离子浓度(Na+)分为3组,血钠大致正常组(正常组)Na+ > 130 mmol/L 50例;轻度低钠组(轻度组)Na+120 mmol/L~130 mmol/L,56例;重度低钠组(重度组)Na+ <120 mmol/L 14例.比较各组心肌酶及住院事件(病死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重度组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住院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轻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中死亡5例,其血钠浓度低于存活者(P<0.05).结论 在ASTEMI中出现的低钠血症与患者住院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尤其与病死率相关.低钠血症可能是ASTEMI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作者:杨云仙;廉滋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D-二聚体(DD)、凝血因子、B型尿钠肽(BNP)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周为1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BNP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D-二聚体、PT、APTT、TT、FBG、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FBG、D-二聚体及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延长PT、APTT和FBG,并降低D-二聚体及BNP,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血瘀证病人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李建文;张乐;崔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Caspase-3抑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作用

    目的 探讨Caspase-3抑制剂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颈内动脉穿刺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38只)模型制作后腹腔注射Caspase-3抑制剂 Z-VAD-FMK(10 μmol/L,0.3 mL);对照组(38只)注射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正常组(16只)未进行任何处理.72 h记录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等脑损伤指标;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Caspase-3抑制剂可降低大鼠死亡率(47.4%vs28.9%,P<0.05),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P<0.05),但对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细胞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可减轻SAH后早期脑损伤.

    作者:高新伟;李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脊液置换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纤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液及脑脊液(CSF)中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监测SAH后3 d、7 d、14 d、21 d血液及CSF中D-二聚体,对比研究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期血液及CSF中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随病程延长血液及CSF中D-二聚体均逐渐降低,CSF中较血液中下降迅速,治疗组较对照组CSF中下降速度更快,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对SAH后血液及CSF中D-二聚体有显著影响,对SAH后抗纤溶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鱼海;杨金锁;张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溶液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B组心绞痛发作、室性早搏减少次数明显优于A组(P<0.05或P<0.01),心肌总缺血负荷减少量也优于A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佳,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谭健强;冯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N)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首位病因,SAH有50%~70%为IAN破裂所致[1],每年发生破裂而致SAH的危险是1%~2%,病死率高达50%[2].IA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很快,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X线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的应用,使得IAN诊断的手段有更多的选择,准确度也不断提高.

    作者:孙敏;罗彩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用简明智力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智能检查量表(HDS)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生活能力进行评价,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HDS评分、MMSE评分在治疗后均升高,ADL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HDS评分、MMSE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较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VD的联合用药.

    作者:许珂;王克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UAP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扩冠、抗凝和抗血小板,调脂,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冻存,用ELISA法检测IL-6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通过抗炎作用可以稳定UAP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费瑜;苏晓明;王朋;王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同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同片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V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和尼莫同片;对照组34例,服用尼莫同片.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总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 治疗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疗效、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检查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同片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敏;王桂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住本院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54例,其中301例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7 d; 25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低分子肝素(LMWH)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d~7d.观察两组治疗15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治疗、死亡)及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我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孙晋亮;贾永平;吕吉元;孙建辉;柯海燕;邵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硒与慢性血管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1957年Schwarz和Flotz证实硒能够预防生物体的特异性营养缺乏状态,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之后,硒的营养价值与机体缺硒性疾病的研究广泛受到人们重视.研究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和机体血硒含量相对缺乏有关,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硒确定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1988年我国营养协会将硒列为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目前认为硒在体内具有抗氧化、促进免疫、清除自由基、调控基因表达、促进基础代谢等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有重要的调节或保护作用[1].

    作者:潘兴寿;李天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SFT)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体重250 g~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舒芬太尼后处理低剂量组、舒芬太尼后处理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完成模型仅穿线,不结扎;假手术组穿线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前2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舒芬太尼后处理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舒芬太尼稀释液1 mL,2 μg/kg、10μg/kg.于实验结束时制作心肌组织匀浆,检测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右心室采血常温离心分离检测血清心肌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取左心室切5块,来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区分正常和梗死区,用梗死区重量占左心室重量百分比观测梗死程度.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增高,血清CK及LDH水平增高,血清NO含量减少;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舒芬太尼后处理组,心肌组织SOD活性升高,MDA降低,血清CK及LDH释放减少;血清NO含量增加;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少;心肌梗死程度降低;以舒芬太尼后处理高剂量组更为明显.结论 舒芬太尼后处理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荣彦生;刘义;于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疑似心肌便死患者猝死原因分析

    1 资料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1月110例临床心电图检测患者,且均有发生胸闷、心前区疼痛、胸部压榨感;左肩和上腹部疼痛、呼吸困难、冷汗、恶心、呕吐、心前区不适等症,持续30 min以上.经用解痉或扩冠药物无效,患者立即到医院救治,做心电图、心肌酶谱均正常,未给予留观和治疗,30 min至48 h患者猝死.110例中,以40岁~45岁男性为多,共59例.

    作者:孟平安;孟晓波;孟晓玲;宋颜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帕罗西汀对老年脑卒中后运动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老年性脑卒中后运动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帕罗西汀20 mg/d,连续90 d,两组患者同时接受物理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1d、90d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21 d两组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FIM评分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可促进运动功能康复.

    作者:潘宁;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