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飞;李伟;许先进
目的 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4例)和针刺组(16例),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分别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和针刺对照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总有效率为91.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68.75% (P<0.05).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后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SI评分亦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许静;李蕾;韦玲;梁雪玲;张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昆丹颗粒对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造模组,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造模组灌胃高脂高糖高盐乳剂.造模6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昆丹高剂量组、昆丹中剂量组、昆丹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药物干预6周,在用药期间继续灌胃高脂高糖高盐乳剂.试验结束后,检测体重、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t).结果 昆丹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尾动脉收缩压、TNF -α,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昆丹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体重、FFA、瘦素.结论 昆丹颗粒具有明显的减重、降糖、调脂、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FA、TNF -α、Lept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作者:王晶晶;郭景玥;裴天仙;郭传敏;郑广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4月的住院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52岁~86岁,平均68岁.初发劳力性心绞痛32例,自发性心绞痛16例,变异性心绞痛6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6例.
作者:王正忠;顾遵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参仙生脉口服液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大鼠血脂、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先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再分别给予参仙生脉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考察对造模后大鼠血脂各指标和NO、SOD、MDA的影响.结果 参仙生脉口服液的大、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LDL - C)、NO和SOD的含量(P<0.05或P<0.01),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脂蛋白脂酶(LPL)在体内的含量.结论 参仙生脉口服液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林玉红;杨娟英;王光建;王月茹;冯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 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作者:顾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例,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为伴有抑郁状态,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及抑郁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酸枣仁汤可降低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抑郁状态.
作者:王俅俅;张晓鹰;徐京育;吴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甲亢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甲状腺功能(FT3、FT4、超敏促甲状腺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水平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甲亢脑卒中组甲状腺激素( FT3、FT4)、凝血指标(PAgT、FG、ETL)、入院时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促甲状腺素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以心律失常及ST -T段改变为主.结论 甲亢脑卒中患者与上述原因关系密切,其独立或多种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是促使或导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谌剑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的分解动力学.方法 将盐酸地芬尼多灌胃处死犬的血液分四等份,分别置于20℃、4℃、-20℃和20℃(1% NaF)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盐酸地芬尼多含量;WinNorLin5.2软件拟合分解动力学方程,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20℃、4℃、-20℃和20℃(1%NaF)保存30 d~60 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保存300 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为初始浓度的(58.39±1.74)%、(48.27±2.61)%、(66.12±3.92)%和(31.51±1.35)%,其分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分解半衰期t1/2分别为462.32 d、490.56 d、238.21 d和168.84 d.结论 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可分解,保存温度和抑菌剂对其影响不大.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中所采血样应在30 d内送检和检验,否则可用其分解动力学参数推断检材采集当时的血药浓度.
作者:万东方;武夺;武珊珊;贠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处理对大鼠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 -2、Bax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0 g±10 g)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普秦洛尔给药组、美托洛尔给药组.每组又分为12 h、24 h、48 h三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DNA原住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Bax、Bcl -2与NGF的平均灰度值.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Bax和NGF在缺血再灌注组12 h升高,24 h达高峰(P<0.05).普萘洛尔给药组和美托洛尔给药组的Bcl -2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而Bax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则明显减少(P<0.05),但均多于假手术组(P<0.05).美托洛尔给药组的NGF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无统计学意义,而普萘洛尔给药组的NGF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均可通过抑制Bax和促进Bcl -2表达来对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作者:印美财;刘瑞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对照组44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0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分,检测经颅多普勒(TCD)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治疗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
作者:葛中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疗程为2周.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0.0% (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0.0%(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作者:焦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与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的水平,并分析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2例冠心病病人及8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hs - CRP与SAA含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病人血清hs - CRP(2.85 mg/L±1.35 mg/L),SAA(9.58 mg/L±4.28 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5mg/L±0.21mg/L与1.56mg/L±1.23mg/L,P<0.05).结论 hs - CRP与SA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hs - CRP与SAA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敏感指标.
作者:郝崇华;田翠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4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血管成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等方法显示病变.结果 40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主动脉夹层28例,1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3例伴有穿透性溃疡).主要CT表现,主动脉夹层可见内膜片和双腔征;主动脉壁内血肿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5 mm,平扫时呈高密度,增强后无强化;穿透性溃疡增强扫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块)内有造影剂充盈的龛影.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成像技术中40例均清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及并发症.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重组技术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易显富;张自力;贺新军;易显萍;肖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使用BMSC治疗组、单独使用VEGF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组均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方法造成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于脑损伤1周后,在立体定向仪下用微量注射器在脑损伤周边部位;单独使用BMSC治疗组注入BMSC,单独使用VEGF治疗组注入VEGF;且联合治疗组同时注入BMSC和VEGF;对照组注射PBS溶液.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NSS评分,于治疗1周后猝死取脑,并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测定bcl -2与bax蛋白的表达,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在BMSC与VEGF联合治疗组中,bcl -2的表达明显多于单独治疗组及对照组,而bax的表达低于其余各组,联合治疗组中抑制细胞凋亡的蛋白高度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低度表达.TUNEL法测定,在联合治疗组中,免疫组化呈棕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单独治疗组及对照组.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运用的效果优于单独干细胞移植.
作者:郝强;段虎斌;刘跃亭;成睿;皇甫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评价金纳多(Ginkgo)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1978年-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CAJ,1979年-2011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年-2011年)、万方数据库(1978年-2011年)等,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科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等相关杂志,收集国内关于金纳多治疗脑梗死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0篇已发表文献,包括4 662例脑梗死患者.Meta分析结果:金纳多组病情恶化率低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RR) =0.39,95% CI(0.23,0.67),P<0.001];金纳多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23,1.18),P=0.12];金纳多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5,95%CI(1.12,1.17),P<0.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金纳多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MD) =5.07,95%CI(4.19,5.94),P<0.001];金纳多不良反应少,程度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金纳多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恶化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金纳多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极少,使用安全.
作者:侯敬天;谢丽华;侯玉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4000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 6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聚乙二醇4000(10 g,每日2次)和乳果糖(15 mL,每日2次)治疗,疗程3周.观察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5%、64.7%(P<0.05);治疗3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6.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周治疗结束后患者大便Bristol分型平均计分为,试验组(4.13±0.41)分,对照组(3.61±0.21)分(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者达到62.1%,对照组为44.8%(P<0.01),治疗3周后,试验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者达到72.4%,对照组为55.2% (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2.9%和21.2% (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聚乙二醇4000是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便秘的有效、安全药物.
作者:戴闽;刘静;吴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拟柴胡解郁化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柴胡解郁化痰汤,对照组服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结果 抑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5.6%;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2%,对照组为51.2%.治疗组抑郁症状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解郁化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安全有效.
作者:赵军;张晋;韩春敏;霍阿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各模型组动物抗体的阳性率、滴度和肺动脉压改变分别与各观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左右心室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分析肺心病发病与抗M2受体抗体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环孢菌素A组、尼卡地平组、主动免疫组).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M2受体抗体含量.采用孙氏法测定肺动脉压.结果 M2受体抗体测定,单纯缺氧组为66.67%,主动免疫组为100.00%,与对照组(阳性率为8.3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环孢菌素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压测定,单纯缺氧组及环孢菌素A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免疫组、尼卡地平组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缺氧组及主动免疫组心脏结构有明显变化.右室/体重比(R/BW);左室/体重比(L/BW);左室加室间隔(L+S);右室/左室加室间隔重量比[R/(L+S)]与对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孢菌素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2受体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在大鼠肺心病模型中明显增高,表明肺心病发病与对M2受体的自身免疫密切相关.大鼠左右心脏病理改变与M2受体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高度相关,而与肺动脉增高相关性不高;提示M2受体抗体对肺心病心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学军;庞宇洁;罗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2月的高血压房颤患者5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组(观察组)和单纯胺碘酮组(对照组).观察组予口服缬沙坦80mg,每日1次,胺碘酮第1周200mg,每日3次,第2周200mg,每日两次,第3周200mg,每日一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仅予胺碘酮,用法用量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房颤复发率和左房内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高血压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为40%远低于对照组的80% (P<0.01).两组左房内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降低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和防止高血压房颤复发有效且安全.
作者:马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环磷腺苷葡胺是一种新型的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具有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作用.
作者:韩民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