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2例临床观察

陈守宏;刘振;武海若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益心舒胶囊, 脑钠素
摘要:目的 研究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强心剂及利尿剂等治疗心力衰竭,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浆脑钠素(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NP、LVEF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腧穴治疗颅脑术后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针刺腧穴治疗颅脑术后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颅脑手术后经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头痛患者进行针刺腧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治疗1个月,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和头痛持续时间的变化来判定疗效.结果 30例患者经针刺腧穴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大幅缩短(P<0.01).治疗(1~3)个月,头痛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其中眶上神经痛5例,滑车上神经痛4例,耳颞神经痛8例,枕大神经痛7例,枕小神经痛4例,颈部肌肉拉伤后致高位颈神经痛8例.结论 针刺腧穴对颅脑术后各型头痛均有明显效果.

    作者:俞梦瑾;陈辉清;黄振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IMP-1mRNA表达的调节

    目的 观察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因水平探讨鹿茸方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鹿茸方小剂量治疗组、鹿茸方中剂量治疗组、水飞蓟宾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干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R);用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UAER、肾皮质TIMP-1 mRNA表达显著增高,均较正常大鼠显著上调(P<.05);治疗组显著降低模型UAER,显著下调肾皮质TIMP-1 mRNA的表达(P<.05).结论 鹿茸方及对照药物水飞蓟宾均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肾皮质TIMP-1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好杰;张洁;叶伟成;倪培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依伦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共入选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依伦平降压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8周、12周时血压,使用美国GE vivid7彩色心脏超声采集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后收缩压平均降低28.2 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18.2 mmHg,治疗12周时53例患者舒张压<85 mmHg,达标率为88.3%.结论 依伦平降压疗效好,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作者:徐海涛;王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73例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发作后均在24 h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部分发作48 h后复查,记录影像学异常(责任病灶)的例数.结果 TIA发作≤30 min、>30 min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3%(16/112)、36.1%(22/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TIA发作≤3次、>3次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7%(19/129)、43.2%(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既往有、无卒中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34.9%(15/43)、17.7%(23/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为27.5%(28/102)、14.1%(10/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非偏肢无力麻木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40.2%(33/82)、5.5%(5/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30 min 、发作次数>3次、既往有卒中、高血压病史及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明显增高.

    作者:黄晓芸;梅志忠;方浩威;余映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7日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组(肛温37 ℃)和亚低温治疗组(肛温 33 ℃),每组各40只.每组根据处死的时间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每亚组各8只.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 HIBD组缺氧缺血侧大脑组织Caspase-3 活性逐渐增高,48 h达高蜂(Caspase-3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144.15±4.50),然后逐渐下降 ,72 h后仍有明显增高;与HIBD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亚低温组各时间点脑组织Caspase-3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通过降低缺氧缺血后Caspase-3 酶的活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赵旭晶;阴怀清;孙玲;房清丽;武师润;阴崇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血管神经症诊治进展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中的一种.大多发生在中青年,20岁~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神经症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社会竞争的紧张、激烈,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作者:黄贤胜;宫春明;赵红莲;赵立华;李春华;丁振江;王虹;李俊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脉造影阴性与阳性胸痛患者心理状况研究

    目的 比较冠脉造影阴性与阳性胸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状态对胸痛患者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13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评定.结果 冠脉造影阴性组平均年龄小于冠脉造影阳性组(60.2岁±1.1岁 vs 65.0岁±1.2岁,P<0.01),且女性(51.5% vs 28.1%,P<0.01)、不典型心绞痛症状(48.5% vs 21.9%,P<0.01)比例较高;冠脉造影阴性组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阳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的特点是以中青年人多见,女性比例高,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冠脉造影阴性组较冠脉造影阳性组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胸痛症状可能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

    作者:郝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脑舒通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 50例和对照组(辛伐他汀滴丸)5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比较两组血脂及hs-CRP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 心脑舒通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降低血浆hs-CRP水平.

    作者:李珍辉;林建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动态变化规律及对损伤程度、疗效、预后评估等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57例和对照组30名S100B蛋白水平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评价其与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与梗死大小、部位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B蛋白水平出现升高,于发病后24 h内开始升高,2 d~3 d达高峰,尤其是梗死灶大的中、重度患者升高明显,第7天仍有部分升高.皮层脑梗死与皮层下梗死比较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S100B蛋白可作为急性脑损伤的生化指标,也可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生物学指标,可用于判断脑梗死的损伤程度、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

    作者:李江华;王丽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脉压(P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57例入选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并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对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记分,测量外周肱动脉血压并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统计分析P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随病变支数的增加、病变范围的增大以及冠脉狭窄程度危险分级的增高,PP逐渐增高,其中左主干病变者PP高.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PP每增加10 mmHg,对数转换的Gensini积分平均可增加0.128(P=0.007).SBP在总体冠心病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者,但各亚组与正常者差异不大,仅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单支病变组.各组平均动脉压未见有统计学意义,DBP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结论 在冠心病人群中,P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60岁)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且相关性优于SBP及DBP.

    作者:马登峰;王文强;王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颈椎病椎动脉型早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方式,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62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TCD的变化情况.结果 益气活血方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文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

    目的 观察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对高血压病(E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对高血压病心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组(治疗组)29例,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眩降压汤,半剂/次,2次/日,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测定诊室血压值、动态血压、填写SF-36量表.结果 诊室血压,治疗组对收缩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血压,治疗组改善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症状积分疗效,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89.6%,对照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37.1%(P<0.01).生存质量,治疗组对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五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三个维度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损害,治疗组改善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较单用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EH患者有更好的降压疗效.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EH患者生存质量.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可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余军;徐凤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对中风病中西医结合认识的探讨

    学术界对中西医结合的探讨由来已久,本文以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为切入点,探讨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方面的意义及结合思路,提出病名应为相互参照之用,只求规范,不苛求统一;认识疾病方面要以患者为结合体,将两者融会贯通;治疗方面应注重整体观念,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思路,提高疗效.

    作者:蔡春茜;赵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抢救高钾所致恶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抢救高血钾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应用瑞典金宝AK95S血液透析机,选用美国百特空心纤维透析器与费森尤斯聚砜膜透析器,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200 ml/min~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时间为4.0 h~4.5 h.结果 6例高钾所致恶性心律失常均经血液透析抢救成功.有1例长期服用低钠盐患者,1月内出现4次高钾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经停用低钠盐后1年内未再发高血钾.讨论血液透析是抢救高血钾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快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建平;谭佳英;雷炎;卢艳;李明晶;刘东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入选8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分别用PETIA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正常对照组(30名)进行比较.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TNF-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并且随LVEF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呈显著负相关;经治疗后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LVEF明显增加,hs-CRP、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 炎症因子hs-CRP、TNF-α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疏血通注射液改善心功能与炎症介质降低有关.

    作者:叶维聪;李树裕;林振;林晰喻;姚林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供血脑动脉病变的情况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 发病机制.方法 对96例TIA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并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6例患者中发现78例存在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颅内-外多发病变分别为28.2% (22/78)、34.6% (27/78) 和37.1% (29/78),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颅外动脉(57.5%、42.4%).颅外动脉狭窄22例,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多,占45.2%(38/84),颅内动脉狭窄27例,以大脑中动脉(MCA)多,占41.2%(47/114).频发TIA组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高于非频发组(P<0.01),且多数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7 例盗血现象.结论 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DSA检查有助于明确TIA病因,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姝娟;袁军;郭建雄;孟云清;萨茹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左卡尼汀对大鼠脑组织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 左卡尼汀各剂量组均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TPase的活性.结论 左卡尼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脑能量代谢,提高脑组织ATP 酶活性,维持钠泵、钙泵的稳定有关.

    作者:韩征宇;李光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2009年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18例AMI患者,在发病12 h后,24 h内行延迟PCI治疗,对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患者的病死率、再次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临床不良事件.结果 住院期间,NSTEMI组和STEMI组病死率、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各类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0,住院时间分别为6.7 d±0.5 d、6.6 d±0.5 d,两组各有1例再发心绞痛.3个月随访期间,NSTEMI组和STEMI组病死率、各类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0,再住院率分别为3.6%和3.2%,发生心功能不全(Killip Ⅱ级)者的比例分别为3.6%和3.2%.在NSTEMI组支架植入时,有1例发生了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并发症;在STEMI组有1例发生了IRA无复流,1例发生了IRA慢血流并发症,手术中IRA无复流和慢血流总的发生率为2.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迟PCI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和3个月内死亡率、再次心绞痛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碎虎;才仔全;杨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例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根据我国2003年的抽样统计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1].年死亡率可达5%~10%[2].约62%的心衰患者有左右心室间不同步[3].心室再同步治疗(CRT)已被证明可有效改善CHF伴有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心功能,在合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总死亡率下降了36%[4],联合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即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降低死亡率可达43%[5].现将我院CRT-D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伴恶性心律失常1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宝;冯巧爱;马锋;张中正;王勇;徐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创术和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微创术和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治疗组)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同时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单独使用微创穿刺术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 治疗组完全独立2例,基本独立5例,轻度依赖8例,中度依赖2例,重度依赖1例;对照组完全独立1例,基本独立2例,轻度依赖4例,中度依赖10例,重度依赖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术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潘宁;杜怡峰;付海燕;郝茂林;刘振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