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变化

赵旭晶;阴怀清;孙玲;房清丽;武师润;阴崇娟

关键词:亚低温,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半胱氨酸蛋白酶-3
摘要: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7日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组(肛温37 ℃)和亚低温治疗组(肛温 33 ℃),每组各40只.每组根据处死的时间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每亚组各8只.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 HIBD组缺氧缺血侧大脑组织Caspase-3 活性逐渐增高,48 h达高蜂(Caspase-3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144.15±4.50),然后逐渐下降 ,72 h后仍有明显增高;与HIBD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亚低温组各时间点脑组织Caspase-3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通过降低缺氧缺血后Caspase-3 酶的活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4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口服尼莫地平、谷维素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口服尼莫地平、谷维素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3个疗程,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2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4.62%,(P<0.01).经颅多普勒检查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与尼莫地平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脉造影阴性与阳性胸痛患者心理状况研究

    目的 比较冠脉造影阴性与阳性胸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状态对胸痛患者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13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评定.结果 冠脉造影阴性组平均年龄小于冠脉造影阳性组(60.2岁±1.1岁 vs 65.0岁±1.2岁,P<0.01),且女性(51.5% vs 28.1%,P<0.01)、不典型心绞痛症状(48.5% vs 21.9%,P<0.01)比例较高;冠脉造影阴性组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阳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的特点是以中青年人多见,女性比例高,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冠脉造影阴性组较冠脉造影阳性组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胸痛症状可能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

    作者:郝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血管神经症诊治进展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中的一种.大多发生在中青年,20岁~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神经症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社会竞争的紧张、激烈,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作者:黄贤胜;宫春明;赵红莲;赵立华;李春华;丁振江;王虹;李俊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清热祛湿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清热祛湿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观察清热祛湿方治疗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取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与正常组一起纳入本研究.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清热祛湿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于给药2月后,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NF-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清热祛湿方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NF-α水平,同时有降低血糖、血脂作用,治疗后IAI、HOMA-IR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热祛湿方治疗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IR模型大鼠TNF-α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大,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丁艳;刘金玲;张洁;曹莹;王好杰;王立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白介素对高血压大鼠去内皮主动脉收缩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高血压和正常血压情况下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血管活动的急性影响.方法 去内皮主动脉环取自12周SHRSP和WKY鼠,在悬挂于张力测量仪,测量苯肾上腺素收缩曲线之前,用IL-1β(20 ng/mL)平衡1 h.用Indomethacin(1μM)和PP-2(1μM)来抑制环氧酶(COX)和Src-激酶活性.结果 1 h平衡后,IL-1β显著加强了SHRSP大鼠主动脉环收缩力,抑制COX或Src-激酶能阻断这种效应.与WKY组相比,用IL-1β平衡1 h后的SHRSP大鼠主动脉环苯肾上腺素刺激下的大收缩力要大得多.然而IL-1β对WKY鼠主动脉却没有此种效应.结论 IL-1β能够引起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的迅速收缩,并且能增强苯肾上腺素介导的收缩作用,COX和Src-激酶途径介导了这种反应的信号传导.

    作者:康成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1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冠脉狭窄程度的Genisi记分评估,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按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观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7.01 mg/L±2.61 mg/L vs 4.89 mg/L±2.26 mg /L,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冠脉病变的不稳定型和冠脉的狭窄程度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脂联素对冠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不稳定性和冠脉的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宁彬;马震;辛国勇;张雷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钙超载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氯化钾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超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l-THP 1 μmol/L组、l-THP 10 μmol/L组、l-THP 100 μmol/L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扫描,观测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1~100) μmol/L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胞内钙浓度([Ca2+]i)均无影响.左旋四氢巴马汀对60 mmol/L KCl诱导的外钙内流引起的胞浆钙升高有抑制作用.对照组、1 μmol/Ll-THP、10 μmol/L l-THP 、100 μmol/L l-THP的峰值荧光强度增加分别为(64.3±2.8)%、(46.3±3.1)%、(34.2±1.5)%、(20.8±1.2 )%( P<0.05).左旋四氢巴马汀对10 mmol/L Caffeine诱导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引起的胞浆钙升高有抑制作用.对照组、l μmol/L l-THP、10 μmol/L l-THP、100 μmol/L l-THP峰值荧光强度增加分别为(53.9±4.3)%、(48.2±3.9)%、(44.3±4.6)%、(35.5±3.2)%(P<0.05).结论 左旋四氢巴马汀可以通过减轻损伤诱发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超载程度来保护海马神经元.

    作者:周亚光;苏明华;杨光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对颅脑创伤后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脑室给予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对颅脑创伤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创伤组(TBI组,42只)、CGRP8-37组( 42只).TBI组、CGRP8-37组大鼠分别作自由落体创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PCR技术,动态观察对照、创伤和CGRP8-37组大鼠0.5 h,2 h,6 h,12 h,24 h,48 h,72 h后CGRP的变化规律.结果 ①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在TBI组脑组织 CGRP阳性单位在伤后0.5 h 开始表达上调,2 h、6 h 依次增高,12 h 达到峰值( P<0.05),之后逐渐回落,72 h时高于正常水平.与TBI组相比,CGRP8-37组脑组织 CGRP阳性单位表达在2 h即达到高峰,随后持续回落,48 h即恢复正常,72 h低于正常水平.且在相应的时间点CGRP阳性单位表达都低于TBI组.②PCR显示: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相似,即CGRP8-37组脑组织CGRP mRNA表达较TBI组峰值提前,由12 h提前至2 h,且在相应时间点减少CGRP mRNA表达.结论 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能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CGRP的表达,减轻脑水肿,并能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

    作者:贾志亮;刘跃亭;段虎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动脉硬化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和Monckeberg's硬化两种形式,前者主要在内膜层,形成斑块;后者则累及动脉壁全层,引起管壁僵硬度增加,弹性降低.传统观点认为动脉内膜下的粥样斑块造成管腔狭窄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注意力都集中在管腔病变.而新的国内外研究发现,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才是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管壁病变才是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

    作者:何海艳;徐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刺腧穴治疗颅脑术后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针刺腧穴治疗颅脑术后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颅脑手术后经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头痛患者进行针刺腧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治疗1个月,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和头痛持续时间的变化来判定疗效.结果 30例患者经针刺腧穴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大幅缩短(P<0.01).治疗(1~3)个月,头痛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其中眶上神经痛5例,滑车上神经痛4例,耳颞神经痛8例,枕大神经痛7例,枕小神经痛4例,颈部肌肉拉伤后致高位颈神经痛8例.结论 针刺腧穴对颅脑术后各型头痛均有明显效果.

    作者:俞梦瑾;陈辉清;黄振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2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强心剂及利尿剂等治疗心力衰竭,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浆脑钠素(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NP、LVEF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守宏;刘振;武海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mGluR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海马mGluR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PD模型组(B组)和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PD组(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多克隆抗体mGluR5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大鼠海马有丰富的mGluR5表达;PD模型组中大鼠海马mGluR5表达明显下降;在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PD组中,大鼠海马mGluR5表达又明显上调.结论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各区mGluR5表达下降,可能是神经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作用.mGluR5可能与帕金森病认知和情感及记忆功能障碍有关.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各区经用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处理后,海马mGluR5表达明显上调,推测mGluR5表达下降可能在帕金森病长时程增强(LTP)诱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NMDA受体依赖性.

    作者:骞健;张巧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并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相似病变治疗作比较.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行冠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98例冠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186例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股动脉组100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而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体位、活动不受限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赵晓妹;齐杰;马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药量为50 g/(kg·d),尼莫地平组药量为20 mg/(kg·d),共给药30 d.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予蒸馏水1 mL/100 g 灌胃.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行为能力,以HE染色、Nissl染色检测其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67 s±3.42 s、8.76 s±4.03 s、29.56 s±13.28 s、16.96 s±7.06 s、20.16 s±8.89 s;探索次数分别为:16.86/min±5.37/min、14.42/min±4.01/min、4.26/min±0.80/min、8.96/min±1.30/min、8.74/min±2.52/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5),平均探索次数显著减少(P<.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5),平均探索次数显著增加(P<.05).光镜观察显示,补阳还五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可见海马CA1区神经元脱失现象明显减轻,数目增多,神经元丢失率明显降低.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作者:李君;钱涛;高维娟;唐敬龙;张鸿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脉压(P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57例入选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并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对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记分,测量外周肱动脉血压并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统计分析P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随病变支数的增加、病变范围的增大以及冠脉狭窄程度危险分级的增高,PP逐渐增高,其中左主干病变者PP高.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PP每增加10 mmHg,对数转换的Gensini积分平均可增加0.128(P=0.007).SBP在总体冠心病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者,但各亚组与正常者差异不大,仅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单支病变组.各组平均动脉压未见有统计学意义,DBP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结论 在冠心病人群中,P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60岁)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且相关性优于SBP及DBP.

    作者:马登峰;王文强;王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近五年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肌张力研究进展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仅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病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死亡率随之降低,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现就近五年结合针灸治疗本病的文献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陈晓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或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 (RA)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有直接PCI指证的AMI患者67例或行溶栓治疗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行直接PCI或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上加用稳心颗粒,观察术中、术后或溶栓后RA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RA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稳心颗粒对RA有较好治疗和预防作用.

    作者:刘英华;朱玉山;王健兵;白文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MAU)阳性者204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组(观察组)与贝那普利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并口服贝那普利,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口服.观察治疗4周后MAU、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AU、血β2-MG、尿β2-MG、尿NAGE、AngⅡ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明显,分别为(95.02±38.98) mg/d vs(126.95±34.31) mg/d,(2.99±1.30) mg/d vs(3.34±0.98) mg/d,(151.38±1.27) mg/d vs(190.19±2.6) mg/d,(20.47±4.17) U/L vs(22.15±3.79) U/L,(54.41±24.11) ng/L vs (55.78±6.90) ng/L,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肌酐)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贝那普利.

    作者:李国龙;刘志远;崔伟娜;王玉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脑舒通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 50例和对照组(辛伐他汀滴丸)5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比较两组血脂及hs-CRP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 心脑舒通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降低血浆hs-CRP水平.

    作者:李珍辉;林建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氯胺酮在大鼠体内死后的分布研究

    目的 建立大鼠氯胺酮灌胃给药致死模型,研究氯胺酮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2LD50组和4LD50组,经灌胃匀速注入2LD50(17.28 mg/g)和4LD50(34.55 mg/g)氯胺酮.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冷冻保存,碱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结果 各脏器组织氯胺酮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①2LD50组:脑 >肝 >肾 >肺、脾、肌、心血、心;②4LD50组:脑、肾、肝> 肺>心血、脾、心>肌.结论 氯胺酮灌胃给药致死的动物模型,可应用于氯胺酮中毒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氯胺酮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的器官如肺、肝较其他组织和血液含量高,氯胺酮中毒致死案件中,法医学鉴定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

    作者:王大利;万东方;王勇;尉志文;王雪彦;贠克明;王玉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