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性别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多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彭澍;彭健;龚五星;方明;赵艳;罗礼云

关键词:高血压, 左室重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基因多态性, 性别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高血压痛患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包括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多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检测9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98例健康对照者的AT1R基因1166位点、ACE基因I/D以及AGT基因M235T基因型,比较不同性别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结果 男性高血压组AT1R基因、AC/CC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1166C和D等住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GT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住基因频率较对照组为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女性,ACE基因D等位基因频率较其对照组为高(P<0.05),余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未见差异.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多个基因位点变异与男性高血压痛发病有关,只有较少基因位点多态性参与女性发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及听力保存

    目的 探讨经乳突、上鼓室进路选择性减压膝状神经节及迷路段、鼓室段、锥段、乳突段面神经的优势.方法 38例因周围性面瘫而进行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手术的病历资料,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听力学以纯音测听平均语言频率听阈(PTA)为标准.结果 随访发现,手术减压后所有病例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48%恢复至Ⅱ级以上,84.2%恢复至Ⅲ级以上.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PTA50.5dBHL,术后平均PTA53.5 dB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突、上鼓室选择性面神经减压具有创伤小,通过锤砧关节卸装技术保存大部分患者的听力以及面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赵海亮;柴福;靳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植入式微型轴流血泵的动物流体力学实验研究

    目的 在前期通过模拟循环实验台对自行研发设计的微型轴流血泵进行体外流体力学特性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活体动物急性实验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植入方法和植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健康绵羊4只.左侧开胸植入血泵,形成左心室→血泵→降主动脉的循环通路,置入压力和流量监测管道,血泵连续运行6 h,进行血泵流体力学测试.结果 血泵直接植入左心室,无需体外循环,连续运行6 h期间,工作性能稳定.平均动脉压(70±15)mmHg,调整血泵转速8000 r/min~13000 r/min,其对应流量达到0.45 L/min~5.00 L/min.结论 该轴流血泵易植入,活体动物急性实验表明作为短期辅助其基本流体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临床心力衰竭患者辅助循环需求.

    作者:王玉璇;张杰民;施超;刘晓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注射用细辛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细辛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两组均给予低流量吸氧、平喘、祛痰、抗感染、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注射用细辛脑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气分析与治疗前树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85%,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细辛脑静脉输注可以有效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乃明;陶左荷;郝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炙(VM)的疗效.方法 将80例VM惠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有效缓和解临床症状、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有效促进心肌酶谱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本病无毒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张利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悦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心悦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8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2粒/次,每日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CCS)、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钠尿肤(BNP)检测.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心绞痛CCS分级均明显降低,LDL-C及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FBG和BNP改善不明显.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能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胸痛;心悦胶囊可能通过调脂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贾志梅;康伊;贾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时间段变化及益气养阴活血法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4例2型糖尿病合并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包括饮食疗法、降糖药物、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改善脑灌注药物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VEGF于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清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于第1天血清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于第7天达高峰(P<0.01),第14天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ACI后血清VEGF开始升高,益气养阴活血法能够明显增加VEGF的血清含量,且能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促进脑梗死损伤的修复.

    作者:周启棣;叶仁群;刘慧灵;林国彬;谢嘉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四妙勇安汤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四妙勇安汤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失去溶栓机会或无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共治疗14 d.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浆SOD、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四妙勇安汤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SOD,降低MDA,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作者:魏运湘;刘真;于慧卿;李武卫;王强;李永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SOD、MDA、NO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康脑液干预组.康脑液干预组每日以康脑液灌胃,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5 d后,用颈动脉引流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脑组织匀浆中SOD、MDA及NO的含量.结果 康脑液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MDA及NO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结论 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机制与抗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有关.

    作者:薛茜;邹玉安;韩敏;张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钠肽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钠浓度,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BNP的浓度.结果 125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32例,占25.60%;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占41.67%.基底节区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多,占72.00%.脑血管病痛人急性期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浆BNP水平高,且血钠浓度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1).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脑钠肽参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理进程,低钠血症能够加重脑血管病病人的病情.

    作者:解建军;解学军;李东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培哚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培哚普利时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痛的降压疗效.方法 将16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倒),治疗组给予培哚普利4 mg/d~8 mg/d常规剂量,对照组用钙拮抗荆治疗,疗程为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5%,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LDL-C水平稍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显著降压作用,用药安全.

    作者:田克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例确诊为ACS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观察组,183例(2例心肌桥患者排除)冠状动脉造影(CAG)异常符合冠心病病理标准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以青壮年男性为主,高血压痛、高血脂、糖尿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吸烟、过度精神刺激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现察组静态发病率,心电图运动试验假阴性率、核素灌注心肌显像负荷试验中的反相再分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AG过程中冠脉痉挛发生率高.结论 在冠脉造影正常的ACS中,ACS发作可能与冠脉痉挛伴或不伴继发血栓形成相关.

    作者:李福娥;杨晋;任永林;安旭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外周血管病变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2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外周血管进行检查,分析病变动脉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 22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受累动脉分布情况:颈总动脉15例,锁骨下动脉13例,腹主动脉7例,肾动脉3例,股总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受累动脉二维声像图表现多为动脉管壁弥漫性向心性增厚,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多表现为受累动脉内血流束变细、消失,部分出现盗血.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反映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受累范围及受累动脉病变情况,可作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常规检查.

    作者:李秉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HP6603固定角双探头SPECT测定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BHP6603固定角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MPI)测定左室容积及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受试者40例,分别用BHP6603固定角和GE 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检查,采用相同采集模式和处理软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左室容积和功能参数.结果 处理二种设备采集受试者原始图像获得的EDV无统计学意义,而ESV及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DV、ESV和LVEF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 在采集模式、处理软件相同的条件下,BHP6603固定角SPECT测量的EDV、ESV较GE infiniavc可变角SPECT值稍大,而LVEF值略小.但BHP6603固定角与GE 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在测量左室容积和心功能参数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BHP6603固定角与GE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相比,有同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烽;武志芳;刘建忠;胡光;卫华;李思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有着不同观点.我院在2002年5月-2008年12月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哲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40例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9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传统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输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周良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鼠脑挫伤后HIF-1α表达规律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 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段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探讨其在脑挫伤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法医学意 义.方法 以Feeney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挫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挫伤后1 h组、4 h组、12 h组、48 h组、72 h组、7 d组、14 d组 以及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伤后1 h可观察到少量表达,4 h后表达开始增加,48 h迭高峰,到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多见HIF-1α免疫阳性反应细胞在大脑皮层、脑干、海马区呈弥漫性表达.结论 脑挫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H1F-1α的表达呈现出一定规律性.

    作者:陈国蕾;梁新华;焦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养心颗粒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养心颗粒组,每组8只.高脂饮食喂养和药物触发的方法复制成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4周末、6周末采用ELISA法检测HCY水平.结果 实验4周末,与空白组比较,各造模组HCY含量明显升高(P<0.01).6周末,模型组HCY继续升高,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养心颗粒组HCY含量降低,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心颗粒组HCY含量较叶酸组,维生素B12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养心颗粒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兔实验模型HCY的水平,这可能是养心颗粒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继江;赵黎明;范国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拉莫三嗪对抗外伤后晚期癫痫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拉莫三嗪(LTG)对急性脑外伤患者晚期癫痫(LPTE)发生率以及对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具有癫痫高危因素的脑外伤患者175例,将175患者随机分为拉莫三嗪6个月组(A组,60例)、拉莫三嗪1个月组(B组,58例)与对照组(C组,57例).A组服用拉莫三嗪6个月;B组服用拉莫三嗪1个月;C组服用卡马西平1周.记录外伤后早期癫痫发作与晚期癫痫发生的人数以及意识清醒患者12个月时与1个月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结果 A组、B组、C组晚期癫痫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6%、7.2%、20.0%,A组、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49).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LPTE的发生率与脑外伤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3.657,95%CI 1.7~7.9).MoCA评分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评分拉莫三嗪两组高于C组(P<0.05),拉莫三嗪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小剂量拉莫三嗪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对抗外伤后晚期癫痫的形成,且与卡马西平相比更有利于外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佃晖;孙美珍;杨晓明;牛争平;朱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反应度分析

    目的 分析初建的老年高血压痛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的反应度.方法 用老年高血压痛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时50例老年高血压痛肾气亏虚证患者于治疗前和用益肾降压汤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证候调查,统计分析量表各维度的反应度.结果 治疗前后肾虚维度、气虚维度及量表总积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脉维度积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效应尺度为1.550.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能够有效区分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可以利用其进行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证候诊断研究.舌脉的反应度欠佳,有待加大量表调查的时间跨度进一步研究.

    作者:戴霞;于杰;郭伟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38例

    目的 观察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依据壳核出血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 38例患者痊愈或好转32例,死亡6例,病死率15.8%.结论 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能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很大优越性.

    作者:郭昱东;高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