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明;陶左荷;郝志勇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有着不同观点.我院在2002年5月-2008年12月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哲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脑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NF-κB表达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 参照Feeney's法建立大鼠脑挫伤模型,在伤后1 h、4 h、12 h、48 h、72 h、7 d、14 d,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NF-κB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阳性反应细胞集中在挫伤区和脑实质内海马区.NF-κB表达阳性细胞在损伤后1 h出现,4 h~12h即达到高峰,随后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7 d仍高于对照组,14 d基本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在脑挫伤后的表达经历了一个先快速增加后又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的过程,其表达的时序性变化可望成为法医学脑挫伤的早期鉴定及推断脑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
作者:郭文平;梁新华;焦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时该病的认识及诊治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3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4例非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的情况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糖尿病组多部位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室颤、无痛性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糖尿病组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相比,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呈多部位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严重心脏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孟玫;苗鹏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四妙勇安汤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失去溶栓机会或无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共治疗14 d.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浆SOD、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四妙勇安汤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SOD,降低MDA,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作者:魏运湘;刘真;于慧卿;李武卫;王强;李永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拉莫三嗪(LTG)对急性脑外伤患者晚期癫痫(LPTE)发生率以及对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具有癫痫高危因素的脑外伤患者175例,将175患者随机分为拉莫三嗪6个月组(A组,60例)、拉莫三嗪1个月组(B组,58例)与对照组(C组,57例).A组服用拉莫三嗪6个月;B组服用拉莫三嗪1个月;C组服用卡马西平1周.记录外伤后早期癫痫发作与晚期癫痫发生的人数以及意识清醒患者12个月时与1个月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结果 A组、B组、C组晚期癫痫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6%、7.2%、20.0%,A组、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49).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LPTE的发生率与脑外伤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3.657,95%CI 1.7~7.9).MoCA评分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评分拉莫三嗪两组高于C组(P<0.05),拉莫三嗪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小剂量拉莫三嗪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对抗外伤后晚期癫痫的形成,且与卡马西平相比更有利于外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佃晖;孙美珍;杨晓明;牛争平;朱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醒脑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精神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积极的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平喘化痰,保持气道通畅,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醒脑静静脉输注,12 h 1次.睡前1 h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COPD精神异常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张永林;陈文芳;王文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感染因子γ干扰素(IFN-γ)对胎鼠神经干细胞表面MHC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IFN-γ对大鼠体外培养的胚胎16 d的神经干细胞进行刺激,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状态、MHC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浓度的IFN-γ(2000 U/mL)时神经干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中等浓度的IFN-γ(200 U/mL)能够显著上调神经干细胞MHC I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结论 严重的炎症反应会通过释放大量IFN-γ改变神经干细胞的生长状态,重症感染释放的IFN-γ除了对胎儿神经系统具有直接毒性外,还可能通过影响MHC的表达引起母体对胎儿的排斥.
作者:石蕊;王玉贤;杨海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只,饲喂正常饲料,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16只,饲喂高胆固醇饲料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12周后模型建成,将1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每组各8只.药物组大鼠给予10 mg/(kg·d)阿托伐他汀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治疗共持续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血脂、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心肌NF-κB的激活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ox-LDL、TNF-α、hs-CRP水平,及心肌NF-κB的活化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药红梅;吕吉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培哚普利时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痛的降压疗效.方法 将16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倒),治疗组给予培哚普利4 mg/d~8 mg/d常规剂量,对照组用钙拮抗荆治疗,疗程为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5%,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LDL-C水平稍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显著降压作用,用药安全.
作者:田克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诊断与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67例病人在伤后来院时间、明确诊断的早晚、抢救程序、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 抢救成功55例,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52例,3例呈植物生存,2例有严重的智力障碍,死亡12例中多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胸腹部大血管破裂大出血.结论 伤后来院时间越早,迅速明确诊断,实施正确的抢救程序和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新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张力试验方法.观察咪达唑仑在3×10-6t mol/L、1×10-5 mol/L,3×10-5 mol/L、1×10-4 mol/L浓度时,对去甲肾上腺素(NE,1×10-6 mol/L)、氯化钾(KCI,60mmol/L)诱发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的影响.观察Na+/Ca2+交换体阻断荆KB-R7943(1×10-5 mol/L)、Kv通道阻断剂4-AP(4-AP,1×10-3 mol/L)、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1×10-5 mol/L)、KCa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1×10-2 mol/L)、K1R通道阻断剂氯化钡(BaCl2,1×10-3 mol/L)对咪达唑仑作用的影响.结果 各浓度咪达唑仑对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有舒张作用.用KB-R7943、4-AP、TEA及BaCl2预处理的血管环对咪达唑仑的舒张反应与未经处理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可减弱咪达唑仑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P<0.05).结论 咪这唑仑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舒张反应与Na+/Ca2+交换体、Kv通道、KCa通道和K1R通道无关,可能与KATP通道有关.
作者:张小龙;张明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钠浓度,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BNP的浓度.结果 125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32例,占25.60%;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占41.67%.基底节区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多,占72.00%.脑血管病痛人急性期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浆BNP水平高,且血钠浓度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1).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脑钠肽参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理进程,低钠血症能够加重脑血管病病人的病情.
作者:解建军;解学军;李东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健脾调脂汤对高三酰甘油血症(TG)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筛选50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为HTG组,另选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高TG组予健脾调脂汤治疗,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特征、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变化.结果 健脾调脂汤治疗8周后,其TG、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FFA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三酰甘油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健脾调脂汤治疗可以降低血三酰甘油,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刘锦祥;朱小晓;蒙杏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6例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观察替罗非班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改善程度及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 替罗非班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肌缺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的治疗中不但能显著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供血,近而可改善其近、远期预后.
作者:陈洁;王敬萍;雷新宇;柴晓红;王日军;张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高血压痛患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包括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多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检测9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98例健康对照者的AT1R基因1166位点、ACE基因I/D以及AGT基因M235T基因型,比较不同性别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结果 男性高血压组AT1R基因、AC/CC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1166C和D等住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GT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住基因频率较对照组为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女性,ACE基因D等位基因频率较其对照组为高(P<0.05),余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未见差异.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多个基因位点变异与男性高血压痛发病有关,只有较少基因位点多态性参与女性发病.
作者:彭澍;彭健;龚五星;方明;赵艳;罗礼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乳突、上鼓室进路选择性减压膝状神经节及迷路段、鼓室段、锥段、乳突段面神经的优势.方法 38例因周围性面瘫而进行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手术的病历资料,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听力学以纯音测听平均语言频率听阈(PTA)为标准.结果 随访发现,手术减压后所有病例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48%恢复至Ⅱ级以上,84.2%恢复至Ⅲ级以上.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PTA50.5dBHL,术后平均PTA53.5 dB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突、上鼓室选择性面神经减压具有创伤小,通过锤砧关节卸装技术保存大部分患者的听力以及面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赵海亮;柴福;靳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养心颗粒组,每组8只.高脂饮食喂养和药物触发的方法复制成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4周末、6周末采用ELISA法检测HCY水平.结果 实验4周末,与空白组比较,各造模组HCY含量明显升高(P<0.01).6周末,模型组HCY继续升高,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养心颗粒组HCY含量降低,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心颗粒组HCY含量较叶酸组,维生素B12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养心颗粒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兔实验模型HCY的水平,这可能是养心颗粒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继江;赵黎明;范国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BHP6603固定角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MPI)测定左室容积及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受试者40例,分别用BHP6603固定角和GE 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检查,采用相同采集模式和处理软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左室容积和功能参数.结果 处理二种设备采集受试者原始图像获得的EDV无统计学意义,而ESV及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DV、ESV和LVEF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 在采集模式、处理软件相同的条件下,BHP6603固定角SPECT测量的EDV、ESV较GE infiniavc可变角SPECT值稍大,而LVEF值略小.但BHP6603固定角与GE 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在测量左室容积和心功能参数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BHP6603固定角与GE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相比,有同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烽;武志芳;刘建忠;胡光;卫华;李思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脑卒中,即中风病,是指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神经细胞损伤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急性期病死率高,急性期过后致残率亦高.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减少病死率和预防发病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减少致残率方面却进展不大.尤其在各种药物尚末获得理想疗效的前提下,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作者:廖美容;刘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